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產兒如何預防腦癱發生

有的寶寶是早產兒, 媽媽很擔心自已的寶寶的發育能否正常, 將來會不會得腦癱?有什麼方法使寶寶成長為智力和運動功能正常的孩子?

什麼是小兒腦癱

小兒腦癱是生後一個月以內, 因某種因素損害了未成熟腦組織, 造成運動障礙的器質 性疾病。 表現有以下4大特點。

(1)運動落後和主動運動減少:正常小兒3個月時俯臥位時會抬頭, 仰臥位時有踢腿動作, 而腦癱患兒很少有這些動作。 正常小兒4~5個月時能主動伸手觸物, 而腦癱患兒上肢活動很少。

(2)肌張力異常:腦癱患兒比正常兒張力低或增高。

(3)姿勢異常:腦癱患兒經常有頭向後仰,

Advertisiment
6個月坐位時後倒, 兩腿夾緊, 把尿和更換尿布困難等等。

(4)反射異常:正常小兒頭部位置突然放低有擁抱反射(如驚嚇一樣表現), 一般6個月以後消失, 而腦癱患兒不消失。 還有其他各種反射異常。

為什麼早產兒容易患腦癱?

因為早產兒腦發育不成熟, 出生後容易患一些疾病, 如呼吸困難, 缺氧、腦室內出血、腦組織損傷等。 此外, 早產兒營養常不充足, 也影響腦的發育。 體重越小發生腦癱的幾率越高。 據調查, 100個早產兒約有3個腦癱患兒。

腦癱患兒能治好嗎?

腦癱患兒有時伴有智力低下、癲癇、行為異常和聽覺障礙。 腦癱有輕也有重, 腦癱重的孩子將來不會坐、站和走,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康復治療花費很大(約每月數千至萬元),

Advertisiment
年齡大的腦癱患兒雖經康復, 只能減輕症狀, 改善生活品質, 不能治癒。 對個人和家庭帶來極大的痛苦和負擔。

如何預防腦癱發生?

只要父母按照一定方法在家中給孩子做按摩、體操(每日兩次, 每次5~15分鐘)和強化的主動運動訓練, 如按月齡增長做相應的抬頭、拉坐、翻身、坐、爬、站和走等運動, 促進運動張力發展。 同時糾正不正常姿勢, 發展正常姿勢, 這些方法既安全又可行, 並且經過研究證明是有效的。

研究結果表明, 按照以上方法, 腦癱可以減少2/3以上, 即使發生腦癱, 也可明顯減經。

專家提示

強化的主動運動訓練方法

0~2個月

俯臥抬頭。 胎齡滿40周開始俯臥練習, 吃奶前1小時, 空腹覺醒時, 俯臥位用語言和玩具引導小兒抬頭。

Advertisiment
每次訓練10分鐘, 每日訓練4~6次。

母子面對面訓練法。 小兒俯臥于母親身上, 母親可與小兒對話鼓勵小兒抬頭。

側臥對稱性姿勢。 使小兒側臥于床上, 雙上肢及雙手保持在軀幹的正中位, 此姿勢可控制異常性非對稱性姿勢及異常性的伸肌緊張。

3~4月

俯臥抬頭訓練。 繼續讓小兒進行俯臥位抬頭訓練。

翻身。 用玩具誘導小兒翻身, 幫助小兒翻身時可一手握位小兒的手, 另一手在其肩部輕輕地向對側翻身, 每日至少練習7~8次。

平衡訓練。 將小兒仰臥位放置在被單上, 兩位家長分別抓住被單兩頭進行左右搖盪。 每日2~4次。

手口協調性訓練。 仰臥位, 讓小兒兩手抓雙足放至口, 練習手口眼協調性動作。

抓握訓練。 將玩具放在中線的位置,

Advertisiment
誘發小兒的上肢向前伸出、手指分開進行抓握。 每日進行7~8次。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嬰幼兒如何預防碘缺乏?

    預防主要還是要監測。對血液或者尿液中碘含量進行檢查,比較缺乏的話要開始進行積極的補碘。護理方面沒有什麼特別的。 [詳細答案]

  • 1回答

    早產兒如何洗澡?

    早產兒是可以洗澡的,但是在早產兒病情比較危重的時候,就只能在床上擦一下,無論是早產兒還是足月兒的皮膚的新陳代謝都很快,容易出汗,不去做好衛生的話會出現皮膚感染,嚴重的時候會導致皮膚的屏障功能變差,一... [詳細答案]

  • 1回答

    早產兒如何提高免疫力

    多曬太陽,讓孩子吃好睡好,經常運動,父母多鼓勵孩子,並經常對孩子微笑。 [詳細答案]

  • 1回答

    嬰幼兒如何預防怎樣防止?

    孩子排便後可用濕紙巾擦去掉糞便,當不易清潔時,不允許用太大力氣擦拭,容易引起稚嫩的皮膚破潰。破潰後的皮膚會接觸到糞便內的細菌,易導致有些皮膚感染——尿布疹。遇到不易清潔皮膚時,應該用溫水沖刷。沖刷後... [詳細答案]

  • 1回答

    懷孕期間如何預防腦癱的發生?

    為了預防腦癱,懷孕期間,孕婦的健康、營養狀況與胎兒的生長發育有著密切的關係。特別是懷孕的頭3-4個月是胎兒各類器官分化形成的關鍵時期,尤其是神經器官的形成與分化。此時,孕婦應避免不良因素對胚胎的影響...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