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產兒腦癱症狀 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1 早產兒腦癱症狀:運動落後和主動運動減少

正常小兒3個月時俯臥位時會抬頭, 仰臥位時有踢腿動作, 而早產兒腦癱患者很少有這些動作。

正常小兒4~5個月時能主動伸手觸物, 而早產兒腦癱患兒上肢活動很少, 不會抓握東西。

2 早產兒腦癱症狀:肌張力異常

早產兒腦癱患者比正常兒張力低或增高。

肌張力高型腦癱患者, 肢體運動明顯減少, 而且動作刻板、彆扭, 頭經常不能放在正中位置, 常常是轉向一側或後仰, 手肩向內、向下旋轉、屈曲或伸展。

雙手常成握拳狀, 拇指貼掌心, 其餘四指將拇指握住, 手背朝前,

Advertisiment
掌心向下。

脊柱常不同程度出現後凸或者側彎, 髖關節部位常不能充分伸展而保持一定程度屈曲。

下肢常出現交叉, 跟腱緊張導致扶站時足底無法放平, 只能腳尖著地。

而肌張力低下型腦癱臨床上多見於幼兒, 主要表現為肌張力明顯降低。

不能站立行走, 頭頸不能抬起, 運動障礙明顯, 關節活動幅度過大, 但腱反射活躍, 可出現病理反射, 常伴有失語及智慧低下。

12 3 早產兒腦癱症狀:姿勢異常

早產兒腦癱患者經常有頭向後仰, 6個月時正常的寶寶都會坐了, 然而, 腦癱寶寶往往還坐不穩, 也不會爬。

3-4個月的嬰兒有斜視及眼球運動不良時, 可提示有腦損傷的存在。

腦癱患兒身體很緊, 更換尿布時可明顯感覺到兩腿夾緊打不開。

Advertisiment

4 早產兒腦癱症狀:反射異常

正常小兒頭部位置突然放低有擁抱反射(如驚嚇一樣表現), 一般6個月以後消失。

而早產兒腦癱患者不消失, 還有其他各種反射異常。

12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