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產兒護理全攻略

早產兒在活產嬰兒中的發生率為5.6%, 美國為7.1%至17.9%不等。 國內報導早產兒死亡率為12.7%~20.8%。 隨著醫療護理技術的提高, 早產嬰兒的存活率已有所提高, 但其日後的生活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較正常足月兒差。 為此, 人們開始關注早產兒發育性照顧的問題。 自20世紀90年代起, 發達國家的醫務人員已開始對早產兒發育性照顧進行研究, 並作了相關報導。 現將國內外早產兒的護理進展綜述如下。

加強環境管理

●保持適宜的環境溫度

由於早產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成熟, 皮下脂肪少, 體表面積相對較大, 產熱不足,

Advertisiment
散熱增加, 導致早產兒體溫易隨環境溫度變化而變化。 適中的環境溫度能使早產兒維持理想的體溫, 早產兒室的溫度一般應保持在24℃~26℃, 相對濕度在55%~65%, 並應根據早產兒的體重、成熟度及病情, 給予不同的保暖措施。 早產兒的中性溫度(是指能保持早產兒正常體溫, 而新陳代謝率最低、耗氧量最少的一種最適宜的環境溫度)一般在32℃~36℃之間, 體重越輕者, 周圍環境應越接近早產兒體溫。 因此, 早產兒往往需要置於暖箱中保暖, 體重1001~1500g者, 箱溫應在32℃~34℃;體重〈1000g者, 箱溫應在34℃~36℃。

●減少噪音的刺激

噪音對早產兒正在發育中的大腦有很多副作用, 可引起呼吸暫停, 心動過緩, 心率、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的急劇波動, 還可帶來長期的後遺症, 如聽力缺失和注意力缺陷多動症等。

Advertisiment
國外調查資料顯示, 在NICU中聲音的水準在50~90分貝, 最高可達120分貝, 遠遠超過1994年美國環保署(EPA)推薦的白天45分貝, 晚上35分貝的指數。 因此, 護理人員應盡力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 如說話輕柔, 尤其在靠近早產兒時要降低音量, 最好不在早產兒暖箱或床旁說話;走動輕柔、避免穿響底鞋;監護儀及電話聲音設定於最小音量, 及時回應監護儀的報警;不要用力摔碰暖箱門, 避免敲擊暖箱等。

●減少光線的刺激

光線對早產兒腦部發育有很大影響, 光線刺激可使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發生率增高, 生長發育緩慢, 持續性照明能致早產兒生物鐘節律變化和睡眠剝奪。 然而, 大多數新生兒病房都採用持續的、高強度螢光照明。

Advertisiment
因此, 必須採取措施, 減少光線對早產兒的刺激, 如拉上窗簾以避免太陽光照射, 降低室內光線, 暖箱上使用遮光罩, 營造一個類似子宮內的幽暗環境。 24小時內至少應保證1小時的昏暗照明, 以保證寶寶的睡眠。

●減少疼痛的刺激

疼痛對新生兒, 尤其是接受大量致痛性操作的早產兒和危重兒可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遠期不良影響, 應引起臨床重視, 並給予相應的干預措施, 包括:護理時儘量減少操作;在執行侵入性治療如打針、抽血或吸痰的操作時, 應給予肢體支持(一手握住嬰兒的雙膝將雙腿靠近軀體, 另一手掌輕壓上肢使其靠近前胸)使其形成屈曲體位;儘量減少對肢體的捆綁;在去除膠布、電極等粘貼物時應使用去除劑以減輕不適感;撫觸、非營養性吸吮(安慰奶嘴)也能減輕疼痛感;必要時使用止痛劑。

Advertisiment

合理餵養

人類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是從妊娠3個月到生後18個月, 快速增長的大部分時間在生後。 大腦快速增長的時期很容易受營養的影響, 可能導致智力及運動功能的長期損害。 有人在屍檢中發現, 重度營養不良兒的腦細胞較正常兒減少15%~20%, 體重〈2000g的營養不良早產兒腦細胞則較正常減少60%, 表明營養不良對早產兒極易造成損傷。 1997年美國兒科學會表示, 早產兒營養的主要目標應該是“支援接近于宮內生長率的最佳飲食, 而不給生長發育中的新陳代謝和排泄系統增加壓力”。 三大營養物質提供熱能比例為:碳水化合物40%~45%, 脂肪40%~45%,

Advertisiment
蛋白質15%。 母乳餵養是早產兒的重要營養來源, 它能有效降低早產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的發生率。 然而, 單純母乳不能滿足早產兒快速生長發育的需要, 還需加上一定的熱能、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在國外一些醫院裡, 一般使用特殊加工的人奶、早產兒配方奶或者經過比例配製的三大營養物質來滿足母乳餵養的不足。 早產兒的住院週期已縮短, 出院時早產兒仍然很幼小。 因此, 國外已有人開始關注如何為出院早產兒提供安全合理的營養, 但目前開展的研究還遠遠不夠, 有待進一步探索。

保持舒適體位

舒適的體位能促進早產兒自我安撫和自我行為控制, 有利於早產兒神經行為的發展。 在安置早產兒體位時主要注意以下幾點:(1)促進屈曲體位:用毛巾或床單製作早產兒的臥具, 使其腳能觸及衣物,手能觸及毛巾床單,能感覺邊際,有安全感;另外,包裹嬰兒時要確定嬰兒的手能觸及面部,以利頭手互動。(2)頭顱塑形:使用水枕,可避免早產兒中常見的雙側頭部平坦,因頭部平坦可造成持久的體格及心理社會適應困難。(3)國外有資料報導俯臥位元可以減少早產呼吸暫停的發作和週期性呼吸,改善早產兒潮氣量及動態肺順應性,降低氣道阻力。俯臥位對於改善早產兒呼吸和肺功能有很大作用,但俯臥位時容易將口鼻俯於床面,引起窒息和猝死,且與傳統的護理和監護方法不同,因此其臨床利弊有待研究。

促進親子關係建立

嬰兒在撫育過程中有被觸摸、擁抱及關注的需要。親子之間親密的接觸對於父母和嬰兒都十分重要,尤其是出生後數周內親子間互動,對於日後親子關係建立有深遠的影響。母子間的親密感主要通過親密行為表現出來,包括:觸摸、親吻、擁抱、面對面注視。護理人員必須瞭解親子之間親密感的重要性,並設法提供促進親子關係建立的途徑,鼓勵親密行為的表達,如鼓勵母親採用“袋鼠式餵養”方式,鼓勵父母參與嬰兒的護理活動。

對父母的心理支持

父母往往認為早產兒易於出現各種健康問題,而產生較重的心理負擔。國外有人經過一年有目的的觀察,結果表明,那些較易患病的早產兒都有一個失望、悲觀和生活滿意度較低的母親。醫務工作者應該給早產兒母親更多的支持,可以通過開設網上和電話諮詢,定期舉辦早產兒健康講座,或制定宣傳小冊子等途徑來為早產兒父母提供一些方便快捷的醫療資源,從而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醫務人員不僅要重視早產兒出院後對其父母的心理問題進行護理干預,還要在早產兒住院期間為他們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如允許父母每天1~2次進入NICU參與護理他們的嬰兒。這種護理方式在發達國家已廣泛實施,而國內目前只允許病情危重的新生兒的父母入內探視。

此外,預防感染和加強呼吸道的管理也是早產兒管理的重要內容。

總之,早產兒是一個極其脆弱的群體,醫務人員為其提供良好的

醫療護理,對提高早產兒存活率及日後的生活品質有著重要意義。

附加早產寶寶的科學喂哺

早產寶寶巧喂哺

少量多次

哺乳量需根據寶寶的耐受能力而定。早產寶寶對能量的需求高於足月兒,但其胃容量小,消化能力相對較弱,因此需要採用少量多次的餵養方法,減輕胃腸道負擔。一般早產寶寶每日需要喂哺8-10次,每次間隔不超過4個小時。

貼心提示:如果寶寶每天小便有規律,體重穩步增加,說明寶寶的喂哺量是充足的。

慢慢喂

由於早產寶寶吃奶的力氣不足,因而在出院初期,一次餵奶一般需要30~40分鐘,此時,媽媽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對寶寶進行喂哺。此外,餵奶期間寶寶常常會睡著,媽媽可以通過撫摩耳部弄醒寶寶,順利完成喂哺。

輕輕拍

由於早產寶寶的胃部入口處肌肉發育不成熟,很容易出現吐奶現象,所以媽媽要注意不要讓寶寶吃得太急,餵奶時和吃飽後注意拍嗝,即豎起寶寶,輕輕拍打後背3-5分鐘。如果寶寶發生吐奶,媽媽應將寶寶側臥,防止溢奶或嗆咳造成窒息。注意不要豎著抱寶寶,因為這樣會使存留口腔內的嘔吐物嗆入氣道,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

使其腳能觸及衣物,手能觸及毛巾床單,能感覺邊際,有安全感;另外,包裹嬰兒時要確定嬰兒的手能觸及面部,以利頭手互動。(2)頭顱塑形:使用水枕,可避免早產兒中常見的雙側頭部平坦,因頭部平坦可造成持久的體格及心理社會適應困難。(3)國外有資料報導俯臥位元可以減少早產呼吸暫停的發作和週期性呼吸,改善早產兒潮氣量及動態肺順應性,降低氣道阻力。俯臥位對於改善早產兒呼吸和肺功能有很大作用,但俯臥位時容易將口鼻俯於床面,引起窒息和猝死,且與傳統的護理和監護方法不同,因此其臨床利弊有待研究。

促進親子關係建立

嬰兒在撫育過程中有被觸摸、擁抱及關注的需要。親子之間親密的接觸對於父母和嬰兒都十分重要,尤其是出生後數周內親子間互動,對於日後親子關係建立有深遠的影響。母子間的親密感主要通過親密行為表現出來,包括:觸摸、親吻、擁抱、面對面注視。護理人員必須瞭解親子之間親密感的重要性,並設法提供促進親子關係建立的途徑,鼓勵親密行為的表達,如鼓勵母親採用“袋鼠式餵養”方式,鼓勵父母參與嬰兒的護理活動。

對父母的心理支持

父母往往認為早產兒易於出現各種健康問題,而產生較重的心理負擔。國外有人經過一年有目的的觀察,結果表明,那些較易患病的早產兒都有一個失望、悲觀和生活滿意度較低的母親。醫務工作者應該給早產兒母親更多的支持,可以通過開設網上和電話諮詢,定期舉辦早產兒健康講座,或制定宣傳小冊子等途徑來為早產兒父母提供一些方便快捷的醫療資源,從而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醫務人員不僅要重視早產兒出院後對其父母的心理問題進行護理干預,還要在早產兒住院期間為他們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如允許父母每天1~2次進入NICU參與護理他們的嬰兒。這種護理方式在發達國家已廣泛實施,而國內目前只允許病情危重的新生兒的父母入內探視。

此外,預防感染和加強呼吸道的管理也是早產兒管理的重要內容。

總之,早產兒是一個極其脆弱的群體,醫務人員為其提供良好的

醫療護理,對提高早產兒存活率及日後的生活品質有著重要意義。

附加早產寶寶的科學喂哺

早產寶寶巧喂哺

少量多次

哺乳量需根據寶寶的耐受能力而定。早產寶寶對能量的需求高於足月兒,但其胃容量小,消化能力相對較弱,因此需要採用少量多次的餵養方法,減輕胃腸道負擔。一般早產寶寶每日需要喂哺8-10次,每次間隔不超過4個小時。

貼心提示:如果寶寶每天小便有規律,體重穩步增加,說明寶寶的喂哺量是充足的。

慢慢喂

由於早產寶寶吃奶的力氣不足,因而在出院初期,一次餵奶一般需要30~40分鐘,此時,媽媽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對寶寶進行喂哺。此外,餵奶期間寶寶常常會睡著,媽媽可以通過撫摩耳部弄醒寶寶,順利完成喂哺。

輕輕拍

由於早產寶寶的胃部入口處肌肉發育不成熟,很容易出現吐奶現象,所以媽媽要注意不要讓寶寶吃得太急,餵奶時和吃飽後注意拍嗝,即豎起寶寶,輕輕拍打後背3-5分鐘。如果寶寶發生吐奶,媽媽應將寶寶側臥,防止溢奶或嗆咳造成窒息。注意不要豎著抱寶寶,因為這樣會使存留口腔內的嘔吐物嗆入氣道,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早產兒護理時要注意什麼?出院的話要怎麼護理?

    早產兒出院前,應能自己吸吮進奶,2~3天內維持在醫院的奶量,適應環境後逐步增加。注意保暖,保持空氣清新,定時通風換氣、穿舒適柔軟衣服,早產兒每日睡眠15~22小時。保持溫暖、安靜、舒適的環境,注意光... [詳細答案]

  • 1回答

    求早產兒家庭護理全攻略,怎麼護理才對?

    早產兒在宮內生長發育正常,只因娩出過早,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功能也不健全。早產嬰兒如果沒有乳奶或母乳不足時,我們就要給予一定量的牛奶,或母乳化牛奶。早產兒胃容量小,因此要少量多次,每天可喂7~8次,要... [詳細答案]

  • 3回答

    早產兒要怎麼護理才好?

    建議早產兒出院後要關注以下問題:1、慢性肺部損傷-對氧氣長時間依賴;2、早產兒視網膜病,定時檢查及適當治療;3、佝僂病,需要合理、足量攝入維生素D;4、貧血,鐵及多種營養素的提供;5、聽力發育監測和... [詳細答案]

  • 3回答

    早產兒要如何護理呢?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建議早產兒出院後要關注以下問題:1、慢性肺部損傷-對氧氣長時間依賴;2、早產兒視網膜病,定時檢查及適當治療;3、佝僂病,需要合理、足量攝入維生素D;4、貧血,鐵及多種營養素的提供;5、聽力發育監測和... [詳細答案]

  • 3回答

    寶寶是早產兒,平時要如何護理呢

    由於早產兒生長需求與足月兒不同,所以,早產兒母乳餵養需要添加母乳強化劑;配方粉應選擇專為早產兒準備的早產兒配方。隨著早產兒長大,基本上矯正孕周超過40周,體重超過5公斤,若母乳不足,就可逐漸轉換成為...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