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上早教班?
寶寶一歲了, 上早教班有用嗎。 一直想給寶寶報名, 可是同事們都勸我, 錢沒地兒花了, 不要報了, 沒用。 但寶寶有點怕生, 不知上早教對寶寶的社交能力是否有幫助。
很多媽媽都糾結, 費用著實不低, 但不上又怕比別的孩子少學了點什麼。 高興媽帶孩子上了一年早教, 孩子的變化讓她欣喜。
不上早教的寶寶未必落後, 但上過早教的家庭大多覺得有所收穫。 每個寶媽應根據自己的經濟、時間、體力, 考察早教班的品質等綜合因素考慮“上”與“不上”。
Advertisiment
很多人問我:“你一新聞專業出身, 又愛唱愛跳、喜歡幼教, 自己在家帶孩子不是挺好的?為什麼還要花那麼多錢上早教課?”這個時候, 我總是微微一笑。 看到女兒主動和陌生人打招呼, 快速和新夥伴嬉笑打鬧時, 總是會慶倖自己1年前讓她“被早教”的決定是值得的。
早教帶給孩子的變化讓我美翻了
Advertisiment
“我的寶貝, 我的寶貝, 媽媽要離開你一會兒。 不要傷心, 不要流淚, 晚風會把媽媽輕輕送回……”當音箱裡的“再見歌”準時響起的時候, 小高興總是第一時間揮動起小手和我稚嫩地說聲:“bye-bye”。 然後補上一個甜甜的“goodbye kiss”, 微笑地眯起眼睛, 那神情就像在等著一個大大的贊許。 這已經成了半年以來, 每天早上我倆獨特的告別方式。 上班路上, 每當想起出門前那個美好的畫面, 真的很滿足。
最近經常聽見社區裡的阿姨對我說:“小高興可有禮貌了, 每次見面都是笑盈盈的不認生。 ”最驕傲的還是每天陪伴的奶奶:“我小孫女真是一天一個樣, 上床下床都是自己放鞋, 然後還指著鞋架咿咿呀呀, 我知道那是告訴我‘玩具不玩了, 從哪拿的放回哪去’呢!”各種評價告訴我,
Advertisiment
別看小高興現在很外向, 但最初接觸陌生人也很害怕。 直到她6個月大時, 家裡來了客人要抱抱, 剛開始小傢伙總是愛搭不理, 後來乾脆哇哇大哭。 奶奶最慣著:“誰家小孩兒不這樣?這麼小不懂事, 大點就好了!”大一點真的就會好嗎?
初為人母的我, 開始上網搜索各類資料, 這才知道寶寶正處於生長發育的必經階段——社交敏感期。 我可以給她更深沉的愛, 給她更好的衣食住行, 可寶寶還這麼小, 人際交往環境可不能隨便創造。
沒有任何世俗(一定要出人頭地)的困擾, 更沒有任何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暗示, 只是一個單純、直接而迫切的願望——我要多帶她接觸一下陌生人。
Advertisiment
寶寶的發育始終脫離不了社會環境的刺激, 我的初衷, 就是能夠尋求一個符合這個年齡階段, 且前提一定要安全、衛生、最好能有成長夥伴一起學習激勵、爸爸媽媽也能互動參與的社交圈。 於是, 從高興六個月開始便有了屬於我倆共同的早教生活。
Advertisiment
早教不只是教孩子, 明明是教媽媽!
第一次和那麼多人在一起, 小高興明顯有些煩躁不安。 所有的寶寶都在媽媽懷裡安安靜靜地配合著老師做動作, 只有她緊緊地抱著我, 任憑老師逗引, 總是不願靠前。 直到有一次, 她的主班老師的一句話給了我啟發:“任何時候, 都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急躁, 媽媽就是孩子的鏡子, 你的鼓勵和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她”。
細想想, 我的確表現的不夠好:玩具展示時, 孩子注意力不夠, 我非要強迫她坐下聽;自我介紹時, 只要沒說謝謝, 我就拉著她直到說出為止;互動遊戲時, 只要沒做到位, 我就當面指責。 大環境的影響, 首先打亂了我的節奏, 她才多大啊, 我的耐心都哪去了——如果沒有外在提醒, 我一直認為只要多看看育兒書、多聽聽老人建議,自己還算個合格媽媽。於是,我知道了“早教”教的不只是孩子,也是家長自己。
我開始調整自己的狀態:注意力不集中,我就換個姿勢抱抱她,變個聲調逗逗她;自我介紹時,我總是模仿她的口氣大聲說著“嗨”、“謝謝”;互動遊戲時,我首先積極參與,調動她的情緒,如果她還是不做,回家以後再重複指導。
早教老師說:“這個階段的寶寶一周大多只有兩節課,一節課45分鐘。如果說上課只是上課,回到家沒有任何引導,早教就沒有太大作用。只有早教中心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才會相得益彰。”所以再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帶孩子上早教,我就告訴她:“不是讓寶寶學,而是我來學”。
早教班非上不可嗎?
我並不認為上早教是一個“必須”,但益處回頭看確實是有不少。而最重要的是,寶寶每次去都會開心的不得了。那些任何細小的、毫無意義的動作都可能得到老師的關注,她也會因為得到家庭以外人員的鼓勵而大受鼓舞。早教教會了我該怎麼和孩子學習相處,幫助寶寶營造了最初的社交圈,提高了自我意識、分享與合作的能力品德,樹立了自律自控的行為習慣。
我知道,這些影響來得越晚,其塑造的可能性越低,錯過這個階段的科學培育,家長再沒有行之有效的輔助,其損失是不可能再有機會彌補的。
我從未期待她能從課堂上學到什麼具體的知識,但早教能給我的就是親子陪伴,而且是現階段最科學、最系統的高品質陪伴,是可以不斷複製和發揮的快樂時光。我突然想起,高興快要周歲時,每次抱她喂小兔子總被嚇哭,如果你硬告訴她不怕,她會哭得更厲害。於是我按照老師的“立體教學方法”,先從蔬菜認知開始、從書本閱讀開始、從聽音樂學舞步開始,一步步地教她“小白兔真可愛”。一周以後,她喜歡上了這些小動物,而且每天都要主動地給它們找青菜和胡蘿蔔,小心翼翼地放進籠子裡,開心到尖叫。後來,她最先學會了找自己“長長的耳朵”、也很愛吃媽媽給做的“兔兔美食”。
我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的成長就像大自然的花朵,各有花期,每一朵先後有序,父母只需靜待花開。我也知道:0到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3歲時腦體積相當於他成年時的80%,這個時期也是他學習能力最強、學習欲望最高的時候,如果在這個時期給他進行最科學有效的教育,可以事半功倍,為他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多年以後,如果回想起這段早教歷程,可能不再是學了哪首歌,玩了哪個道具,而是獲取了最寶貴的能力:在上學中學上學,在社會環境中學社交。
楊冪上金星的節目聊育兒經——“小糯米”6個月上早教
關於早教的特別體會:
早教機構最好離家近
一般父母選早教,重點會考慮名氣、費用、教師素質和學習環境,往往會忽視距離。早教是一個長期行為,一定要考慮周全。如果每次都要花很長時間或很多車費,時間長了大人孩子都會吃不消。考慮到平時也能方便帶孩子去中心玩耍,最好堅持就近原則。
選擇合適的早教時間
寶寶上早教的時間:我個人感覺早一些更好,可以根據自家情況來調整。
寶寶上課時間:一定要結合其自身作息規律,一般情況下,早餐後或晚飯前效果好。
寶寶結業時間:當然越晚越好。
不要輕易更換早教機構
每個優秀的早教機構都有自成一套的教學體系和教學節奏,凡事貴在堅持,只有循序漸進地跟著教綱走,寶寶才能學到精髓,持之以恆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不能一味依賴早教老師
記住,所有的早教課堂都不能每天為您服務,一周有限的幾節課只是在教您方式方法,更多的需要寶寶陪伴人,特別是父母的配合。所以家庭延伸十分重要,只有不停地重複,才能起到更好的潛移默化。
不與其他孩子比較
早教只能是作為培育孩子的一個輔助手段和環境,而不是培養神童的地方。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各有自己的優缺點,成長和發育的階段不盡相同,最好的監測是對寶寶自身的縱向比較。
上早教班的注意事項
1.上課時,父母必須同寶寶一起現身,而不是讓家中老人或是保姆應付。
2.早教班的老師做的是示範與引導,而不應該承擔全部責任。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真正下功夫應該是在課外父母與孩子的實踐。如果早教課程一階段的結束,孩子還沒有什麼進步,那父母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3.不要過度依賴于早教班,也不要強迫著小朋友學會各種技能,最為關鍵的是應當把老師的學習方法和教育理念學過來。
4.孩子上早教課應當遵循“自願”的原則。樂意學習的孩子,上課是一種享受;調皮的孩子,上課是對他們自我認知世界的約束。強迫孩子上課,往往適得其反。
5.孩子還小,並不知道自己在學什麼,學了有什麼用。更多的還是要靠家長的選擇和引導,故“因材施教”尤為重要。
6.切忌隨波逐流,盲目跟風。不選最好的,只選最合適的。
我一直認為只要多看看育兒書、多聽聽老人建議,自己還算個合格媽媽。於是,我知道了“早教”教的不只是孩子,也是家長自己。我開始調整自己的狀態:注意力不集中,我就換個姿勢抱抱她,變個聲調逗逗她;自我介紹時,我總是模仿她的口氣大聲說著“嗨”、“謝謝”;互動遊戲時,我首先積極參與,調動她的情緒,如果她還是不做,回家以後再重複指導。
早教老師說:“這個階段的寶寶一周大多只有兩節課,一節課45分鐘。如果說上課只是上課,回到家沒有任何引導,早教就沒有太大作用。只有早教中心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才會相得益彰。”所以再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帶孩子上早教,我就告訴她:“不是讓寶寶學,而是我來學”。
早教班非上不可嗎?
我並不認為上早教是一個“必須”,但益處回頭看確實是有不少。而最重要的是,寶寶每次去都會開心的不得了。那些任何細小的、毫無意義的動作都可能得到老師的關注,她也會因為得到家庭以外人員的鼓勵而大受鼓舞。早教教會了我該怎麼和孩子學習相處,幫助寶寶營造了最初的社交圈,提高了自我意識、分享與合作的能力品德,樹立了自律自控的行為習慣。
我知道,這些影響來得越晚,其塑造的可能性越低,錯過這個階段的科學培育,家長再沒有行之有效的輔助,其損失是不可能再有機會彌補的。
我從未期待她能從課堂上學到什麼具體的知識,但早教能給我的就是親子陪伴,而且是現階段最科學、最系統的高品質陪伴,是可以不斷複製和發揮的快樂時光。我突然想起,高興快要周歲時,每次抱她喂小兔子總被嚇哭,如果你硬告訴她不怕,她會哭得更厲害。於是我按照老師的“立體教學方法”,先從蔬菜認知開始、從書本閱讀開始、從聽音樂學舞步開始,一步步地教她“小白兔真可愛”。一周以後,她喜歡上了這些小動物,而且每天都要主動地給它們找青菜和胡蘿蔔,小心翼翼地放進籠子裡,開心到尖叫。後來,她最先學會了找自己“長長的耳朵”、也很愛吃媽媽給做的“兔兔美食”。
我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的成長就像大自然的花朵,各有花期,每一朵先後有序,父母只需靜待花開。我也知道:0到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3歲時腦體積相當於他成年時的80%,這個時期也是他學習能力最強、學習欲望最高的時候,如果在這個時期給他進行最科學有效的教育,可以事半功倍,為他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多年以後,如果回想起這段早教歷程,可能不再是學了哪首歌,玩了哪個道具,而是獲取了最寶貴的能力:在上學中學上學,在社會環境中學社交。
楊冪上金星的節目聊育兒經——“小糯米”6個月上早教
關於早教的特別體會:
早教機構最好離家近
一般父母選早教,重點會考慮名氣、費用、教師素質和學習環境,往往會忽視距離。早教是一個長期行為,一定要考慮周全。如果每次都要花很長時間或很多車費,時間長了大人孩子都會吃不消。考慮到平時也能方便帶孩子去中心玩耍,最好堅持就近原則。
選擇合適的早教時間
寶寶上早教的時間:我個人感覺早一些更好,可以根據自家情況來調整。
寶寶上課時間:一定要結合其自身作息規律,一般情況下,早餐後或晚飯前效果好。
寶寶結業時間:當然越晚越好。
不要輕易更換早教機構
每個優秀的早教機構都有自成一套的教學體系和教學節奏,凡事貴在堅持,只有循序漸進地跟著教綱走,寶寶才能學到精髓,持之以恆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不能一味依賴早教老師
記住,所有的早教課堂都不能每天為您服務,一周有限的幾節課只是在教您方式方法,更多的需要寶寶陪伴人,特別是父母的配合。所以家庭延伸十分重要,只有不停地重複,才能起到更好的潛移默化。
不與其他孩子比較
早教只能是作為培育孩子的一個輔助手段和環境,而不是培養神童的地方。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各有自己的優缺點,成長和發育的階段不盡相同,最好的監測是對寶寶自身的縱向比較。
上早教班的注意事項
1.上課時,父母必須同寶寶一起現身,而不是讓家中老人或是保姆應付。
2.早教班的老師做的是示範與引導,而不應該承擔全部責任。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真正下功夫應該是在課外父母與孩子的實踐。如果早教課程一階段的結束,孩子還沒有什麼進步,那父母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3.不要過度依賴于早教班,也不要強迫著小朋友學會各種技能,最為關鍵的是應當把老師的學習方法和教育理念學過來。
4.孩子上早教課應當遵循“自願”的原則。樂意學習的孩子,上課是一種享受;調皮的孩子,上課是對他們自我認知世界的約束。強迫孩子上課,往往適得其反。
5.孩子還小,並不知道自己在學什麼,學了有什麼用。更多的還是要靠家長的選擇和引導,故“因材施教”尤為重要。
6.切忌隨波逐流,盲目跟風。不選最好的,只選最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