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最常聽到的老話就是“春捂秋凍”了, 但是小孩子火氣大, 是不是不能捂得太厲害了?況且, 捂得太多了, 孩子流汗後不是更容易感冒嗎?
兒童對於溫度的自身調節能力較差, 一旦打破平衡的環境, 病菌、病毒容易乘虛襲擊機體, 引發各種疾病。 但的確如這位媽媽所說, 孩子要“捂”也得“捂”得正確:
把握時機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 比如感冒、消化不良, 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 因此, 捂的最佳時機, 是在氣象臺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24-48小時,
Advertisiment
把握氣溫 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 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 才可以不捂。 注意溫差日夜溫差大於8℃是“捂”的信號。 面對“孩兒臉”似的春天, 你得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
持續時間7-14天恰到好處。 醫學家發現, 氣溫回冷需要加衣禦寒, 即使此後氣溫回升了, 也得再捂7天左右。 另外, 我覺得, 廣義理解“春捂”的辦法還有:戶外活動, 活動的適宜度應以寶寶舒適為准, 寶寶面部潮紅、微汗即可。
“春捂”要適度
早春氣候反復無常, 寶寶皮膚的毛孔張開, 如不注意保暖, 風寒和致病物質得以侵犯寶寶的肌體, 容易發生感冒;另外, 感冒後抵抗力會降低, 又容易併發其他感染性疾病。 注意保暖是預防孩子感冒的重要措施。
Advertisiment
食物要豐富
春天萬物復蘇, 生機勃勃, 正是孩子長個的好時候。 由於冬春季蔬菜以大棚種植為主, 營養要大打折扣;且新鮮水果品種相對較少, 所含維生素也消耗過半, 孩子此時容易缺乏某些維生素和礦物質, 從而影響其生長發育。 因此, 年輕的父母, 春天更要注意寶寶的營養及膳食平衡。 小嬰兒要提倡母乳餵養, 隨著嬰幼兒月齡的增長要適時適量地添加輔食以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
Advertisiment
居室要通風
整個冬季, 多數媽媽害怕孩子被冷風吹著而整天緊閉門窗, 造成室內新鮮空氣不足;冬去春來, 室內灰塵及致病物質也隨著氣候的變暖而滋生。 這樣, 勢必會造成使寶寶發育不良, 抵抗能力減弱, 容易罹患各種疾病。 家有寶寶應注意常開窗子,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讓您的寶寶呼吸新鮮空氣。
Advertisiment
鍛煉要加強
寶寶經過漫長的冬天, 太陽照射不多, 體內的維生素D含量降到最低。 春歸大地, 陽光和煦, 正是戶外活動的大好時節, 可帶著您的寶寶投向大自然的懷抱——— 接受日光浴、空氣浴, 陶醉在花的世界和綠色的海洋中。 去打球、跳繩、踢足球、做操、跑步等, 增強寶寶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 預防佝僂病的發生。
小編總結:“春捂”的重點是腿和腳, 應為寶寶穿上襪子和舒適的鞋。 春天風大物燥, 應該多喝白開水, 1歲以上寶寶最好每天清晨喝點淡鹽水, 既清潔咽部, 又能預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