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追趕生長過快 也有可能致病

 如果產下的是早產兒, 對於這個家庭來說, 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 我們都知道早產兒相比較正常的新生兒, 在體重、在器官發育上, 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所以早產兒需要追趕生長。 母嬰專家指出, 通常情況下, 出生體重越低, 胎齡越小, 追趕生長所需時間越長。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早產兒追趕生長過快 也有可能致病。

大多數孩子的追趕生長發生於2歲之內, 關鍵時期是1歲以內甚至是出生前半年。 但是, 近年來認為, 過快的追趕方式可能會對孩子日後的身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很多研究發現, 追趕生長與一些成年期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代謝綜合征等密切相關。

Advertisiment
具體地講, 出生時體重過低的孩子, 到了成年以後患糖尿病肥胖的可能性比正常的人要高7倍。 目前認為可能在胚胎發育階段, 營養不良造成機體對代謝進行調整, 以適應這種低營養狀況, 以後在追趕生長的過程中, 這種改變使機體盡可能吸收儲存能量, 所以在營養供應充分的情況下, 人體更容易堆積脂肪, 患上肥胖病。 也就是說, 營養缺乏使子宮培育出一個對付終生貧困的嬰兒體, 當這個孩子面臨一個富裕社會, 還沒有學會如何調整自己身體的代謝來適應營養過剩, 導致身體成分中脂肪組織快速增加, 尤其表現為腹部脂肪堆積時,
Advertisiment
就會出現成年疾病的高度危險。

追趕生長, 睡眠營養最重要

追趕生長的利與弊眾說紛紜, 但有一點是有效的, 那就是加強對早產寶寶的生長監測和合理評估。 定期對孩子進行生長監測, 同時將體重和身長兩項指標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家長在家裡要定期繪製生長曲線, 判斷孩子體格增長的情況。 要多考慮孩子的“勻稱度”, 避免形成“追趕性肥胖”, 這樣有利於及早發現不良影響因素, 及時採取有效干預措施, 以免耽誤孩子的生長。

與正常嬰兒相比, 小於胎齡兒出生時營養儲備明顯不足, 出生後科學的餵養可明顯提升這類孩子的生長水準, 還可以避免因營養過多導致孩子出現“追趕性肥胖”。 除了飲食,

Advertisiment
為小於胎齡兒提供良好的視、聽覺、觸覺等感知覺刺激, 改善早產兒養育環境, 促進早產兒胃腸功能及大腦發育, 也可以很好地促進體格生長和智慧發育。 例如嬰兒撫觸、被動操可使寶寶胃腸激素、胰島素、生長激素分泌增加, 它們通過直接刺激作用或者與腸營養素、生長因數協同發揮對生長發育的調控作用, 給小孩提供好的生活節律。 睡眠好的孩子長高個, 晚上是生長激素分泌最多的時候, 小孩在10點前入睡最理想。

以上就是早產兒追趕生長過快 也有可能致病的介紹, 所以如果早產兒追趕生長過快的話, 可能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導致追趕性肥胖的情況產生。 所以在孩子追趕生長的這段時間裡, 盡可能給孩子提供均衡的營養、充足的睡眠和適量的鍛煉,

Advertisiment
使孩子獲得盡可能充分的追趕生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