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護理>正文

早期發現小兒智能障礙

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某些原因, 孩子的智能發育有很大的差異, 其中個別孩子甚至會出現智能障礙。 這主要表現在孩子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能力, 如記憶、觀察、想象、思維、判斷等能力的差別。
一般來說, 小兒智能障礙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特殊外貌
資料表明, 不少先天性代謝缺陷或染色體異常等遺傳性疾病的患兒, 常有異常外貌。
如先天愚型就有頭小、眼角外吊、塌鼻梁、眼距寬、口半開、舌常伸出口外、流涎多等外形特點;
氨基酸代謝異常的患兒外貌卻是“碧眼金發”、皮膚白嫩, 乍一看, 好像還很漂亮,
Advertisiment
而仔細觀察, 就會發現其頭發黃而無華, 伴有異味, 其智能不是逐漸提高, 而是漸漸衰退。
還有的小兒有發際很低、額徑較狹、小手指分節等異常外貌, 稍加注意就能及早發現。
“乖孩子”
這種孩子隨年齡的增長, 身體逐漸長大, 但對外界反應卻比其他孩子遲鈍, 常乖乖地睡著, 很少哭鬧, 甚至餓了也不哭。 這恰恰是智能低下的一個重要表現。
“軟骨病”
小兒動作是隨大腦的逐漸發育成熟而有程序地發展的。 如2-3個月就能勉強抬頭, 并能注視周圍的人和物;5-6月可以扶腋站立, 會翻身;8-9個月會爬, 能扶物站立;12-14個月能獨立行走;2周歲時行走步伐已比較穩定, 并會雙腳跳動;3周歲時能跑, 會自己拿杯喝水、擲球、堆積木等。
某些幼兒動作不能如期達到上述水平時,
Advertisiment
常會誤認為是“軟骨病”, 而用魚肝油、鈣劑治療, 結果無效。 其實, 這是由于神經系統的發育障礙而引起的發育遲緩, 是智能落后的一種早期癥侯。 因此, 當發現孩子有某些動作與年齡不同步時, 應及早去醫院請醫生作發育測試及神經發育檢查。
驚厥
有的嬰兒出現點頭或擁抱狀抽搐, 重者一天可達數十次, 這也可能是發育障礙的一種表現。 驚厥時間越長、次數越頻, 越有可能存在智能障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