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強調嬰幼兒應當在日常生活中識字閱讀, 在遊戲活動中識字閱讀, 這是由他們的身心特點和認識水準決定的, 是兒童早期學習漢字與閱讀的惟一正確途徑。
但生活中識字閱讀並非提倡主觀隨意性, 隨心所欲地想教什麼就教什麼, 想何時教就何時教, 想怎樣教就怎樣教, 使人摸不著邊際;遊戲識字也不是孩子想怎樣玩就怎樣玩, 或成人想方設法央求孩子玩, 他不玩就只好中斷甘休……這樣會使教字無所適從, 實際上是取消教學活動, 使早期識字閱讀無法堅持到底。
世上關於方法的科學是最重要的學問之一。
Advertisiment
須知, 任何有趣的活動離開了方法和規則就進行不下去了, 參加者的興趣也就蕩然無存。 有的孩子名為遊戲識字閱讀, 讓他在“玩中學”, 但他看到識字卡片就亂搶、亂扔, 心不在焉地念, 嘻嘻哈哈地鬧, 看到圖書只翻畫, 不看字……這實際上並沒有進入識字遊戲, 自然也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我們說:“有趣的學就是玩, 有益的玩就是學。 ”要做到“有趣”“有益”, 就得講究有準則的好方法。 這裡我把廣大“早教方案”學員創造和運用的有效經驗提煉、總結、歸納為九大生活遊戲識字閱讀教學法,
Advertisiment
一、環境濡染法
嬰兒生活在物的世界裡, 只要他一睜眼, 就看見各式各樣的物品, 一個一個, 一件一件, 大小不同, 式樣各異, 還有不同的色彩;觸摸它們, 手感也不一樣。 孩子常聽成人指著不同的物品, 叫著它們的名稱或者使用著它們, 什麼“關門”“開燈”“穿衣服”……孩子耳濡目染, 天天聽, 天天看, 不多久就習慣於識物了, 慢慢地就認識和理解了大量的人間事物。
在這個文明的世界裡, 嬰兒生活的地方也要常常出現文字才好。 把環境佈置起來, 讓孩子常隨成人看字、讀字, 這就是“環境濡染法”, 或叫“濡染識字法”, 目的是:
1. 讓孩子注意文字。
2. 讓孩子習慣于看字和聽成人讀字。
3. 讓孩子喜歡翻書、看字、看畫、看成人讀書。
Advertisiment
4. 培養孩子跟著成人看字、發音的習慣。
5. 培養孩子在室內外、大街上看到大字愛認、愛問的習慣。
這樣, 嬰兒就很容易形成“識字敏感”, 不知不覺地喜歡看字, 也會像認人識物一樣認識文字。
“環境濡染”的方法是:
1. 1歲前後可以讀大字塊給孩子聽, 看一些他完全不理解的字, 充分利用嬰兒的“無選擇探求”和“印象記憶”, 培養識字敏感。
2. 在房間裡常見、常說、常用的實物上掛(擺、貼)相應的大字卡片。 有的字卡需要掛在牆上時, 只要在牆上水平地牽一些線, 就能掛住我們設計的大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