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明天是教師節,家長要不要給老師送禮呢?

馬上就是教師節了, 我到底該不該給老師送禮呢?送吧, 不能厚此薄彼, 每個老師都送一份, 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可要是不送, 其他家長都送了, 老師肯定會對孩子不好, 去年就有幾個家長因為沒給老師送禮, 孩子六一節表演節目的時候就被換下來了。

可我是真的挺討厭這種風氣, 也不知道該怎樣跟孩子解釋給老師送禮這事。

其實不光是這位寶媽在糾結這事, 柚子他們幼稚園的家長群裡也在熱議:要給老師準備什麼禮物?

似乎孩子的年齡越小, 做父母的對這事就越重視。

上個月底給柚子去辦入園手續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我就看到已經有家長提著大包小包, 給老師送“開學禮”。

給老師送禮在現在也幾經不是什麼秘密, 我不是在以前的文章裡寫過一個做房地產的朋友嘛, 每逢過年過節, 家裡三個兒子的每個老師, 都會送一份價值不菲的禮。

而且對於給老師送禮這事, 他都研究出了門道, 知道怎樣送, 送什麼老師才會收, 才不會給老師帶來麻煩。

真是可憐了我們這些當父母的, 為了孩子真快要變成百事通了。

對於給老師送禮這事, 柚子媽的建議是看目的和動機。

柚子媽就曾經給柚子的一位老師送過禮。

柚子四歲的時候玩耍時傷到了胳膊, 我那時候剛懷上柳丁, 吐的天昏地暗, 柚子爸也很忙, 他在家裡待了兩天就鬧著要去幼稚園,

Advertisiment
因為家裡沒人陪他玩。

我只好把他送到學校, 請老師多照顧一點。

他們的那個老師還沒結婚, 是個小姑娘, 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柚子在學校吃飯、睡覺、上洗手間都是這位老師幫忙, 就是柚子玩的時候她也在一旁盯著, 生怕其他孩子撞到柚子的胳膊。

說實話, 我挺感動的, 雖然老師說這是自己的工作, 但我知道這讓她的工作量增加了不少, 也不是誰都有這份細心和耐心。

後來我特意去買了一些東西送給這位老師, 感謝她對柚子的照顧。

當時給老師送禮的時候我也是大大方方的, 帶著柚子, 告訴他我們為什麼要給老師送禮物。

所以說如果是某位老師對孩子真的特別好, 給了孩子很多幫助,

Advertisiment
我是支持適當的送一些東西以表達自己的感謝。

但一定要跟孩子講清楚, 我們為什麼要給老師送這份禮物, 這其實也是在教給孩子感恩。

但如果你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 獲得某種特權, 例如讓老師多給孩子一些機會, 讓孩子當上班幹部, 或者得到某些獎勵, 或者是別人都送, 你不送怕孩子被穿小鞋, 另眼對待, 那我的意思是堅持不送。

我們送禮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 但對老師來說, 這何嘗不是一種壓力。

有調查資料顯示, 70%的老師對教師節沒有感覺、不期待, 因為每年的教師節, 對他們來說鴨梨山大。

柚子媽的一位堂哥, 是位中學特級教師, 一直帶畢業班。

儘管他再三向所有家長保證, 每個學生在他眼裡是一樣的,

Advertisiment
可家長們還是不放心, 變著花樣送禮, 就希望堂哥能給自家孩子多些照顧。

每到教師節, 請客吃飯的人絡繹不絕, 有的直接就到他家門口和學校門口去堵。

還有的家長, 直接把禮物夾在孩子的作業本裡, 曾經就有一位家長在孩子的作業裡夾了張兩千塊的購物卡。

還有的家長直接把禮物寄到了堂哥家裡。

搞得堂哥超級尷尬, 不收害怕家長多心, 收下吧, 又實在不合適, 最後被逼的只好玩失蹤。

我們送禮的心態是可以理解的, 但就像堂哥說的:“家長送禮其實讓他很不舒服, 這其實是對他的不尊重, 在質疑他的職業道德。 ”

我們總是習慣於對人以群分, 物以類聚, 進行概念化的劃分, 一會兒捧得高高, 一會兒又大聲謾駡。

就像老師這個行業,

Advertisiment
看到讓人感動的事蹟, 所有的輿論都讚揚老師高尚無私, 奉獻自己照亮別人。

但一出現老師虐待、猥褻學生的事件, 立馬就會被拉下神壇, 變成人人喊打的老鼠。

但其實老師也就是個普普通通的人, 一個普普通通的職業, 就像所有的行業一樣, 都有良莠不齊, 素質不一, 有好有差, 老師不一定比其他行業更高尚, 也不更低劣。

對老師來說, 家長和學生的體諒、信任、理解, 才是最好的禮物。

而我們做父母的, 也希望孩子能在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中長大, 為何要一面秉持公平, 一面又去破壞公平呢。

當然, 也確實有那種師德喪失、因為家長沒送禮而給孩子穿小鞋的老師。

我的一位朋友, 因為工作調動, 孩子也跟著轉學。

她女兒的學習成績很好,在新學校也是一直保持在前三名之內。

轉學後的第一學期,學校的任何活動和獎勵她女兒都沒選上,朋友還以為是換了個環境,孩子不適應。

第二學期,學校組織朗誦比賽,她女兒在班裡的選拔賽上得了第一名,但最後代表班級參加比賽的並不是她,而是別人。

孩子不理解,在家裡關著門嚎啕大哭,不願意再去學校。

朋友也很不理解,去學校找班主任討說法,班主任口口聲聲說那個女孩比她女兒朗誦的更好。

後來,還是其他家長暗示朋友,要給老師送點禮,這個老師一直這樣,不給送禮就故意整孩子。

朋友也是個倔脾氣,最討厭這樣,堅決不送。

第二個月,有一天半夜女兒突然發起高燒,還說胡話,朋友趕緊將女兒送到醫院。

後來朋友才知道,老師那天把孩子罰站在教室門口一整天,那個時候是一月份,三九寒天。

朋友氣壞了,跟班主任大吵了一架,又找了當地教育局,並把這事放到了網上。

在輿論的壓力下,這個老師後來被調到了一個農村學校,還受了一些處分。

有很多父母,在明知道孩子被老師傷害後,依然選擇了息事寧人,忍氣吞聲,因為孩子還要上學,家長害怕把事情鬧大對孩子不好。

而那些師德喪失的老師,也正是把握住了家長的這種心理,所以才會肆無忌憚,養成了“時代囂張症”。

家長以為給老師送點禮老師就會孩子好點,但對這種老師來說,反而可能因為你的送禮,讓他們更加變本加厲,有恃無恐,惡性反復迴圈。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絕對不能依賴送禮來解決問題,而是要積極站出來,維護孩子的尊嚴和權利。

你可以留下證據,也可以聯合其他家長,一起去找校長,校長不行就找教育局,教育廳,甚至是媒體。

我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我們的顧慮也多,但如果不積極維權,我們的孩子繼續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教育的意義又在哪?

我們希望孩子以後能成為一個正直的人,那麼我們自己首先就要成為一個正直的人,勇敢的捍衛孩子和自己的尊嚴。

這樣,等孩子走上社會,他才能學會尊重,也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她女兒的學習成績很好,在新學校也是一直保持在前三名之內。

轉學後的第一學期,學校的任何活動和獎勵她女兒都沒選上,朋友還以為是換了個環境,孩子不適應。

第二學期,學校組織朗誦比賽,她女兒在班裡的選拔賽上得了第一名,但最後代表班級參加比賽的並不是她,而是別人。

孩子不理解,在家裡關著門嚎啕大哭,不願意再去學校。

朋友也很不理解,去學校找班主任討說法,班主任口口聲聲說那個女孩比她女兒朗誦的更好。

後來,還是其他家長暗示朋友,要給老師送點禮,這個老師一直這樣,不給送禮就故意整孩子。

朋友也是個倔脾氣,最討厭這樣,堅決不送。

第二個月,有一天半夜女兒突然發起高燒,還說胡話,朋友趕緊將女兒送到醫院。

後來朋友才知道,老師那天把孩子罰站在教室門口一整天,那個時候是一月份,三九寒天。

朋友氣壞了,跟班主任大吵了一架,又找了當地教育局,並把這事放到了網上。

在輿論的壓力下,這個老師後來被調到了一個農村學校,還受了一些處分。

有很多父母,在明知道孩子被老師傷害後,依然選擇了息事寧人,忍氣吞聲,因為孩子還要上學,家長害怕把事情鬧大對孩子不好。

而那些師德喪失的老師,也正是把握住了家長的這種心理,所以才會肆無忌憚,養成了“時代囂張症”。

家長以為給老師送點禮老師就會孩子好點,但對這種老師來說,反而可能因為你的送禮,讓他們更加變本加厲,有恃無恐,惡性反復迴圈。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絕對不能依賴送禮來解決問題,而是要積極站出來,維護孩子的尊嚴和權利。

你可以留下證據,也可以聯合其他家長,一起去找校長,校長不行就找教育局,教育廳,甚至是媒體。

我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我們的顧慮也多,但如果不積極維權,我們的孩子繼續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教育的意義又在哪?

我們希望孩子以後能成為一個正直的人,那麼我們自己首先就要成為一個正直的人,勇敢的捍衛孩子和自己的尊嚴。

這樣,等孩子走上社會,他才能學會尊重,也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