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產兒應該如何餵養

早產兒是新生兒中的特殊群體, 其生理和病理的特殊性, 意味著他們一出生就應該得到特有的關愛和照顧。 早產兒的媽媽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來照顧自己的寶寶。 如何科學的護理讓她儘快追趕上足月兒呢?早產兒各器官的功能還不完善, 生活能力薄弱, 吸吮能力差, 賁門括約肌較鬆弛, 胃容量小, 故比足月嬰兒更易溢奶;腸道肌張力低, 易腹脹, 故餵養方面容易產生問題。 那麼早產寶寶應如何餵養?

首先, 應儘早讓早產兒吃母乳, 這樣可以使其生理性體重下降時間縮短, 程度減輕, 低血糖的發生率減少。

Advertisiment
讓早產兒早吸吮、勤吸吮, 使母親乳汁分泌增加。 喂哺方法根據早產兒成熟程度而定, 對出生體重較重, 吸吮能力較強的早產兒, 可直接進行母乳餵養。 如果早產兒體重一般, 吸吮能力差, 可將母乳擠出用匙喂。 體重較低, 吸吮能力不全的早產兒, 可用滴管或胃管餵養。 母乳不足, 可進行人工餵養。

其次, 早產兒的攝入量隨其出生體重及成熟程度而異, 以下公式可供參考:最初10天早產兒每天攝入量(毫升)=[(出生實足天數+10)×體重(克)]/100;10天后每天攝入量(毫升)=(1/5~1/4)體重(克)。 按上述公式計算的是最大攝入量, 如果早產兒不能吃完, 可根據其剩餘的奶量, 酌情進行靜脈補液, 以保證熱量、蛋白質和水分的供給。

再次, 每次餵奶的間隔時間因人而異。

Advertisiment
一般來說, 體重在1000克以下早產兒, 每小時喂1次;1000~1500克早產兒, 每1.5小時喂1次;1500~2000克早產兒, 每2小時喂1次;2000克以上早產兒, 每3小時喂1次。

最後, 由於早產兒是提早出生的, 體內維生素和鐵的儲備量少, 加上出生後生長發育比足月兒快, 更容易發生營養素的不足。 因此, 早產兒在出生後2~3天內應額外補充維生素K。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