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產兒“袋鼠式”護理 死亡風險可降低36%

早產兒“袋鼠式”護理 死亡風險降低36%

所謂“袋鼠式”護理法, 是將早產兒放在父母的肚子上, 使早產兒能緊貼父母皮膚, 緩解驟然與母體分離的不適感。 據法國媒體《TOPSANTE》報導, 最新研究顯示, 這是一種效果顯著的早產兒護理法。

美國哈佛大學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分析了2000年至2014年間的124項研究結果, 最終得出此項研究成果。 採取“皮膚對皮膚”護理法(既“袋鼠式”護理法)可使早產兒死亡風險降低36%, 感染風險降低47%。 還有其他諸多益處:它可以提高早產兒的血液供氧能力從而提高呼吸能力, 保持早產兒體溫恒定和保護早產兒頭部。

Advertisiment

格蕾絲?陳(Grace Chan)是波士頓兒童醫院的教授, 同時也是此項研究的負責人。 她表示, “袋鼠式”護理法是一種造福所有新生兒和新媽媽的護理法, 尤其適用於體重過輕的早產兒。 這種方法應得到廣泛推廣, 尤其是在醫療資源不足的發展中國家。

延伸閱讀:早產兒餵養與護理全攻略

一、餵養篇

1、合理補充微量元素

早產兒比足月兒生長發育要快得多, 對維生素A、C、D及鈣、鐵等礦物質的需求量也相對比足月兒要多。 出生體重1000-1500克的早產兒, 一歲時的體重可達到出生時的7倍;出生體重1500-2000克的早產兒, 一歲時可達到出生時的5倍半, 而足月兒一歲時的體重一般僅為出生時的3倍。

早產兒體重增長得是否合理, 是餵養是否科學的重要標誌,

Advertisiment
一般每日增長體重25克較合理。 另外, 若不及時給早產兒補充營養, 易患貧血和佝僂病, 體質也會很弱。

2、餵奶

對於早產兒來說, 更需要母乳餵養, 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肌體免疫能力。 因為早產兒的胃容量很小, 每次餵奶量宜少, 時間間隔宜短。

如果嬰兒體重在1500克以下, 每1小時就要餵奶一次;1500-2000克者每2小時喂一次;2500克左右的早產兒則每3小時就喂一次。 如果早產兒的吸吮能力差, 媽媽可以用滴管或小匙慢慢地喂。 如果媽媽母乳不足, 可以適量補充一些適合低體重兒的專用奶粉(雀巢、惠氏等)配合母乳餵養。

二、護理篇:

1、做好衛生消毒

給早產兒餵奶、換尿布前應洗手, 做到衛生、無污染, 其用具更要天天消毒。 還要天天給早產兒洗澡、及時更換衣服。

Advertisiment

2、創造適宜的中性環境

因為早產兒不能穩定地維持正常體溫, 所以在出生後要特別注意保暖。 在家庭護理中, 室內溫度要保持在26-28℃, 相對濕度55-65%之間, 空氣新鮮。 嬰兒體重越輕, 周圍環境的溫度應該越高。

媽媽要每天給嬰兒量體溫, 讓體溫保持在36.5-37℃之間, 使其四肢末梢溫熱、光潤。 早產兒所用的尿布、衣服及包裹身體用的被子等物件均應加熱後再使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