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產兒精心呵護全面指導

早產寶寶是指胎齡未滿37周出生的新生兒。 由於早產兒全身各系統功能發育尚未成熟, 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調節能力均較差, 容易生病, 爸爸媽媽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保持適宜的環境溫度

早產寶寶的體溫易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適宜的環境溫度能使早產寶寶維持理想的體溫, 早產兒的室內溫度一般應保持在24℃~26℃, 濕度保持在70%~80%。 對於低體溫或體重低於2千克的早產兒, 應該放入暖箱保暖。

2.耐心餵養

由於早產兒的成熟度不同, 其吸吮能力也有所不同, 要採用不同的餵養方法。 對於吸吮能力正常或稍弱的早產兒,

Advertisiment
可以喂母乳或配方奶粉, 但要喂得慢一些, 避免嗆奶或窒息。 對於吸吮能力差、不會吸吮, 但已具備吞咽功能的早產兒, 可用滴管將奶液滴入早產兒口中。 而對於那些沒有吞咽能力的早產兒, 應住院進行胃管餵養, 即用乳膠胃管插入寶寶口中, 用注射器將奶直接注入胃內。

3.預防感染

早產兒的免疫功能低下, 容易發生感染, 積極預防感染非常重要。 在給早產兒餵奶或護理時, 要換上乾淨清潔的衣服, 並洗淨雙手。 當感冒的媽媽給寶貝餵奶時, 應戴上口罩, 哺乳前要用肥皂及熱水洗淨雙手, 避免母子交叉感染。

儘量避免外人走進早產兒的房間, 患有感冒、腹瀉、氣管炎、皮膚病的家屬應避免接近早產兒。

Advertisiment
早產兒的衣服、尿布、奶瓶應定期煮沸消毒;臥室定期開窗換氣, 保證空氣新鮮。

要注意早產兒的精神狀態和餵養情況, 如精神狀態較差、哭聲低、喝奶量減少, 就要考慮寶寶是否發生感染, 必要時須上醫院就診。

4.注意呼吸問題

早產兒肺部發育未成熟, 容易發生呼吸暫停、呼吸困難、青紫等情況, 如發生肺炎可出現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等表現, 一旦有以上表現應及時就診。

5.注意消化道問題

早產兒的胃腸功能發育未成熟, 如發生腹脹、嘔吐等症狀, 需及時就診。

6.保持舒適體位

躺臥時, 早產寶寶的頭應偏向一側, 容易使其口中的黏液外流, 避免黏液或嘔吐物吸入氣管引起窒息。 胃食管返流的早產兒最好採取側臥位, 以促進胃排空,

Advertisiment
縮短乳汁在胃內停留的時間, 減少寶寶腹脹。 舒適的體位能促進早產兒自我安撫和自我行為的控制, 有利於早產兒神經行為的發展。

小提示:早產寶寶睡覺時, 讓他的腳能觸及衣物, 手能觸及毛巾和床單, 能感覺毛巾和床單的邊際, 會使寶寶有安全感。

7.良好的撫觸

早產寶寶在母親體內沒有發育完全, 應給予更多的身體刺激, 促進他的身體發育。 而撫觸是寶寶非常需要的親密接觸, 有助於調節早產兒的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 增加迷走神經的緊張性, 促使胃泌素、胰島素分泌增加, 同時減少寶寶的焦慮情緒, 增加寶寶的睡眠時間和奶量。 爸爸媽媽撫觸時, 動作要輕柔, 同時要觀察寶寶的反應。

8.減少噪音的刺激

Advertisiment

噪音對早產兒正在發育中的大腦有很多副作用, 應盡力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 如說話輕柔, 尤其在靠近早產兒時要降低音量;爸爸媽媽和育兒嫂走動時要輕手輕腳, 儘量不要穿容易發出聲響的鞋;電話機的鈴聲也要設定在最小音量。

9.減少光線的刺激

光線對早產兒的腦部發育有很大影響, 光線刺激可使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增高, 生長發育減緩, 持續性照明還會導致早產兒生物鐘的節律變化和睡眠剝奪。 所以, 要減少光線對早產兒的刺激, 如拉上窗簾可避免太陽光直接照射, 適當降低室內光線;暖箱上使用遮光罩, 營造一個類似子宮內的幽暗環境;每24小時內至少保證3~5小時的昏暗燈光, 以保證寶寶的睡眠。

Advertisiment

10.新生兒疾病篩查

目前國家規定對新生兒的一些疾病要進行篩查, 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主要篩查項目有:(1)代謝病篩查:出生第1天在醫院進行篩查, 主要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苯丙酮酸尿症、半乳糖血症等;(2)早產兒視網膜病篩查:出生體重小於2000克的早產兒, 在出生後的第4周要去眼科檢查眼底;(3)聽力篩查:所有早產兒在出生後的第1周檢查聽力, 如未通過, 第4周複查。

11.預防接種

新生兒出生第1天就要開始預防接種, 包括卡介苗和乙型肝炎疫苗。 但一些體重太輕的早產寶寶免疫功能未發育成熟, 不能立即接種, 體重要達到2500克才能開始預防接種。

12.定期隨訪和體檢

體重太輕的早產寶寶容易發生後遺症, 出院後要定期到醫院隨訪, 做一些必要的檢查,以及時發現問題,早期治療。同時,早產兒更加要重視常規的體格檢查,如發現生長發育問題,可及時糾正。

提醒:音樂有助早產兒早日進食

加拿大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音樂可以説明早產兒學會更好地吮吸,還可以緩解他們接受手術時的疼痛感。

加拿大阿爾比大學的科研人員對9項有關音樂與新生兒的醫學研究成果進行了系統分析,結果發現,音樂對於嬰兒的生理、行為和減痛等都有益處,尤其是能儘快改善他們的吮吸能力,這樣有助於早產兒早日進食。

研究人員說,自古以來,母親們就一直低吟搖籃曲來哄嬰兒入睡。如今,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音樂可以作為一種“簡單而低成本”的方式,來説明早產兒更快地學會自主吮吸,早日脫離新生兒特別護理,從而節約醫療開支。

另外,他們還發現,早產兒在接受一些手術的過程中,音樂有助於減少他們的疼痛感。

做一些必要的檢查,以及時發現問題,早期治療。同時,早產兒更加要重視常規的體格檢查,如發現生長發育問題,可及時糾正。

提醒:音樂有助早產兒早日進食

加拿大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音樂可以説明早產兒學會更好地吮吸,還可以緩解他們接受手術時的疼痛感。

加拿大阿爾比大學的科研人員對9項有關音樂與新生兒的醫學研究成果進行了系統分析,結果發現,音樂對於嬰兒的生理、行為和減痛等都有益處,尤其是能儘快改善他們的吮吸能力,這樣有助於早產兒早日進食。

研究人員說,自古以來,母親們就一直低吟搖籃曲來哄嬰兒入睡。如今,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音樂可以作為一種“簡單而低成本”的方式,來説明早產兒更快地學會自主吮吸,早日脫離新生兒特別護理,從而節約醫療開支。

另外,他們還發現,早產兒在接受一些手術的過程中,音樂有助於減少他們的疼痛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