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期家庭教育到底該教孩子什麼

現在的父母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 在意自己孩子太多的東西, 恨不得什麼都教給他們讓他們學會。 問題是, 哪些東西是該教給孩子的, 好像不少人更看重的就是學習和智力發展, 把知識灌輸出去然後檢查孩子, 如果他們知道了就算學會了家長就放心了, 然後開始下一個回合的灌輸-檢查。  

早期家庭教育我們應該教孩子什麼
在教美美的時候, 我也很困惑。 說實話, 有不少專家的觀點, 在事隔一段時間後經常是矛盾的。 比如識字, 比如古詩, 比如繪畫……但仔細想想, 其實我們要教給孩子的,
Advertisiment
有些時候是否真的適合孩子發展呢?或者說, 是否會阻礙孩子的智力呢?
然而, 孩子是耽誤不得的。 怎麼辦, 我們能給孩子最重要的, 是什麼?是知識, 還是……
我個人覺得, 家長最應該教給孩子的是:
1、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做事的動機。 知識是無窮的, 人的記憶空間是有限的, 小時候學的東西將來有可能用的不多或者忘了不少。 但是, 對學習的興趣和渴望知識, 這是需要家長培養的。 為孩子們提供再多的條件, 托再多的關係上好學校, 不如花費精力栽培他們的興趣。 每個孩子都是好奇的。 天生如此。 保護好他們的好奇心, 增加興趣, 總比一味讓他們死記硬背要更有附加值。 我這裡不是說學習不重要, 我想說學習的目的是什麼。
Advertisiment
例如識字, 倘若認字的功能僅僅在知道這個字和會寫它, 而沒有達到通過字這個媒介去體會與知識對話的快樂, 那麼這就是在剝奪孩子的幸福童年。 而沒有興趣, 自然就不會有動機做什麼堅持什麼了。 尤其就不會有高的自我成就動機。 孩子只能是坐等家長的佈置任務和命令。
2、鍛煉孩子的學習方法和問題解決能力。 這是很重要的環節。 誰都有遇到難題不會的時候, 這個時候誰會把知識串連起來結合使用, 誰會用多種方法嘗試解決問題, 誰會找到最佳的方案, 就是高人之處。 就算記憶, 也需要方法;就算使用互聯網google查詢資料, 也需要方法。 如同你的門打不開, 會想辦法的孩子比哭的孩子要更有可能有所建樹。 問題解決能力通常需要反復提供一個開放自由和鼓勵的空間,
Advertisiment
允許孩子嘗試試誤。 古詩是訓練記憶的一種方法, 甚至是培養孩子文學功底或者審美的一種手段, 當這種手段、方法運用合理時, 可能就在孩子的語言學習上潛移默化了語感、韻律, 逐漸會聚成孩子在今後語文學習的習慣。 這就是積極的。 但是, 如果用一個孩子會背多少詩評判什麼聰明程度, 就達不到養成學習方法的目的。 好的方法和好的學習習慣, 是終身的品質。
3、平衡良好的情緒自控能力。 這點就是心理自我調節能力。 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 可以有更大的發展機會。 也讓我們家長放心。 假如孩子動輒失控、放棄或者自我毀滅, 他會再多的知識, 對社會和家庭的貢獻也幾乎為零。
Advertisiment
只有心靈和情緒健康的孩子, 才會更加享受生活, 才能在學習和交往中感到快樂。 家長在這方面可以做很多示範, 比如少叫嚷等。
4、造就清晰的自我意識。 知道自己是誰, 知道自己的能力和需要什麼, 尊重自己的付出, 就是現實的自信。 自信的孩子, 才能發展。 如果連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都不知道, 孩子就會走彎路甚至迷失自己。 家長給孩子積極的、客觀的、具體和正面的評價而非簡單的批評, 是可以説明孩子認識自己的價值和悅納的。
5、保持一個平和放鬆的心態。 這點, 首先要家長努力做, 只有家長真正放鬆了, 不焦慮不攀比, 孩子就是有了一個輕鬆的生存環境。 徹底的放鬆就是教育的最好開始。
Advertisiment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強項。 讓孩子在強項中發展吧。
6、滋養孩子的責任心。 對自己負責, 是孩子們不可缺少的能力。 誰也替孩子做不了他們的事情, 你可以替他們找個好學校, 但, 入學後的事情, 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了。 這就是責任。 通常和愛心相輔相成。 你對孩子的照顧, 不是為了讓他們只知道學習, 你生病了他們也不管。 這世界做人的人品比學習更重要。
在早期家庭教育中, 要教給孩子們的東西看起來似乎無限多。 其實, 澆灌一顆健康的心靈, 就成竹在胸了。
(兼職編輯:黎展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