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日本的《家庭教育手冊》(三)

同情心

李季湄 劉蓮蘭編譯

幸福, 不僅有從別人那兒得到的幸福, 還有為別人造幸福的幸福。

有65%的中、小學生說他們"沒有"或不太在公共汽車、電車上讓座。 為培養同情弱者, 有勇氣幫助、愛護弱者的孩子, 家長能做些什麼呢?父母可以從孩子的同情心。 父母應率先給孩子做出榜樣, 逐漸培養孩子給孕婦、老年人等讓座, 當殘疾人運道困難時能主動上前詢問等等的行為習慣。

不希望孩子成為歧視他人的人。

當發覺孩子有欺負、傷害、侮辱別人的行為時, 父母有責任教導自己的孩子:對正直的人來說, 這是可恥的行為!

Advertisiment

在這種時候, 與其給孩子講大道理, 不如給孩子講講父母是如何愛孩子、希望孩子成為傑出的人;講講看到自己孩子欺負弱者時是多麼的吃驚;看到自己孩子對別人受到傷害時反而高興是多麼氣憤;等等。 儘量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傳達給孩子。

還有, 要向孩子表明:父母自己不持偏見, 不欺負別人, 也不容許孩子欺負別人。 這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要。

人和人不一樣, 生命只有一次。

眼看著親近的人死去的情況越來越少了, 如果漸漸習慣電視節目、電子遊戲中不斷重複殺人虛構的死的話, 將很難體會到"生命是寶貴的, 生命只有一次"。

讓孩子在大自然中遊戲、精心培養花草蟲魚等, 有意識的給孩子提供各種生物以及看到生物死亡的機會,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切實感受到生命的尊嚴和珍貴。

還有, 讓孩子想像失去親人和家屬和有心靈創傷的人的心情, 使孩子理解那種悲傷是多麼深切。

最精彩的書, 是父母自己念給孩子聽的書。

在孩子感受到父母愛之溫馨的同時, 也要讓他們接觸優秀的圖書。 和家長一起閱讀並產生共鳴的時候, 正是豐富孩子的感情和心靈的寶貴時刻。

就像人必須有吃飯時間一樣, 父母也應費心開設"讀書時間", 哪怕只有一點點時間也沒有關係, 堅持每天給孩子講故事吧!

但是, 如果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一下子給孩子念很難的故事, 會搞得還在心理緊張、焦慮, 反而可能使孩子對書產生厭惡情緒。 所以, 還是由淺入深慢慢來吧!

Advertisiment

摘自《幼稚教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