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餐在於晨” 眼下, 有不少學生和家長並不重視早餐。 比如, 有的學生因晚上作業完成晚、早上晚起而不吃早餐就上學;有的因睡眠不足而沒有食欲;有的因學校路遠來不及吃早餐, 帶上牛奶和雞蛋在路上吃;也有學生不管衛生和營養與否, 在路邊小攤隨便買些吃……
目前, 在校學生的學習負擔均較重, 上午的課多是主課, 大量知識需要大腦記憶、理解。 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馬馬虎虎, 往往等不到中午飯補充, 就會饑腸轆轆, 導致大腦興奮性降低, 反應遲鈍, 注意力不集中, 學習效果自然下降。 如果長期早餐沒吃好、營養品質差,
Advertisiment
。 只有保持正常血糖水準, 才能有效保證大腦的葡萄糖供給。 一旦血糖水準低下, 大腦能量供應不足, 人就會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 甚至頭暈等。 如何才能保持正常的血糖水準和葡萄糖的供給呢?糧食是“主力軍”。 糧食類含有豐富的澱粉, 攝入後, 經過消化變成葡萄糖, 被小腸吸收後, 通過血流源源不斷提供給大腦。 所以, 糧食攝入充足, 大腦能源就得以保證, 學生就會精力充沛, 注意力集中, 記憶力好。
5類食物齊上陣 對孩子生長發育來講, 營養素要求全面。
Advertisiment
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量相對比成人高, 尤其是蛋白質、脂類、鈣、鋅和鐵等營養素。 在保證足夠主食的基礎上, 學生也要多吃魚、瘦肉、蛋、牛奶和豆製品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 因為, 蛋白質是控制腦細胞興奮和抑制過程的主要物質, 對記憶、語言、思考、運動和神經傳導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可以說是智力活動的物質基礎, 也是身體器官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
再說脂肪, 如今不少女學生追求“骨感美”, 視脂肪為“大敵”。
Advertisiment
除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物質外, 維持正常代謝和促進生長發育還離不開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兒童、青少年代謝旺盛, 骨骼生長快, 肌肉組織細胞數量直線上升, 要特別注意鈣、磷、鎂和維生素A、D的攝入。 大量組織細胞, 尤其紅細胞的形成需要鐵, 若供給不足可發生貧血;少女由於月經來潮, 每次要損失一定量的血, 因此補充鐵質更顯重要。 此外, 孩子的生長發育與甲狀腺功能有關, 此時需要更多的碘;體格發育和性☆禁☆器官的逐漸成熟還少不了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