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產兒的這些問題,你要知道!

隨著社會壓力增加、環境污染、二胎開放, 高危妊娠造成的早產兒越來越多, 幸好現在新生兒科的技術超高, 早產兒一般會被收住在無人陪護的新生兒病房, 這會令你很難過, 但要記住孩子在醫院會受到良好的護理, 你需要做的是調理好自己的身體, 做好照顧早產兒寶寶的科學育兒準備, 那麼早產兒會比足月兒更常見哪些問題呢?

呼吸窘迫綜合征是因嬰兒肺部發育未成熟而引起的呼吸異常。 早產兒的肺部缺乏表面張力素——一種維持肺部張力的液體狀物質。 人工合成的表面張力素可以用來治療,

Advertisiment
同時配合呼吸機改善呼吸狀況, 胎齡越小, 需要輸氧治療的時間可能越長。

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或者慢性肺病是醫學術語, 用來描述出生後幾周甚至幾個月後仍需要吸氧的嬰兒。 這種罕見的症狀分很多種, 但是隨著嬰兒的肺部發育逐漸成熟, 症狀會逐漸好轉。

呼吸暫停是早產兒的常見症狀, 表現為呼吸突然暫時中斷(超過15秒), 通常會伴隨心跳減慢, 大部分寶寶出院後症狀已經隨著發育自然緩解。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OP)是由視網膜發育不完全導致的眼部疾病, 大部分患兒無需治療也會好轉, 但嚴重病患需要治療。

黃疸是因為膽紅素在嬰兒血液中積累造成的, 令寶寶膚色發黃, 嚴重者還會傷及大腦, 關於黃疸查看連結寶寶黃疸,

Advertisiment
沒那麼簡單!

早產兒貧血是指紅細胞數和血色素含量低於正常值, 分很多種原因, 治療方案也各不相同。

心臟雜音一般不需要擔心, 但是不滿6個月的時候出現心臟雜音, 都是警告的信號, 這些雜音不是功能性的或者單純性的雜音, 很有可能是因為心臟結構有缺損或者大血管移位造成。

腦癱是早產兒媽媽最不願提及的名詞, 關於腦癱有很多誤解, 我想和大家解釋一下:

誤區1:腦癱就是弱智。

在門診中告知家長孩子可能存在腦癱的高危風險, 家長不以為然的說他可聰明了, 就是現在不會爬, 不會站, 他早產是正常的。 小寶寶剛出生一年很難判斷智商, 醫生是通過發育商來判斷孩子的發育水準,

Advertisiment
嚴重的腦癱的確會導致殘疾或者智障, 而輕度的腦癱只是發育水準較正常的孩子慢, 需要早期發現, 早期干預, 才能把差距慢慢縮小, 可是, 很多家長一直要到他們自己看出差距來了才就診, 已經錯過了治療腦癱的最佳時期。

誤區2:核磁共振顯示腦部出血、腦部有軟化灶、腦白質發育不良, 就立刻診斷“腦癱”。 任何造影技術看到的都是腦部某個時間點的截圖, 告訴我們腦部的損傷, 但無法預測這個損傷是否會導致腦部發育不良, 甚至會導致腦癱。 腦癱需要長期發育指標——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能力、社會交往認知能力來判斷。

誤區3:剛出生的孩子就能確診腦癱。

很多家長一聽到孩子腦部有出血就把“腦癱”的帽子戴上了,

Advertisiment
從此便在無休止的擔心中過日子。 我們只能說出生時腦部出血存在腦癱的高風險, 出血級別越高, 風險越大。 這類寶寶應該叫“高危兒”, 而不是“腦癱兒”。

誤區4:多吃保健品, 多補補, 可以幫助修復腦功能。

目前醫學研究證實唯一可以幫助腦部修復的方法就是儘早康復訓練。 康復和大腦的修護是相輔相成的, 康復給大腦良好的刺激, 促進大腦加速修護, 大腦的修護過程中加速康復的效果, 一般來說前6個月是大腦修護的最佳時期。 即便錯過最佳時期, 只要發現了立刻就做康復, 越早越好, 晚做總比不做好。

說了這麼多可能出現的病症, 其實都是由醫生來處理的, 經過他們的治療以後, 醫生會告知寶寶現在的情況, 你接手寶寶以後,

Advertisiment
該如何觀察和判斷寶寶的情況、又如何餵養和護理呢?就需要到兒童保健科建立高危兒健康管理檔案, 通過這個健康檔案, 以上所有的情況以及寶寶的飲食餵養指導、早期教育指導就都有理有據了!

駿寶媽媽的話:早產兒據其早產的胎齡、體重等因素不同, 導致其可能發生的疾病千差萬別。 不管怎樣, 醫生會盡其所能把最好狀態的寶寶交到你的手上, 爸媽們一定要做好保健隨訪, 防患於未然, 早發現早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