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時, 孕媽媽自身的身體狀況會直接影響到胎兒的成長和誕生時間, 有句話說寧可在肚裡一分鐘, 好過出來一天。 這是說胎兒在母體可以通過母親獲取需要的營養, 比較有保障, 如果提早誕生的話, 自身身體條件都不足夠, 無法保證營養吸收, 導致發育緩慢。
所謂早產, 即孕媽媽在懷孕12周至37周生產的, 都稱之為“早產”。 而體重低於1500公克, 就是極低體重, 對早產兒來說, 可能出生的周數只是一、二周之差, 但生理狀況卻有很大的差別。 根據臨床統計資料, 早產兒占新生兒死亡的80%, 愈早出生的寶寶面臨的問題愈多。
Advertisiment
一個36周、體重2000公克的寶寶, 和26周, 體重不滿1000公克的寶寶相比, 前者幾乎和一般足月的寶寶沒有什麼差別, 後者卻可能必須和死神搏鬥, 在生死邊緣掙扎。 所以, 孕媽媽儘量要調整好自己的身體, 儘量避免早產, 同時, 自己也應該提前瞭解早產跡象, 以隨時應對。
早產最明顯的跡象就是子宮收縮, 一般會在早晨發生。 懷孕時孕媽媽的子宮通常是鬆馳的, 懷孕中期, 一天當中會有3到5次的子宮收縮, 此時孕媽媽會感覺肚子硬硬的, 但如收縮次數過於頻繁, 甚至達每小時3次以上, 就要十分注意, 此外, 如果有下腹、下背酸痛、明顯的下墜感、外☆禁☆陰部壓迫或出血、破水等, 就是明顯早產跡象了, 就要立即就醫。
那麼該怎樣避免呢?關鍵就是要注意休息。
Advertisiment
孕婦勞累是造成早產的主要原因。 准媽媽要隨時找時間休息, 不要讓自己處於太勞累的狀態, 現代人工作忙碌, 壓力大, 經常加班熬夜, 所以也讓不少職場准媽媽感覺十分疲累, 所以, 一旦發生有不明原因的子宮不正常收縮, 孕媽媽就要立即臥床休息, 如果休息沒有用, 子宮還是不正常的收縮, 甚至到每十分鐘收縮一次, 就要趕快到醫院, 由醫生採取必要的措施, 包括吃藥安胎或是打點滴等。
早產兒面臨的問題與生存壓力比一般足月的寶寶多得多, 剛出生時是生存問題:呼吸、心跳、水分的維持以及營養的吸收等。 即便度過了難關, 後期還可能遇到肺部慢性疾病, 腦部受損造成的肢體障礙、發育遲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