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易敏感的嬰幼兒該如何應對呢

儘管家長用溫和的語氣提出批評的需求, 2歲多的孩子還能意識到這是一種不好的情形, 並因此而傷心地哭泣, 這說明孩子得了“廣泛性焦慮障礙”。 但是, 在這裡, 我需要提出一個今後可能出現的問題。 如果孩子在小學以後, 還呈現出上述現象, 那就有可能是焦慮性障礙症的一種體現。

廣泛性焦慮障礙的兒童, 容易常常自我懷疑, 經常對那些不和善、愛挑小毛病和不公平和不公正的人感到害怕。 他總是要不斷地尋找成人的贊同和幫助, 對自己的作法有非常高的標準, 不斷地擔心並且不斷地自我責備,

Advertisiment
心情也隨之改變。 一般來講, 嬰幼兒時期非常敏感的孩子長大之後, 出現焦慮性障礙症的幾率比他人要高一些。 但是, 許多高敏感度的孩子都能夠通過指導, 漸漸穩定情緒, 漸漸降低煩躁心情。

那麼如何面對敏感度過高的嬰幼兒, 使他避免產生“廣泛性焦慮障礙”呢?面對過於敏感嬰幼兒的教育方法有如下:

方法1:給孩子以最大的安慰、溫暖和快樂。 過於敏感的孩子容易受到周圍的人和事物等環境的薰染。 因此, 父母需要做出更加多的關心和愛護, 多多注意孩子的情緒, 多關心他並和他交流, 使他感覺到:父母一直在關心愛護他、父母是他最堅強的後盾, 他可以從父母那裡得到快樂和溫暖。 這是消滅嬰幼兒憂愁最好的辦法。

Advertisiment

方法2:加強對事物的認知活動, 讓孩子見多識廣, 避免他的注意力都用在無意義的尋找安全感上。 過於敏感的孩子經常缺少安全感, 因此他會把主要聚焦在尋找安全感這點上。 而和孩子一起做遊戲、認識多種物品、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認識蟲魚鳥獸、花草樹木等活動, 對他轉移注意力、促進認知和智力的不斷發展, 對改變心態很有幫助。

方法3:當孩子顯現出不良的情緒反應之時, 必須要淡化的進行處理。 略加安慰之後, 父母最好裝作沒有事情發生, 別去強化這種情緒。 同時通過一些有趣的活動或玩具來勾引孩子的眼球, 轉移他的注意力。

方法4:對於這類孩子, 應多採取鼓勵和贊許的態度。 只要他有任何積極的行動,

Advertisiment
都要給予肯定和鼓勵, 使他慢慢建立自信心。

愛心建議:一般情況下, 寶寶的自我提高意識都比較強一些。 父母不必過分擔憂, 僅僅坦然面對即可。 但是遇到調皮的寶寶就要下些苦功夫了, 要對他們因材施教, 給他們講事例, 這樣就可以把他們調教明白, 並且他們以後就不會再煩你了。 要注意的一點是, 不要跟孩子鬧彆扭, 要哄他們開心, 只要他們肯樂呵呵的生活, 我們就不用操心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