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和足月兒的區別

一、早產兒和足月兒的區別

二、足月兒與早產兒應當如何護理

三、照顧早產兒需要瞭解哪些常識

早產兒和足月兒的區別

1、早產兒和足月兒的免疫區別

由於全身各臟器的發育不夠成熟,白細胞吞噬細菌的能力較足月兒差,血漿丙種球蛋白含量低下,故對各種感染的抵抗力極弱,即使輕微感染也可發展成為敗血症。

2、早產兒和足月兒的腎臟功能區別

腎發育不成熟,抗利尿激素缺乏,尿濃縮能力較差,故生理性體重下降顯著,且易因感染、腹瀉等而出現酸堿平衡失調。

3、早產兒和足月兒的血液區別

Advertisiment

早產兒血液成分不正常,血小板數比正常新生兒少。 出生後,體重愈輕,其血液中的紅細胞、血紅蛋白降低愈早,且毛細血管脆弱,因而容易發生出血、貧血等症狀。

4、早產兒和足月兒的生長發育區別

早產兒比足月新生兒長得快的多,足月新生兒1周歲時,體重約為出生時的3倍,而早產兒出生時體重低,如果餵養得當,生長發育很快。

Advertisiment
由於長得快,極易發生佝僂病及其它營養缺乏症。

5、早產兒和足月兒的外貌區別

一般早產兒的外貌與正常新生兒有明顯的不同,從皮膚來看,皮膚柔嫩,顏色呈粉紅色,較薄,透明發亮,並能通過皮膚見到皮下血管;皮下脂肪也很薄;面部皮膚鬆弛,皺紋多;全身佈滿胎脂,胎毛較多,頭髮纖細、條理不清,像棉花樣常不易分開;外耳廓軟薄,緊貼頭顱旁,不能立起;顱骨的骨縫較寬,囟門大,囟門邊緣軟;乳☆禁☆頭剛剛可見,乳暈呈點狀,邊緣不突起,無乳腺結節;女嬰大陰☆禁☆唇常不能遮蓋小陰☆禁☆唇,男嬰的陰囊只有少數皺褶,睾丸多未降入陰囊;手指和足趾的指(趾)甲較軟,達不到指端;足趾紋理較少,約有1~2條橫紋,僅在足底前掌。

Advertisiment

足月兒與早產兒應當如何護理

1、注意保溫

保溫生後應將足月兒置於預熱的自控式開放式搶救臺上,或自控式溫箱中,設定腹壁溫度為36.5℃,搶救台或溫箱可自動調節內部環境溫度,保持新生兒皮溫36.5℃。

Advertisiment
對早產兒尤其要注意保溫。

2、餵奶也需注意

餵養足月兒生後半小時即可哺母乳,以促進乳汁分泌,並防止低血糖。 提倡按需哺乳。 配方乳可每3小時1次,每日7~8次。 餵奶前應清洗乳☆禁☆頭,奶後將嬰兒豎立抱起、輕拍背部,以排出咽下的空氣,防止溢奶。

3、呼吸管理保持呼吸道通暢

早產兒仰臥時可在肩下放置軟墊,避免頸部彎曲、呼吸道梗阻。

4、預防感染新生兒護理和處置均應注意無菌操作

嬰兒室工作人員如患上呼吸道或皮膚感染,應暫時隔離。 接觸新生兒前應洗手。

5、接種疫苗

預防接種生後3天接種卡介苗;生後1天、1個月、6個月時應各注射乙肝疫苗1次,每次20~30μg。

6、新生兒篩查

新生兒篩查應開展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及苯丙酮尿症等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的篩查。

Advertisiment

照顧早產兒需要瞭解哪些常識

及時衡量發育指標

父母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矯正月齡(實際月齡減去早產月份,如早2個月出生則減2),用頭圍、體重、身長三項指標,及時衡量寶寶的發育速度是否合適。

剛出院時,最好一兩周就要複查一次;若寶寶生長穩定,出生2個月後,可改為一兩個月複查一次。 矯正月齡達6個月時,要加入對行為發育的評估,看看寶寶對外界刺激,如聲音、移動物體是否有反應;10個月時,檢查其爬行和運動協調能力,預防腦癱。1歲後,每3個月複查一次,主要觀察語言發育和運動發育;2歲後可每半年複查一次。

科學餵養

對胎齡小、體重低的早產兒來說,純母乳餵養可能無法滿足營養需求。因此,在耐受母乳餵養後,最好添加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母乳強化劑,可以將其加入母乳中,調和後喂給孩子。

矯正月齡達6個月時,要加入對行為發育的評估,看看寶寶對外界刺激,如聲音、移動物體是否有反應;10個月時,檢查其爬行和運動協調能力,預防腦癱。1歲後,每3個月複查一次,主要觀察語言發育和運動發育;2歲後可每半年複查一次。

科學餵養

對胎齡小、體重低的早產兒來說,純母乳餵養可能無法滿足營養需求。因此,在耐受母乳餵養後,最好添加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母乳強化劑,可以將其加入母乳中,調和後喂給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