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期哺乳期乳腺炎如何應對

如何應對早期哺乳期乳腺炎

現在哺乳期乳腺炎的發生率很高, 尤其是剛生完沒多久的新媽媽, 因為乳管不通等原因, 特別容易得哺乳期乳腺炎。 延伸閱讀:哺乳期乳腺炎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誘發哺乳期乳腺炎的原因很多, 比如乳汁淤積、乳☆禁☆頭受損、 哺乳次數過少、吸乳不完全、奶水分泌過多等。 此外, 如果哺乳媽媽精神壓力太大, 過於疲勞, 也會導致自身抵抗力下降, 誘發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和控制, 根據病情進展, 可以分為淤乳期、浸潤期和膿腫期。

一旦出現乳汁淤積、乳☆禁☆房紅腫的狀況,

Advertisiment
就應該採用溫濕敷、哺乳前按摩、經常持續哺乳等方式來加快乳汁的排出, 避免乳導管的堵塞。 他比較推薦“六步奶結疏通法”, 哺乳媽媽的家人可以試試,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手法前準備。 術者常規洗手, 備幹濕適中的消毒毛巾1塊-2塊, 普通塑膠接乳桶一隻。

2.疏通出口。 右手持毛巾, 左手食指、拇指將乳☆禁☆頭固定翻開, 用毛巾清理表面奶漬、乳栓、白點、脫落表皮等。 清潔乳☆禁☆頭確保乳汁出路通暢。

3.提捏乳☆禁☆頭。 食指、拇指分別從上下左右各個方向提捏乳☆禁☆頭, 一邊清潔一邊提捏, 用力適度, 檢查乳孔是否通暢、奶線是否增多。

4.推壓乳暈。 緩解乳暈區壓迫, 使乳孔流量增多、奶線增粗。

5.推捋積乳。 食指、中指由乳根向乳☆禁☆頭方向逆反射狀均勻推捋,

Advertisiment
力量由輕到重、由外及內。

6.檢查殘餘。 右手檢查左乳, 左手檢查右乳;食指、中指、無名指全面檢查雙側乳☆禁☆房, 如有殘餘奶結酌情行二次手法治療。

服用青黴素還可繼續哺乳

如果進入炎症浸潤期, 出現高燒、白細胞升高時, 就需要使用青黴素之類的抗生素進行抗炎治療了。 一旦用藥了, 很多媽媽就會馬上停止哺乳。 其實, 在乳腺炎早期如果能堅持哺乳, 還可以加快乳汁的排泄, 減少乳汁淤積。 有些時候, 即便用了青黴素之類的抗生素或是少量止痛藥, 也可以正常哺乳。

青黴素在醫生指導下哺乳期間也可以使用, 不過需要觀察寶寶的身體情況, 如果喝了媽媽的奶, 寶寶出現腹瀉、鵝口瘡等情況, 那就需要暫停母乳了。

另外, 在乳汁淤積的早期,

Advertisiment
可以採用熱敷和按摩的方式, 疏通乳導管, 減少乳汁淤積。 如果乳☆禁☆房出現熱、痛, 甚至出現高燒、白細胞升高, 此時就要禁止熱敷和按摩了, 熱敷會加重炎症的擴散, 按摩會加重疼痛和腫脹, 反而加重病情。 延伸閱讀:哺乳期乳腺炎按摩方法介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