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家庭教育中“紅臉白臉”的弊端
吃飯時間到了, 明明卻又玩又鬧, 不好好吃東西。 媽媽要管, 爸爸卻說:“隨他去吧, 小孩子, 餓了就會回到餐桌旁的。 ” 結果, 飯後媽媽好不容易把一切收拾乾淨, 一扭身卻見兒子用一雙髒手在廚房裡的菜盤子裡抓著吃。 母親當然不能允許, 父親卻說:“飯還沒有涼, 讓他去吃好了。 ”孩子認為父親才是自己的救星,
Advertisiment
這位父親所表現出的一切並不能體現教育和指導的意義, 而是有意偏袒、庇護, 是一種溺愛。 往往母親正費力糾正的毛病, 被爸爸一個贊許的眼神給肯定了。 父母在教子問題上不能很好地溝通, 造成孩子與父母之間難以協調, 孩子在無形中對個別親人產生過分的依賴。 反正有爸爸撐腰, 有爸爸管著、護著, 媽媽也不能把我怎麼樣, 從此放任自流。 孩子在父親的支持下打敗了母親, 挫敗了母親糾正他錯誤行為的意圖,
Advertisiment
有的家庭恰恰相反, 父親嚴厲管教, 母親卻時時流露出對孩子的一種歉意。 父親剛剛教訓完, 孩子哭泣的淚還沒幹, 母親就迫不及待地將孩子叫到另一間屋中, 又是發糖果, 又是擁抱, 仿佛孩子接受的不是教育而是無端的責難和懲罰。
實際上, 無論父母哪一方過於嚴厲或過於放縱, 若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暴露出矛盾, 都會帶來副作用。 那麼,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 若夫妻之間存在分歧該怎麼辦呢?
爸爸媽媽對教育方式有不同的看法, 這一點斌斌早已得知, 而更讓斌斌認為有機可乘的是爸爸願意為自己辯護, 這樣斌斌可以用父親作擋箭牌, 為自己的行為打掩護。
Advertisiment
對孩子的教育父母都有責任與權利, 但並不等於一方可以干預另一方的決定。 而且儘管父母都可能認為自己的方式是正確的, 但究竟是否完全正確, 或誰的更正確, 卻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即使雙方在基本點上的認識一致, 遇到有些具體問題也可能產生分歧, 這時誰有權威來做裁決?一般來講, 現代的家庭中沒有絕對的權威, 父母可以按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來處理與孩子的關係。
Advertisiment
小編總結:家庭教育是一門內容豐富的科學, 夫妻應共同認真學習, 在實踐中邊做邊學, 統一認識, 通力合作, 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 有所分工, 有所側重,
Advertisiment
(兼職編輯:鄒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