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教育>正文

早教對幼兒個性發展有多重要?

日前, 由順德婦幼保健院和順德電視臺聯合主辦, 區衛生局、婦聯和教育局協辦的順德區首屆“婦幼保健杯”幼兒才藝大賽圓滿落幕。 有關負責人表示, 通過這樣的平臺推動全社會關愛少年兒童身心健康行動再上新臺階, 更能幫助年輕父母認識早教的重要性, 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育兒理念。
“雖然是首次幼兒才藝大賽, 但報名的家庭就超過1000個, 大部分是順德本土家庭, 也有周邊城市如中山的, 外省如湖南的。 ”大賽主辦方有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 參與比賽的幼兒年齡在1到7歲之間, 1~2歲的幼兒參與運球比賽,

Advertisiment
2~3歲的參與投籃比賽, 而3~7歲的參與才藝(唱歌、跳舞、武術等)表演。
比賽結束后, 不少家長都認為收益良多, 來自中山的區惠紅就說兒子現在做事更勇于嘗試和更加持之以恒了。
區惠紅的兒子今年4歲, 他的武術表演獲得了三等獎。 她說:“兒子比賽前的一段時間, 每天晚上都到幼兒園跟武術老師學武術, 那時天氣熱, 學武術的地方沒有空調和風扇, 也有很多蚊子, 一向享受慣的他居然堅持下來了。 ”
廣東省兒童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區婦幼保健院發育兒科主任醫生張清華告訴記者:“小孩的性格一般都在學齡前形成, 性格的形成與早期教育有關, 而適時的保健測評能為早期教育提供更好的理論依據。 ”
“目前各鎮街對幼兒的保健檢查僅限于身高、體重等身體上面的多,
Advertisiment
但一個小孩的智力、語言、心理行為、運動也應該納入保健檢查范圍。 ”
“適時的測評能讓家長及時掌握孩子生理和心智上的情況, 給早期教育提供很好的理論依據。 如對于智商超常的孩子可以采取特殊的教育方法, 對于智商低于正常水平的孩子就能進行及時治療。 有些功能障礙, 如果沒有及時測評出來, 錯過了糾正時期, 對孩子日后的發展就很不利了。 ”張清華說。
新聞鏈接
“我家寶貝怎么了?”
臺灣兒童心靈溝通師為順德家長傳授親子經驗商報記者張榮華報道
29日晚7點半, 由廣東覺醒心靈咨詢中心和大良愛心超市聯合舉辦的公益講座“我家寶貝怎么了”在大良新領域運動公園舉行,
Advertisiment
來自臺灣的兒童心靈溝通師張琳為順德家長傳授親子經驗, 講座吸引了來自大良、倫教、容桂等地的家長及孩子共兩三百人前來聆聽。
張琳老師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講述親子問題, 她認為父母本身的教育觀念不正確, 不懂得如何去愛小孩、教育小孩以及無法與小孩溝通, 將嚴重影響兒童日后人格的形成。 她舉例說很多父母經常打罵孩子, 其實并不了解這種粗暴的教育方式其實會帶給孩子很深的傷害, 在語言暴力下成長的孩子, 會阻礙孩子的語言發展。
她說, 很多父母還不知道, 他們愛孩子的方式、管教的方法都錯了, 錯到父母其實就是孩子最大的傷害來源都不知道, 從近年眾多青少年自殺事件來看,
Advertisiment
很多家長在親子教育方面存在很多的誤區, 親子教育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 甚至已經成為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 教育方式的不同給孩子成長帶來巨大的差異, 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最后, 臺下的很多家長紛紛就孩子的問題向張琳老師請教, 有的反映孩子厭學、動作拖拉, 有的反映孩子多動, 一刻都靜不下來等諸多問題, 張琳老師建議家長先改變自己, 講話多從正面去鼓勵贊美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