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教班,為什麼跟我想的不一樣?

有一天, 我去校區聽課, 課間坐在大廳休息, 邊上坐著一位奶奶, 奶奶大概以為我也是家長, 便跟我大倒苦水起來, 主要是在說“早教中心怎麼和我想的不一樣”, 臉上一副失望的表情。

聽到孩子家長這麼說, 我有些尷尬, 當面和這位奶奶解釋嘛, 又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楚的;再加上私立早教機構一方面是教育機構, 同時也是商業機構, 這又增加了問題的複雜性。 如何讓大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早教班為什麼跟我想的不一樣”呢?我想還是回到嬰幼兒認知活動的基本特徵和發展規律上吧。

很多家長會對早教班有這樣的期待:

1.每次上課都會有不同玩具和遊戲,

Advertisiment
豐富多彩且富於變化。

2.寶寶學會的東西多, 至少比自己在家教強。

3.老師會時刻關注到我的寶寶, 和我的寶寶有密切的互動, 寶寶的膽子也大一些。

4.寶寶在家是一個人, 送到早教中心來就是想寶寶能結交朋友。

疑惑1:為什麼有那麼多的重複?

我的觀點:重複是嬰幼兒學習的基礎, 但需要的是科學的重複。

家長提到的重複一般有三種情況。 一是教具的重複;二是遊戲的重複;三是環節、流程的重複與固定。 這些重複, 讓陪同寶寶來上課的家長感到一絲無聊, 又或者讓家長警惕“哎呀, 這個早教機構是不是騙錢的”。

家長花了錢, 自然想“買到更多的東西”, 這點可以理解,

Advertisiment
但請家長注意, 重複是嬰幼兒的學習模式。 一個喜歡的故事, 寶寶可以聽上10遍, 一個喜歡的玩具, 寶寶會反復操作, 而上早教課時當出現固定環節時他也會更願意參與。 在每一次的重複中, 寶寶所習得的內容都會得到深化, 每一次都會產生不同的經驗, 同時, 正是在這樣的重複過程中, 寶寶體驗到“完成”的樂趣, 從中獲得自信。 試想, 如果每次寶寶真的都在學習新的內容, 玩新的玩具, 寶寶會不會無法掌握呢?這對於寶寶來說, 可不是一種愉悅的體驗。

也許你會覺得這是商家的托詞, 那我要告訴大家, 也確實有一部分早教機構因為研發實力不夠, 對老師的培訓沒有跟進, 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 又會考慮成本的因素, 減少教具品種,

Advertisiment
這樣的重複便是人為造成的重複。 這就要求我們家長能夠去鑒別究竟是用心的、科學的重複, 還是不負責任的重複。

首先, 同一件玩具, 玩法不同花樣也不同。 上課時使用的玩具都是我們教研人員精心挑選的, 功能不是單一的。 即使像小鼓這類構造簡單的玩具, 也有不同的玩法, 除了用手拍打出節奏, 還可以引導寶寶使用不同的工具來分辨聲音, 也可以讓寶寶把小鼓馱在背上爬一爬, 發展肢體的平衡與協調, 更可以通過鼓點的快慢、鼓聲的大小來鍛煉寶寶對身體的控制力。 玩具怎麼玩, 怎麼組合, 都要靠早教老師的科學設計、組合, 創造出更加豐富的玩法。

其次, 重複不等於一成不變。 比如, 同樣的遊戲, 在第二次、第三次玩時,

Advertisiment
老師會在原有的基礎上根據月齡段的增加作微小的變化, 讓遊戲更加新鮮有趣。 比如, 同樣是自我介紹, 13~18個月時, 寶寶坐在家長懷裡, 由家長代替寶寶介紹;2歲左右, 由家長和寶寶組合介紹, 家長起了頭, 寶寶說後面的內容;3歲前後則是寶寶站在大家面前, 自己來介紹。 正是通過這樣的循序漸進, 讓寶寶的能力一步步進階。

疑惑2:為什麼老師不關注寶寶到底學會了多少?

我的觀點:體驗, 意味著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很多家長期望寶寶在早教班能夠學會很多東西, 但卻發現早教機構似乎沒把寶寶完全學到這些東西作為課程目標, 也沒有刻意去強調“學會”這個結果。 這會不會是有點不負責任呢?或者是在忽悠家長呢?

Advertisiment

對寶寶而言, 他在學習的過程中, 通過聽去理解, 通過模仿去操作, 通過觸摸去感受;在與家長的語言互動中拓展詞彙, 學習表達;在通過感官感受的過程中, 形成自己的想法, 建立認知, 這些過程遠比能不能認出幾個小動物, 會不會數幾個數字重要得多。

對家長而言, 寶寶學習的過程, 也是家長學習的過程。 早教老師會通過圖片、聲音、動作來進行內容的傳遞, 事實上這也是給家長示範, 用什麼方式和孩子進行互動, 用什麼方法讓寶寶學習。

早教班中的認知活動、遊戲的難度設置, 是根據該月齡段幼兒的平均發展水準設置的, 這也就意味著其中的某些活動對於一些寶寶有可能太難, 而對於另一些寶寶則有可能太簡單。 這個現象本是無可避免的,寶寶的發展是有差異性的,如果家長總是惦記著、糾結著“別人寶寶能做到的,我的寶寶也要做到”這個結果,忽視寶寶在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會給寶寶帶來很大的壓力,要知道愉快、放鬆的氛圍對於寶寶的發展是很重要的。

疑惑3 :為什麼老師和我的寶寶互動那麼少?

我的觀點:對於0~3歲的寶寶來說,親子關係第一。

很多家長總是以為將寶寶送到早教班,孩子與老師會有很多的互動,但在早教班實際上看到的卻不是這樣。

首先我們來說說,一個早教班有多少個寶寶呢?早教班招生時,一個班級的人數一般控制為10~15人,這既是出於成本的考慮,也是為了能開展集體遊戲。0~3歲寶寶突發情況比較多,出勤率比較難控制,很多班級的實際出勤的人數也可能只有6~9人!如果我們按6個人算,一節早教課1小時,除去歡迎、結束、休息和老師要推進各個環節,單獨指導每個寶寶的時間確實可能只有5分鐘。

從早教中心的角度來說,我們非常強調親子關係,而不是師生關係,因為對於0~3歲的寶寶來說,親子關係永遠放在第一位。早教機構和早教老師對寶寶來說是陌生的,只有當親近的家人在場時,寶寶才會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中去。更重要的是,在早教課的各個環節中,親子間的互動也在不斷地融洽,溝通也在不斷的升級,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個緊緊的擁抱、一個輕輕的扶持,意義遠遠大於寶寶執行一個指令、學習一個動作。老師在互動的過程中,會告訴家長注意哪些事情,有什麼延伸的活動可以在家裡做,這些都是在教家長怎麼和寶寶玩。所以,如果家長感覺到在上了一段時間的早教課後,你和寶寶玩得更愉快了,你也不用為了下班後到底和寶寶玩什麼而苦惱時,那你在早教班的收穫就很大了,這可比單純地老師和寶寶之間的互動更為“超值”。

疑惑4:為什麼我的寶寶和別的寶寶接觸那麼少?

我的觀點:在實質性的同伴交往行為出現之前,寶寶需要先觀察和模仿他的同伴。

很多的爸爸媽媽選擇帶寶寶來到早教機構,是期望寶寶能在一個這樣的集體環境中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同伴間的互動交往。家長想像的交往,可能是主動打招呼,叫出對方的名字,或一起搭積木等,而這和寶寶的月齡有密切的關係。從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當寶寶們合作做一件事情或合作玩一個遊戲時,同伴交往就出現了。事實上,寶寶對於同齡人的關注和交往行為並不會很早出現,一般要到寶寶18~24個月左右。但合作行為(或合作遊戲)不是突然有一天就出現了,而是建立在同伴觀察和模仿的基礎上。那什麼是同伴觀察和模仿呢,爸爸媽媽可以想想,在早教中心,當老師下指令做一個動作時,寶寶有沒有在觀察他的同學,然後模仿他的動作。同樣,在早教中心,老師也會引導寶寶們抱一抱、傳遞一下東西、觀察一下其他寶寶在做什麼等這些簡單的同伴互動,這樣都是在為寶寶邁出同伴交往第一步而作準備。

還是那句話,現在市場上的早教機構收費不低,動輒上萬,家長付了錢,自然想“得到的東西越多越好”,可是究竟什麼是得到呢,是不是越多就意味著越好呢?這個時候還是要回到寶寶的角度,用寶寶的需求去看待、去評判。

在本次的分析中我提到專業的早教機構和不那麼專業的早教機構,那麼問題來了,如何選擇一家靠譜的早教機構呢?或者一家靠譜的早教機構應該是什麼樣的呢?請看下期。

這個現象本是無可避免的,寶寶的發展是有差異性的,如果家長總是惦記著、糾結著“別人寶寶能做到的,我的寶寶也要做到”這個結果,忽視寶寶在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會給寶寶帶來很大的壓力,要知道愉快、放鬆的氛圍對於寶寶的發展是很重要的。

疑惑3 :為什麼老師和我的寶寶互動那麼少?

我的觀點:對於0~3歲的寶寶來說,親子關係第一。

很多家長總是以為將寶寶送到早教班,孩子與老師會有很多的互動,但在早教班實際上看到的卻不是這樣。

首先我們來說說,一個早教班有多少個寶寶呢?早教班招生時,一個班級的人數一般控制為10~15人,這既是出於成本的考慮,也是為了能開展集體遊戲。0~3歲寶寶突發情況比較多,出勤率比較難控制,很多班級的實際出勤的人數也可能只有6~9人!如果我們按6個人算,一節早教課1小時,除去歡迎、結束、休息和老師要推進各個環節,單獨指導每個寶寶的時間確實可能只有5分鐘。

從早教中心的角度來說,我們非常強調親子關係,而不是師生關係,因為對於0~3歲的寶寶來說,親子關係永遠放在第一位。早教機構和早教老師對寶寶來說是陌生的,只有當親近的家人在場時,寶寶才會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中去。更重要的是,在早教課的各個環節中,親子間的互動也在不斷地融洽,溝通也在不斷的升級,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個緊緊的擁抱、一個輕輕的扶持,意義遠遠大於寶寶執行一個指令、學習一個動作。老師在互動的過程中,會告訴家長注意哪些事情,有什麼延伸的活動可以在家裡做,這些都是在教家長怎麼和寶寶玩。所以,如果家長感覺到在上了一段時間的早教課後,你和寶寶玩得更愉快了,你也不用為了下班後到底和寶寶玩什麼而苦惱時,那你在早教班的收穫就很大了,這可比單純地老師和寶寶之間的互動更為“超值”。

疑惑4:為什麼我的寶寶和別的寶寶接觸那麼少?

我的觀點:在實質性的同伴交往行為出現之前,寶寶需要先觀察和模仿他的同伴。

很多的爸爸媽媽選擇帶寶寶來到早教機構,是期望寶寶能在一個這樣的集體環境中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同伴間的互動交往。家長想像的交往,可能是主動打招呼,叫出對方的名字,或一起搭積木等,而這和寶寶的月齡有密切的關係。從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當寶寶們合作做一件事情或合作玩一個遊戲時,同伴交往就出現了。事實上,寶寶對於同齡人的關注和交往行為並不會很早出現,一般要到寶寶18~24個月左右。但合作行為(或合作遊戲)不是突然有一天就出現了,而是建立在同伴觀察和模仿的基礎上。那什麼是同伴觀察和模仿呢,爸爸媽媽可以想想,在早教中心,當老師下指令做一個動作時,寶寶有沒有在觀察他的同學,然後模仿他的動作。同樣,在早教中心,老師也會引導寶寶們抱一抱、傳遞一下東西、觀察一下其他寶寶在做什麼等這些簡單的同伴互動,這樣都是在為寶寶邁出同伴交往第一步而作準備。

還是那句話,現在市場上的早教機構收費不低,動輒上萬,家長付了錢,自然想“得到的東西越多越好”,可是究竟什麼是得到呢,是不是越多就意味著越好呢?這個時候還是要回到寶寶的角度,用寶寶的需求去看待、去評判。

在本次的分析中我提到專業的早教機構和不那麼專業的早教機構,那麼問題來了,如何選擇一家靠譜的早教機構呢?或者一家靠譜的早教機構應該是什麼樣的呢?請看下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