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8個多月, 主食以米糊和配方奶為主, 已萌出乳牙。 但最近發現, 寶寶經常流口水, 有口臭現象, 嘴裡還長出一些白色絮狀物, 且不願意進食。 請問這是餵食不當造成的, 還是患了口腔疾病?應該怎樣護理?——柳丁媽
專家回答
寶寶發生口臭的主要原因一般都是生理性的, 比如口腔內有食物殘渣、沒有注意清潔等, 經過細菌發酵而產生異味, 就會形成口臭。 當然, 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出現疾病時, 也會引起口臭。
考慮到寶寶現在8個多月, 有口臭, 嘴裡長有白色絮狀物, 且不願進食, 他可能是患了鵝口瘡。 鵝口瘡是可以預防的,
Advertisiment
一般來說, 小兒口臭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硫性口臭, 另一類是氨性口臭。
硫性口臭:因口腔物質分解而產生帶有特殊異味的硫化物, 從而產生口臭現象, 屬於生理性口臭, 多為局部性口臭。
氨性口臭:氨性口臭多屬於病理性口臭, 是生病時的一種外在反映。 口腔疾病、耳鼻咽喉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以及消化系統疾病等, 都能引致口臭。
母嬰溫馨提示:
生理性口臭的主要原因是口腔衛生問題, 如口腔內有積奶或食物殘渣等未能及時清潔,
Advertisiment
由於口臭種類不容易分辨, 若寶寶的口臭問題較突出, 應儘快帶他到醫院就診, 根據醫生的囑咐, 合理用藥進行治療。
奶瓶性齲齒奶瓶性齲齒是指寶寶因經常在入睡前吃奶, 使牙齒泡在乳汁或配方奶中, 長期下來, 讓乳牙發生嚴重的齲齒, 還會造成牙齒不整齊的現象。
護理要點:
儘早戒掉睡前吃奶這習慣。
寶寶進食後, 可喝一些清水或鹽水清潔口腔內部, 並用紗布沾水清潔牙齒表面。
若發現齲齒現象, 應儘早就醫治療, 以防蛀牙“傳染”, 使其它牙齒受到牽連。
Advertisiment
鵝口瘡, 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 是由白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 多見於新生兒以及嬰幼兒。 得此病的寶寶, 初始時口腔黏膜出現乳白色的斑點、斑片, 微凸, 不易擦掉;若不及時治療, 白斑片會不斷擴大, 可蔓延到牙齦處、咽喉部、扁桃體等, 引起病變, 從而出現呼吸、吞咽困難等問題, 寶寶也因疼痛而煩躁不安、不願進食, 有時還會伴有輕度發熱的現象。
護理要點:
病情輕者, 可用2%的蘇打水, 在寶寶進食前後清潔口腔, 一般2~3天即可好轉或消失, 無須使用其他藥物。 若2~3天仍未見好轉, 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以免病情惡化。
注意寶寶的口腔清潔。 對於還不會刷牙的小寶寶, 進食後可喝一些清水或鹽水來清潔口腔;對於1歲半以上的寶寶,
Advertisiment
食具、玩具需要高溫消毒。 寶寶的餐具、玩具洗淨後需要進行高溫消毒, 降低細菌感染的機會。
寶寶口腔問題護理注意事項一、長牙篇
寶寶大約在6~7個月大時, 開始長出第1顆牙, 到了1歲, 通常已經長出6~8顆乳牙。 寶寶長出乳牙時, 父母要為寶寶徹底做好牙齒清潔的工作, 才能維持口腔健康, 預防奶瓶性齲齒的發生。
二、刷牙篇
寶寶一歲之前——家長可以用指套牙刷或者紗布蘸水刷。
寶寶一歲以後——可以用嬰幼兒的牙刷刷牙, 但是不建議用牙膏。
寶寶三歲以後——就要用牙刷和牙膏。 可以給寶寶用一些可以吞咽的牙膏。
媽媽可以通過“刷牙遊戲”幫他建立口腔保健習慣,
Advertisiment
三、預防齲齒篇
通過刷牙能祛除細菌, 但很多地方清理不到不到。 有些溝底很深, 那裡面的細菌就容易導致齲齒。 兩個牙齒相近的地方, 也不容易刷到。 下後牙主要是磨牙, 窩溝很深, 容易產生齲齒。 除了早晚各一次的刷牙外, 家長還要定期帶寶寶到醫院檢查, 對於齲齒要早發現早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 寶寶乳牙有齲齒也一定要治療。 換牙需要六年多的時間, 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 不光會影響著一顆牙齒, 也會影響全身的健康。 不經過及時的治療, 很影響牙齒發育, 對以後換牙後的恒牙也有影響。 家長也不必擔心孩子會不配合, 醫生都有辦法的。
醫生都有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