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智力開發>正文

早教,愛你還需細思量(圖)

新華社發


早教選還是不選,是個難題。

核心提示

早教越來越受到諸多年輕父母的青睞。 然而隨著早教行業的發展,眼花繚亂的早教機構卻讓家長們無所適從;與此同時,早教機構的收費、師資力量以及辦學條件缺乏統一的標準,且由于很多家長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對于早教機構服務質量的評判也無從談起。

一堂“體驗課”,把大人累得夠嗆

市民侯女士的孩子已經有一歲了,在小家伙8個月大的時候,她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曾經帶著孩子參加了某知名早教機構的體驗課。

“一節課一個小時,就在里邊抱著孩子跑過來跑過去。

Advertisiment
一會兒舉高,一會兒低下來,一會兒這個追那個,一會兒又反過來……太累了,一節課下來我出了一身汗。 ”侯女士說,“最大的感受就是家長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如果有關于家長的培訓,教給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或許效果會更好。 ”

侯女士告訴記者,對于早教而言,孩子畢竟年齡小,去了之后先適應環境就得花費好長時間,等他把環境適應好了,這節課也上得差不多了。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家長對于早教機構的態度同樣褒貶不一。 有的家長認為,早教可以幫助孩子開拓視野,對于孩子的性格養成有一定的作用。 然而,即便是已經選擇早教的家長,心里也是有些不踏實,一位正在帶著孩子參加早教的女士告訴記者,“盡管參加早教,但是效果不好說。
Advertisiment
”同時又有家長認為,僅憑每周一兩個小時的早教作用不會很大,家長自身的言傳身教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早教背后標準難統一

“早教班?上不起,家庭經濟條件不允許。 ”泉城廣場上,一位帶孩子的父親告訴記者,“很多人都說早教有好處,但是收費太貴了,一堂課有的就要上百元,那都是針對經濟條件好的家庭的。 ”

記者以家長的身份,分別咨詢了幾家不同的早教機構,每堂課的價錢也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而有的則正在醞釀漲價。 這在很多家長看來,有些早教班的價格顯然已經高出上幼兒園的費用。

侯女士告訴記者,盡管自己對一些所謂的早教課并不感冒,然而在報名現場,她卻發現報名的人數“超多”,“8000元一年,都得排著隊挨號。
Advertisiment
但我并不知道這種收費標準是怎么定的。 ”

不僅如此,一家早教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這里年齡最小的只有40多天。 ”年齡這么小,又能學到什么?到底多大的孩子適合早教?這些問題在很多家長心中都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對于早教,一位網友“ivy老師”在自己的微博中寫道,“一個專業早教機構的老師,只對自己正在上的課程有了解,對兒童發展敏感期和育兒知識絲毫不了解,如何稱得上"專業"?而我們的身邊卻有很多這樣的早教機構……”記者了解到,早期教育機構里面,教師的職業認證和專業訓練缺乏統一的專業標準。 相關專家表示,在育嬰師資格考試中,為了提高通過率,眾多機構大都只講授課本上的知識,考試也非常程式化,比如某個階段玩什么游戲。
Advertisiment
顯然,如果單純為獲得資格證書而進行“填鴨式”的培訓,這樣的老師離“專業”還有一段距離。

行業還需更多引導

記者了解到,由于缺乏行業規范和統一標準,許多家長在挑選早教機構時,更多的是依據機構自身的廣告宣傳和品牌影響力,對于其教學質量或是服務質量更無從評判。 與此同時,由于針對早教缺乏明確的規范性文件,如行業的門檻設置、從業人員的資質以及教材的選用等,因此,對于早教行業的監管基本上處在空白的狀態。

相關專家表示,家長期望通過早教來彌補自身知識的不足,以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這是一種普遍的心理。
Advertisiment
但是早教機構關于自身的一些宣傳,存在一定夸大的成分,不可避免的有商業動機在里面,但是由于家長沒有專業背景,很難做出判斷。

這位專家表示,現有條件下,在挑選早教機構時,首先要看其資質,再就是要關注其衛生情況和老師的教學情況。 比如,關注教具的數量和種類是否豐富,是否夠生活化;關注老師的教學過程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為什么這么做等內容。

山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丁海東教授表示,早教主要的作用還是通過家長傳導給孩子,在某種程度上,對于家長的培訓更為迫切,因為早教并不能取代家長的作用。 “早教確實是一個大市場,存在有一定的需求,但是需要加以規范,需要正確理念的引導。 ”丁海東說。 

”丁海東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