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戀是人的社會性最基本的表現形式之一, 那麼, 我們也可以說, 它是人的社會性的最早表現。
早期皮膚接觸的作用——克勞斯—肯內爾假說
美國兩位心理學家, 馬歇爾克勞斯和約翰肯內爾, 在十幾年前提出一種假說:母子之間的早期皮膚接觸, 會促進親子依戀關係的早期發生。 這就是著名的克勞斯—肯內爾假說。
為了驗證這一假說, 兩位心理學家研究了28位剛剛生下足月健康嬰兒的年輕母親。 在她們產後三天住院期間, 讓其中的14位母親仍然按照慣例辦事:產後把孩子抱來給她們看一下, 6~12小時之後,
Advertisiment
早期皮膚接觸的作用
一個月後, 對這些產婦進行常規體檢時發現, 增加接觸組的媽媽與孩子挨得更近, 對孩子的愛☆禁☆撫更多, 餵奶時把孩子抱得更緊。 一年以後觀察, 這組的媽媽仍然比對比組的媽媽們對孩子的愛☆禁☆撫更多, 她們的孩子在生理心理發展測驗中的成績也比對比組的孩子好。 經過長達6年的研究, 克勞斯和肯內爾公佈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他們說, 把握母子之間最早接觸的時間,
Advertisiment
還有一種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的解釋:當年輕父母抱起新生兒時, 孩子的眼光聚精會神地盯住他們, 小手抓住他們的手指,
Advertisiment
當然, 母子的早期皮膚接觸, 無疑有助於建立早期的依戀關係, 但在此之後的親子依戀關係的發展, 還需1要幾星期、幾個月的社會性相互作用, 才能形成牢固的相互依戀關係。
嬰兒怎樣促進了父母對他們的依戀?
由於嬰兒出生後大半時間在睡眠、哭叫, 或處於半睡半醒狀態, 人們常把他們看成是不能進行社會交往的人。
Advertisiment
首先, 嬰兒天生的那副可愛的外表對成人有天然的吸引力。 嬰兒的一副洋娃娃的樣子(大大的前額, 豐滿的面頰, 柔軟的、圓墩墩的身體)使他們在父母眼裡是這樣的可愛。 湯瑪斯阿雷的研究發現, 在成年人眼裡, 嬰兒的臉蛋和身體的樣子比4歲幼兒要可愛得多。 他調查的父母們用“可愛”、“好看”、“你從這個可愛的小人那裡得到歡樂”這樣的詞語來描述嬰兒。 連幼兒期的男孩和女孩也對嬰兒臉蛋的樣子作出積極反應。 此外, 嬰兒在身體上的誘人特點有明顯差異。
Advertisiment
早期皮膚接觸的作用
其次, 嬰兒天生就有一副善於交往的表情。 心理學家認為, 嬰兒不但有可愛的面孔, 而且他們的許多早期反射行為都很可愛。 例如覓食反射、吸吮反射、抓握反射, 都可能使父母相信, 孩子願意與他們保持親密的聯繫。 新近的一項研究發現, 嬰兒對令人高興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射性微笑, 以及咿呀學語、衝口發出的聲音和自發的嬰語, 對父母來說, 都是重要的、有效的信號。 成年人對嬰兒微笑的發聲的典型反應, 就是沖著嬰兒微笑和跟他們說話。 人們往往對嬰兒的張嘴笑、咿呀學語非常感興趣, 並以此來證明嬰兒感到滿足了, 證明自己是合格的養育者。 所以,一個愛說愛笑的嬰兒能夠強化父母的活動,促使他們多關心自己。甚至被人說成是令人討厭行為的反射性啼哭,都會促進父母對嬰兒的依戀。因為啼哭好似一個“痛苦的信號”,它激起對嬰兒護理和安全負有責任的人的行動。有責任心的父母也許會從成功地使嬰兒安靜下來並作出積極反應中得到滿足。因為嬰兒的笑容和嬰語能強化他們的行為,使他們感到自己與孩子的關係仍然是很親密的。
所以,一個愛說愛笑的嬰兒能夠強化父母的活動,促使他們多關心自己。甚至被人說成是令人討厭行為的反射性啼哭,都會促進父母對嬰兒的依戀。因為啼哭好似一個“痛苦的信號”,它激起對嬰兒護理和安全負有責任的人的行動。有責任心的父母也許會從成功地使嬰兒安靜下來並作出積極反應中得到滿足。因為嬰兒的笑容和嬰語能強化他們的行為,使他們感到自己與孩子的關係仍然是很親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