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各器官發育未成熟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由於早產兒的身體各個器官都沒有發育好,常常會誘發一些疾病,對早產兒的危害非常大.因此,孕媽咪一定要早期瞭解早產的基本知識.
約30%的早產無明顯原因,一般發生早產的誘因主要為孕婦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或者孕婦、胎兒本身存在異常.而早產的常見因素為:子宮畸形、宮頸機能不全、子宮肌瘤;吸煙、吸毒、酒精中毒、重度營養不良;前置胎盤和胎盤早期剝離;羊水過多或過少、多胎妊娠等.
早產先兆:出現子宮收縮,至少每10分鐘有一次,每次持續30秒,歷時1小時以上.
Advertisiment
早產臨產:除了規律性子宮收縮,間歇期漸短,持續時間漸長,且強度不斷增加之外,還伴有宮頸擴張大於2釐米,或是進行性宮頸擴張,且伴有陰☆禁☆道血性分泌物或胎膜已破,情況與足月妊娠臨產相仿.
做好感染的預防:除了專門照看寶寶的人外,最好不要讓其他人走入早產兒的房間,更不要把寶寶抱給外來的親戚鄰居看. 在給寶寶餵奶或接觸寶寶前,要換上清潔乾淨的衣服(或專用的消毒罩衣),哺乳前應用肥皂及熱水洗淨雙手,避免交叉感染.
保暖:對早產兒要注意保溫問題,但保溫並不等於把孩子捂得嚴嚴的.在家庭護理中,室內溫度要保持在24℃~28℃,室內相對濕度在55%~65%,如果室內溫度達不到,可以考慮用暖水袋給孩子保溫.嬰兒體溫應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測量體溫1次,當最高體溫與最低體溫相差超過1℃時,應採取相應的措施以保證體溫的穩定.當嬰兒體重低於2 5千克時,暫時不能洗澡,可以每2~3天用嬰兒油擦拭嬰兒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皺褶處.若體重達到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達100毫升時,可與正常新生兒一樣洗澡.但在寒冷季節,要注意洗澡時的室內溫度和水溫.
Advertisiment
餵養:早產兒更需要母乳餵養.因為早產母親的奶水中所含各種營養物質和氨基酸能充分滿足早產兒的營養需求,而且早產母親的奶水更利於消化吸收,還能提高早產兒的免疫能力,對抗感染有很大幫助.母親要盡可能地多與早產兒接觸,如果醫院備有母嬰同室病房,建議媽媽陪伴寶寶一起入住.對於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寶寶,媽媽要按時用吸奶器吸奶(至少每3小時吸一次),然後將吸出來的奶水喂給寶寶.
Advertisiment
撫觸:撫觸將給寶寶帶來的觸覺上的刺激,在大腦中形成反射,這時寶寶的眼睛、手腳可以充分活動,有助於促進寶寶智力的發育.
上文是關於早產的疾病知識做出的介紹,通過上文的解答相信准爸准媽已經對早產有所瞭解了,對此小編提醒:早期做好早產的預防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