粑粑麻麻在各自合適的時間相遇了。 很好, 希望寶寶也能在該到的時間裡到來, 別太早出生, 也別賴在娘胎不走。 太早蹦出娘胎的, 呃, 就是早產兒。 注意, 小南這裡說的是“太早”, 那些比預產期早了一兩天的, 就別來湊這個熱鬧啦。
那早多少天才算早?人類正常的妊娠期是280天, 妊娠期不到37周(259天)出生的寶寶就是早產兒, 要是不到32周(224天)出生的, 那就是極度早產兒了。
小南昨天值班巡查病房, 就看到了一個早產的寶寶, 可憐的小傢伙, 體重啊頭圍啊都比一般寶寶小一圈:
足月的寶寶出生時平均體重為3.17千克,
Advertisiment
還有哦, 寶寶太早蹦出娘胎, 就以薄薄皮膚的模樣出現在麻麻的面前, 有些說不定還會嚇到麻麻, 小南巡查時就聽到那個麻麻嚷嚷“寶寶皮膚居然薄到近乎透明, 血管都看到了, 怎麼回事?”
呃, 性急的早產兒等不到孕晚期才分泌的胎脂, 沒有那層白色乳酪狀的胎脂保護後, 寶寶身上那點兒可憐吧唧的脂肪量, 根本覆蓋不了全身呀。
嚇到麻麻的, 除了皮膚超級薄, 寶寶背上啊肩膀上啊還有一層胎毛, 小臉嘛也不像足月胎兒那麼圓潤, 一出生就棱角分明哦。
不過模樣不用太擔心, 過一段時間,
Advertisiment
這裡, 小南用了“看起來”這個詞, 因為外形一眼就看得出來, 內在的那些器官啊、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啊, 看不出來的這些健康問題風險, 才更讓我們擔心。
之前說的早產兒和胎脂擦肩而過, 出生後只能自己硬抗, 後果就是體溫過低, 一般出生後都會馬上放到早產兒恒溫箱裡,
所以, 那個麻麻, 那幾天也暫時沒法和別的麻麻一樣, 抱抱、撫摸自己的娃, 畢竟, 維持體溫這件事, 必須儀器來幫忙, 只好先母子分離幾天啦。
到後來總算能團聚了, 出院之前, 那個麻麻來問小南“在家時怎麼辦?”
在家的頭等大事, 也是保溫啊, 小南建議他們回去後就把室內溫度保持在24-28℃, 室內相對濕度55%—65%之間。
秋冬天難道空調24小時不打樣?可以啊,
Advertisiment
總之, 不管用啥, 都要讓寶寶的體溫保持在36-37℃, 上午和下午要給小傢伙都測一次體溫, 如果最高溫和最低溫相差1℃時, 得想辦法保證體溫穩定啦。
除了先天不足帶來的體溫低, 早產的寶寶要是吃得不多, 肝臟內儲存的糖原就嗖嗖嗖消耗掉了, 也會拉低體溫。
其實她家寶寶還算好啦, 小南還見過部分早產兒要是患上了敗血症肺炎等傳染性疾病, 或者休克啊、酸中毒啊等, 那體溫低得呀, 夠我們忙乎了好一陣子呢。
為了寶寶的健康, 儘量讓胎兒足月分娩, 可實在因為不得已的原因早產呢?特殊護理做好, 大家都多付出一點, 也能幫寶寶度過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