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教班上不上,看了不糾結!

"早教"話題避無可避:

在教養之前, 餵養是基礎, 身體健康是基礎。

在教養之前, 運動發展和心智發育是基礎。

在教養之前, 早期的安全依戀是基礎。

在教養之前, 親子關係和正確對待是基礎。

沒有關係, 談何聯接;沒有基礎, 談何教養。

努力而用心的媽媽, 該用心打好這些基礎, 然後隨著孩子漸漸長大, 大到會走會跑了, 活動範圍拓寬了;大到吃喝拉撒規律了, 不用去焦慮奶量和進食了;大到會表達需求了, 喜歡更豐富多彩的生活了……總之, 當"餵養"已不在話下, 當"教養"擺在面前, 則會避無可避地面對"早教"話題。

Advertisiment

"早教"是什麼?

如果"早教"這個概念, 指的是以思維訓練、大腦開發、記憶力、知識類學習為目的的"早期學習教育", 我認為大可不必。

以德國為例的西方國家是禁止學前教育的, 他們認為這會扼殺人的創造力, 他們希望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這點我很認同。 而同時, 中日韓等亞洲國家一代代卻都是從小培養孩子刻苦學習的, 這其實也沒錯, 我們很多優秀的同胞能競爭過西方人就是因為從小頭懸樑錐刺股, 甚至我們自己也有受益。

所以我們不去過多討論和評判東西方教育差異, 此刻面對幼小的孩子, 我們僅僅想要他有個快樂的童年, 不要被扼殺創造力, 不用去背"必勝訣"——至少在學齡前, 就不要去學這學那了。

而如果"早教"這個概念,

Advertisiment
指的是一些早教機構的課程(當然, "課程"這個詞語像"學習", 但不應該是"學習")和親子活動, 俗稱"早教課", 我認為是可以去上的。 當然前提是這個早教機構是正規而安全的, 課程是非"學習類"的, 絕非"早期學習教育"的形式和目的。

所以, "早教課"可以上, 但"早期學習教育"還是不要了吧。

上"早教課"的目的是什麼?

目的只有一個:發展社交。 別無其他。

孩子的智力是隨著動作發展的;孩子的心智是隨著遊戲發展的;孩子的社交是隨著共同遊戲與參與互動發展的;而孩子的人格發展跟社交密不可分。

孩子的社交, 主要指的是與其他孩子的社交, 不是與家庭成員的社交, 也不是與其他孩子家長或者其他大人的社交。

如果家裡有多個孩子,

Advertisiment
那可能會好一些。 但也是不夠, 你確定你不斷過去調解、安排、命令或主持公道, 真的有利於他們社交?還是你要求"大的讓著小的"更利於他們社交?

你說你沒有把孩子圈在家裡, 你天天帶他出去玩呢。 你確定推著孩子公園散步兩小時是社交?還是中途你見了熟人把孩子推車擺旁邊聊了一小時的天, 算是孩子的社交?呼吸了新鮮空氣、看了花花草草其實很好, 但沒有社交。

你經常帶孩子參與成年人的社交, 比如朋友聚會, 孩子在幾個小時內只能聽你們聊天、中途搗個亂被你安撫一下再接著無聊下去就是他的社交?或者間或有人逗他一下, 他再表演個"笑一個""再見一下"就是社交?

你帶孩子去了室內、軟地板、安全的遊樂設施(請讓孩子遠離社區成人健身器材),

Advertisiment
他在你視線內滑滑梯、爬上爬下, 那裡有很多小孩都在玩, 這種形式其實很不錯, 對運動和社交都是有益的。 但如果更多時候你亦步亦趨拽著, 他一跟別的孩子接觸衝突你就去抱開拉開, 那還是欠缺社交。

你帶孩子在社區小花園玩耍, 讓他跑跳、玩玩具, 其實也很不錯, 而且滿院子也有很多孩子, 但你發現孩子大多時候還是自己玩或者只跟你玩, 偶有跟其他孩子接觸, 你又馬上為避免他們爭搶衝突摔倒傷害而制止、命令、調節、隔離, 他其實還是"換了個地方跟你玩、跟自己玩", 也是缺乏社交。

我們社區有個媽媽群, 孩子都差不多大, 我們經常一起玩, 不但在樓下的室內遊樂園、院裡的小花園幾乎天天碰面,

Advertisiment
而且還經常組織活動, 這些都對孩子的社交發展是有益的。 不過由於帶養方式、帶養習慣和個體差異, 社交狀況依然不同。

有一次柔柔媽媽帶了個彩虹傘來院裡叫上所有的孩子和家長一起玩, 但有兩個孩子始終抱著自家大人的腿不肯過來(不是認生, 他們都認識, 而且當時那兩個孩子也已過了依戀/認生的敏感期)。 後來其中一個媽媽認識到這個問題就去上了早教課, 很快孩子就喜歡和大家一起玩了, 而沒做什麼改變的那一個, 狀況依舊。

所以, 就是社交。 上早教課的目的就是社交。

除此之外, 請不要對早教課抱其他太多目的——若覺得孩子只有去了以後"認真投入、學些東西", 這樣你的錢和時間才"花的值, 沒白上"的話,你和孩子都會很累很失望。

如何選擇"早教課"?

早教機構會告訴你越早上早教課越好,但我依然認為會走路之前的孩子,他的環境還沒拓寬,他更多需要建立安全依戀,所以還是以親子互動陪伴為主,不用去上早教課。

所以差不多一歲以後,環境探索拓寬,與外界互動增強,社交需求開始強烈,這時候再考慮早教吧。

至於早教機構的選擇,是要正規、科學、安全、好口碑的;早教課的內容,是要遊戲的、動態的、歡樂的;最主要,它的內容設計須符合各個階段孩子的敏感期。

比如,一歲半前,孩子更多是自己玩或者跟家長玩,即便他跟別的孩子一起玩,其實也是各玩各的,這時候的社交,就要引導度過"分離焦慮",培養獨立性。也就是即便他是和別的孩子一起"各玩各的",但也要脫離只要家長陪著玩的模式,家長需要做的就是離他遠點,不要說話不要干涉。

所以這個階段的早教課程,要有培養獨立性、不需要別人説明就能努力完成的內容,要有"分離"內容,要有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內容,同時要有感統訓練。

一歲半到兩歲半,孩子們之間互動頻繁起來,但大多是以"推""拽""搶"為主,肢體衝突會很明顯,這對他們而言是正常的,不是真的打架,這是他們交往的一種方式,除非嚴重或有傷害性,家長也不要干涉。

所以這個階段的內容,需要有讓他們通過正當途徑發洩"上肢力量"與"能力挑戰"的內容、同時要鍛煉孩子自主性和創造力的內容。

兩歲半到小班,這一階段的孩子開始有"合作"意識,對規則秩序比較敏感,故意嘗試破壞規則的意願也很明顯,那麼早教課就得有挑戰性、自律性、規則訓練和合作互助的一些環節。

除此之外,還要看內容是不是"運動類"多一些,因為這些更符合孩子天性,也能訓練平衡性與協調性;"想像力"多一些,孩子的天性中本來就具備發現簡單物體的多種用途和玩法的能力;如果是音樂類,更多是讓孩子感受音樂之美,節奏之美,用音樂與身體來表達快樂;如果是藝術類,它更多是激發想像力,而不是追求完美的作品。

所以,如果一個早教機構的課程,能具備這些,那就可以考慮上。

同時,即便一再強調以上這些,卻並不是說我們是要去早教機構訓練這些(這些都是孩子具備的,但卻容易被扼殺的),而是說,只有一個早教課程具備了這些,它的內容設計才是科學的、才是符合孩子各個階段敏感期的,才不會扼殺孩子的天性,才能大力促進社交。

試想,如果讓一個一歲多點的孩子去安靜坐一個小時去學科學知識,期間他如果亂跑亂動,都會被老師制止或被家長低聲呵斥,那這節課的意義何在?

怎樣上好"早教課"?

OK,如果你已經報了早教班了,那你還是需要讓你的錢和時間花得值一些的。怎樣值一些呢?那就需要家長端正態度。

如果你雖然去了早教班,但仍是:事事替他、事事幫他、事事制止、事事調解、事事要求,不放手、不旁觀、不讓他自己去面對和解決一切的話,那仍是"只是換了個地方跟你玩聽你話"而已,跟發展社交有多少關係呢?

所以,要上好早教課,家長就得學會放手。

試著這樣做

不強求表現。不要關注和在意孩子在今天的課堂上是否表現出色、是否每個任務都完成了,是否每個環節都很配合。只要孩子今天參與了、置身其中了,不論他表現如何,那都是有意義的——你難道沒有吃驚地發現過,孩子即便看似心不在焉,卻竟然就那麼容易地學會了剛剛發生的事情、話語?

不要干涉。不要不停重複老師的話給孩子,他能聽懂、願意照做是一種意義,聽不懂、不願聽、走神或沒有跟著做,也是另一種意義。

不要勉強。如果孩子某個環節確實不想去做,不要勉強他。但如果他的行為不安全、影響到秩序和進度時候,你可以用行為制止或者小聲糾正。

不要幫助。讓孩子獨立去做,不要幫助或替代。做成什麼樣都是他的成果,重在過程。比如,音樂課打節拍不要拽著孩子的手去拍,藝術課用手指作畫,小飛俠的作品最醜,但那是他自己獨立完成的。

不要不停引導。"來,接下來我們做這個""不要這樣要那樣""排好隊""把這個給小朋友",不要不停去引導告誡,該說的老師會說,你就給孩子一些自主空間吧。

不要去當法官,也不要太"護犢子"。孩子們之間如果有了爭搶和肢體衝突,只要不危險、無傷害,那就交給他們自己解決,不要去干涉——每個孩子都是在"欺負"與"被欺負"中成長的,並在此間學會面對,更何況他們的肢體接觸大多都不是真正的衝突。

不要苛求他聽話、遵守紀律(如果沒影響到別人和課程進度的話)。有一次在早教課上,老師發給每個孩子一個類似網球拍的玩具,引導孩子們想像它像什麼,可以怎樣玩。孩子們想到了"球拍、笤帚、大樹、平底鍋",到了"平底鍋"模擬環節,小飛俠反復地、不厭其煩地、一次又一次地假裝煎雞蛋給我吃,一直煎到了這個環節結束,大概能煎十幾個雞蛋吧!此間,我沒有打斷他,也沒有制止他或者讓他跟上老師的步驟,雖然他錯過了後面的幾個想像模擬環節,但是他獲得了專注力。

不貼標籤。"你怎麼每次都亂跑?""你怎麼每次都不敢玩這個?"

不要"打預防針"。"你今天上課一定不能亂跑哦!"其實這個"預防針"是會起到負面強化作用的。

不要威脅。"你要是不聽老師話,我就不要你了",且不說"不要你"的這句話的殺傷力如何大,單就被威脅著去認真上課,就已經是喪失了上這節課的意義。

總之,少說少管,放手就好。

除此之外,要有公德心:穿棉襪,穿紙尿褲(3歲內),保持衛生,愛護設施。

早教,不想上就不上

如果全文看到這裡,你仍糾結上還是不上的話,那不用糾結了,不上。

再者,你要是有那筆錢(一年一兩萬),就上,沒有就不上;附近有滿意的機構和課程就上,沒有就不上;能有人端正態度陪孩子去,就上,沒有就不上。

如果不上,記得在家裡做做這些:

多帶他出去和別的孩子一起玩,記住,是跟別的孩子一起玩,你的孩子他需要學會怎麼跟別的孩子玩,而不是學會怎麼跟別的孩子家長一起玩。

多帶他去一些可以讓他自己活動的遊樂設施,不是那種你抱著轉飛機、你抱上滑梯、你抱下搖搖樂那種,而是你只需要看著他,他可以很安全的爬上竄下的地方,期間他跟別的孩子接觸或者衝突了,你把握好安全,旁觀即可。

在家給他專辟一塊遊戲場所,有他適齡的、喜歡的玩具,你可以陪他玩,也可以讓他自己玩。

親子閱讀,繪本故事,每天定時不定時都要有。

親子遊戲,實在不會做遊戲的話,可以買一些相關的書學習學習。

總之就是,不要整天把"陪孩子"僅僅定義為"陪著就好",真正高品質的陪伴,絕非在家照顧吃喝拉撒、出門攜帶著亂轉——同樣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有意義的陪伴、有價值的社交參與和僅僅是陪著、攜帶著,那終究是不一樣的。

所以,上不上早教,你和孩子高興就好。

沒白上"的話,你和孩子都會很累很失望。

如何選擇"早教課"?

早教機構會告訴你越早上早教課越好,但我依然認為會走路之前的孩子,他的環境還沒拓寬,他更多需要建立安全依戀,所以還是以親子互動陪伴為主,不用去上早教課。

所以差不多一歲以後,環境探索拓寬,與外界互動增強,社交需求開始強烈,這時候再考慮早教吧。

至於早教機構的選擇,是要正規、科學、安全、好口碑的;早教課的內容,是要遊戲的、動態的、歡樂的;最主要,它的內容設計須符合各個階段孩子的敏感期。

比如,一歲半前,孩子更多是自己玩或者跟家長玩,即便他跟別的孩子一起玩,其實也是各玩各的,這時候的社交,就要引導度過"分離焦慮",培養獨立性。也就是即便他是和別的孩子一起"各玩各的",但也要脫離只要家長陪著玩的模式,家長需要做的就是離他遠點,不要說話不要干涉。

所以這個階段的早教課程,要有培養獨立性、不需要別人説明就能努力完成的內容,要有"分離"內容,要有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內容,同時要有感統訓練。

一歲半到兩歲半,孩子們之間互動頻繁起來,但大多是以"推""拽""搶"為主,肢體衝突會很明顯,這對他們而言是正常的,不是真的打架,這是他們交往的一種方式,除非嚴重或有傷害性,家長也不要干涉。

所以這個階段的內容,需要有讓他們通過正當途徑發洩"上肢力量"與"能力挑戰"的內容、同時要鍛煉孩子自主性和創造力的內容。

兩歲半到小班,這一階段的孩子開始有"合作"意識,對規則秩序比較敏感,故意嘗試破壞規則的意願也很明顯,那麼早教課就得有挑戰性、自律性、規則訓練和合作互助的一些環節。

除此之外,還要看內容是不是"運動類"多一些,因為這些更符合孩子天性,也能訓練平衡性與協調性;"想像力"多一些,孩子的天性中本來就具備發現簡單物體的多種用途和玩法的能力;如果是音樂類,更多是讓孩子感受音樂之美,節奏之美,用音樂與身體來表達快樂;如果是藝術類,它更多是激發想像力,而不是追求完美的作品。

所以,如果一個早教機構的課程,能具備這些,那就可以考慮上。

同時,即便一再強調以上這些,卻並不是說我們是要去早教機構訓練這些(這些都是孩子具備的,但卻容易被扼殺的),而是說,只有一個早教課程具備了這些,它的內容設計才是科學的、才是符合孩子各個階段敏感期的,才不會扼殺孩子的天性,才能大力促進社交。

試想,如果讓一個一歲多點的孩子去安靜坐一個小時去學科學知識,期間他如果亂跑亂動,都會被老師制止或被家長低聲呵斥,那這節課的意義何在?

怎樣上好"早教課"?

OK,如果你已經報了早教班了,那你還是需要讓你的錢和時間花得值一些的。怎樣值一些呢?那就需要家長端正態度。

如果你雖然去了早教班,但仍是:事事替他、事事幫他、事事制止、事事調解、事事要求,不放手、不旁觀、不讓他自己去面對和解決一切的話,那仍是"只是換了個地方跟你玩聽你話"而已,跟發展社交有多少關係呢?

所以,要上好早教課,家長就得學會放手。

試著這樣做

不強求表現。不要關注和在意孩子在今天的課堂上是否表現出色、是否每個任務都完成了,是否每個環節都很配合。只要孩子今天參與了、置身其中了,不論他表現如何,那都是有意義的——你難道沒有吃驚地發現過,孩子即便看似心不在焉,卻竟然就那麼容易地學會了剛剛發生的事情、話語?

不要干涉。不要不停重複老師的話給孩子,他能聽懂、願意照做是一種意義,聽不懂、不願聽、走神或沒有跟著做,也是另一種意義。

不要勉強。如果孩子某個環節確實不想去做,不要勉強他。但如果他的行為不安全、影響到秩序和進度時候,你可以用行為制止或者小聲糾正。

不要幫助。讓孩子獨立去做,不要幫助或替代。做成什麼樣都是他的成果,重在過程。比如,音樂課打節拍不要拽著孩子的手去拍,藝術課用手指作畫,小飛俠的作品最醜,但那是他自己獨立完成的。

不要不停引導。"來,接下來我們做這個""不要這樣要那樣""排好隊""把這個給小朋友",不要不停去引導告誡,該說的老師會說,你就給孩子一些自主空間吧。

不要去當法官,也不要太"護犢子"。孩子們之間如果有了爭搶和肢體衝突,只要不危險、無傷害,那就交給他們自己解決,不要去干涉——每個孩子都是在"欺負"與"被欺負"中成長的,並在此間學會面對,更何況他們的肢體接觸大多都不是真正的衝突。

不要苛求他聽話、遵守紀律(如果沒影響到別人和課程進度的話)。有一次在早教課上,老師發給每個孩子一個類似網球拍的玩具,引導孩子們想像它像什麼,可以怎樣玩。孩子們想到了"球拍、笤帚、大樹、平底鍋",到了"平底鍋"模擬環節,小飛俠反復地、不厭其煩地、一次又一次地假裝煎雞蛋給我吃,一直煎到了這個環節結束,大概能煎十幾個雞蛋吧!此間,我沒有打斷他,也沒有制止他或者讓他跟上老師的步驟,雖然他錯過了後面的幾個想像模擬環節,但是他獲得了專注力。

不貼標籤。"你怎麼每次都亂跑?""你怎麼每次都不敢玩這個?"

不要"打預防針"。"你今天上課一定不能亂跑哦!"其實這個"預防針"是會起到負面強化作用的。

不要威脅。"你要是不聽老師話,我就不要你了",且不說"不要你"的這句話的殺傷力如何大,單就被威脅著去認真上課,就已經是喪失了上這節課的意義。

總之,少說少管,放手就好。

除此之外,要有公德心:穿棉襪,穿紙尿褲(3歲內),保持衛生,愛護設施。

早教,不想上就不上

如果全文看到這裡,你仍糾結上還是不上的話,那不用糾結了,不上。

再者,你要是有那筆錢(一年一兩萬),就上,沒有就不上;附近有滿意的機構和課程就上,沒有就不上;能有人端正態度陪孩子去,就上,沒有就不上。

如果不上,記得在家裡做做這些:

多帶他出去和別的孩子一起玩,記住,是跟別的孩子一起玩,你的孩子他需要學會怎麼跟別的孩子玩,而不是學會怎麼跟別的孩子家長一起玩。

多帶他去一些可以讓他自己活動的遊樂設施,不是那種你抱著轉飛機、你抱上滑梯、你抱下搖搖樂那種,而是你只需要看著他,他可以很安全的爬上竄下的地方,期間他跟別的孩子接觸或者衝突了,你把握好安全,旁觀即可。

在家給他專辟一塊遊戲場所,有他適齡的、喜歡的玩具,你可以陪他玩,也可以讓他自己玩。

親子閱讀,繪本故事,每天定時不定時都要有。

親子遊戲,實在不會做遊戲的話,可以買一些相關的書學習學習。

總之就是,不要整天把"陪孩子"僅僅定義為"陪著就好",真正高品質的陪伴,絕非在家照顧吃喝拉撒、出門攜帶著亂轉——同樣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有意義的陪伴、有價值的社交參與和僅僅是陪著、攜帶著,那終究是不一樣的。

所以,上不上早教,你和孩子高興就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