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季多雨潮濕,寶寶春季如何祛濕?

春天到了, 伴隨著綿綿的細雨, 濕氣也跟著一起來了, 寶寶一天需要換好幾次衣服, 寶寶可以換洗的衣服越來越少, 好幾天的衣服還是濕噠噠的, 這可怎麼辦呀?難道天天把寶寶的衣服烘乾嗎?可是, 寶寶長期穿烘乾的衣服容易上火呀~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春天的天氣在滋潤萬物的同時, 也給居家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尤其對於那些有嬰兒的家庭來說就更加麻煩。 嬰兒代謝旺盛, 經常要換洗衣服, 而春天空氣濕度大, 衣服不管晾多久摸起來總是濕濕的, 晾久了還有一股黴味, 甚至長出黴斑, 媽媽怎敢拿這樣的衣服給寶寶穿。

Advertisiment

度量空氣中的濕潤程度一般是用相對濕度。 相對濕度是指在一定時間內, 某處空氣中所含水汽量與該氣溫下飽和水汽量的百分比。 專家們研究認為, 相對濕度應保持是40%至60%之間, 在此範圍內感到舒適的人占95%以上。 春天梅雨天氣, 室內的相對濕度經常都是在80%以上, 待在相對濕度這麼高的環境下, 不僅衣物不幹, 寶寶的人體舒適度也下降不少。

此外, 春天濕度高、氣溫適宜的氣候特徵特, 為各種黴菌、蟎蟲等微生物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繁殖條件, 於是寶寶們患病的幾率也增大了。 寶寶春天發病的病種大多以呼吸道感染為主, 包括感冒、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腹痛、吐瀉、濕疹等。

面對洶洶襲來的濕氣,

Advertisiment
這時就考驗媽媽們除濕功力的時候了。 除了在飲食上要注意少吃冷食、甜食, 少吃油膩食品, 多吃溫熱的食物, 減少濕病源之外, 保持家居環境和寶寶衣物的乾燥也是重中之重。

除濕用空調

梅雨天氣, 把衣服晾到陽臺, 空氣中彌漫著水汽根本不能使衣服晾乾。 這時還不如把衣服掛到室內, 讓空調來幫忙。

很多媽媽都知道空調有除濕的功能, 卻不知道除濕的原理。 空調通過室內機的風機吸入房間內的潮濕空氣, 空氣被吸入後通過蒸發器時, 空氣中的水分被冷凝成水, 然後匯入排水管引到室外排掉, 房間空氣中的部分水分就這樣被除掉了。 空氣的相對濕度由除濕前的80%以上, 降到50%左右。

寶寶衣服放在相對濕度較低的室內,

Advertisiment
散發水蒸氣的速度加快, 從而加快了乾燥速度。 如果想要讓寶寶的衣服快點幹的話, 可以將衣物掛在空調風口附近。 不過心急的媽媽們要注意啦, 用空調剛吹幹的衣物溫度比較低, 不宜直接給寶寶穿上, 需要放置一段時間, 如果急著用, 可以用電吹風的熱風吹一吹。

除濕用熨斗

討厭的潮濕天氣讓作祟, 寶寶衣服晾了好多天, 一摸, 依然是濕濕冷冷的, 分不清幹還不是不幹。 想要讓寶寶的衣服溫暖乾燥, 還有另外一個解決方案——用熨斗燙幹。

採用熨斗燙幹的方法必須用平板熨斗。 平板熨斗的熱鐵溫度較高, 接觸到濕潤的寶寶衣物時, 衣服裡的水蒸氣受熱蒸發, 從而達到快速乾燥衣物的效果。 這種方法能夠有效地乾燥衣物表面,

Advertisiment
不過比較難使衣物很難完全幹透, 尤其是在對於較厚的衣物, 所以媽媽們可以將熨燙方法跟其他的晾乾方法相結合, 以達到快速又徹底的效果。

還有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用這個方法必須用平板熨斗, 而不能用蒸汽加熱的掛燙機哦。

除濕用除濕器

應對天氣潮濕這一問題, 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專門解決這一難題的產品——除濕機。 到底除濕機是怎麼幫我們吸走給我們帶來諸多煩惱的濕氣的。

除濕器又名除濕機, 抽濕機, 抽濕器, 它將室內潮濕的空氣經風扇吸入後, 先經空氣過濾網過濾, 然後在冷卻的蒸發器上降溫, 水蒸汽冷凝為水, 使空氣含濕量減少, 由於除濕的冷凝水帶走了一部分濕熱, 使空氣的溫度隨之降低,

Advertisiment
為了使空氣溫濕度適宜, 除濕機特有的結構使除濕後的空氣再經過冷凝器加熱升溫, 從而提高環境溫度, 使除濕機除濕效果大大提升。

在室內安放一台除濕機, 能夠有效降低室內的相對濕度, 給寶寶以乾爽的舒適感覺, 擺脫了除濕前渾身濕漉漉的難受。 寶寶的衣物晾掛在室內也會幹得比較快。 市面上的除濕機規格型號多種多樣, 媽媽們怕占空間的話也可以買一款迷你型的。

除濕用除濕劑

梅雨季節濕氣彌漫在整個空間, 就連大門緊閉的衣櫥也難逃侵襲。 寶寶衣櫃裡面的衣服受潮就容易產生黴斑, 而黴斑基本是不能不能除去的, 所以媽媽們要防止寶寶衣物生成黴斑, 還是得從防潮下手。

市面上有專門保持衣櫃乾燥的除濕劑。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鈣,氯化鈣是一種中性乾燥劑,利用其強吸水性被來吸收衣櫃裡潮濕空氣的水分,從而達到乾燥、預防黴菌以及黴斑的生成。此類乾燥劑中多數還含有防黴芳香顆粒,不僅能吸收水汽,防止黴菌滋生,也能散發出淡淡的香氣。

使用除濕劑的注意事項

①乾燥劑吸收生成的液體萬一不行滲漏,請用小梳打水擦拭衣櫃液體滲漏處,並徹底清洗液體所浸濕的衣物。

②蓋子下面的一層白色鎖濕紙不可破損,如有破損,不可繼續使用,杯身正放使用,不可傾倒。

③吸收後杯身內的水分呈鹼性,不可做澆花能其他用途,直接倒掉即可,該類產品為捨棄性,不可重複使用。

雖然我們已經有了多種對抗潮濕天氣的方法,但人為的預防始終不及陽光的照耀。媽媽們還是要抓緊天氣晴朗的時候,把寶寶的衣物都拿出去曬曬太陽,接受紫外線的殺菌。

寶寶的為吸收消化能力比較差,建議用隔水電燉盅燉比較好,文火慢燉營養不流失,燉出的粥寶寶更容易吸收。推薦電燉鍋品牌,天際、小熊、思怡,都很適合寶寶。

寶寶祛濕食物

一:薏仁

薏仁可促進血液迴圈和水分代謝,起到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水腫型肥胖。除外,薏仁可以排毒,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添加適合個人口味的糖,就是一道美白肌膚的天然保養品。

推薦:紫米薏仁粥

材料:糯米100克,薏仁100克,糙米50克,冰糖20克

做法:首先將紫米、薏仁、糙米分別洗淨;然後將紫米、薏仁、糙米,用冷水浸泡二三個小時,撈出,瀝幹水分;往鍋中加入約2000毫升冷水;將薏仁、紫米、糙米等全部放入;先用旺火燒沸,然後轉小火熬煮45分鐘;待米粒爛熟時加入冰糖調味,即可盛起食用。

食物二:紅豆

紅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家長可以在睡前將紅豆用電鍋燉煮浸泡一段時間,隔天將無糖紅豆湯給寶寶當開水喝,能讓寶寶有效排毒。

推薦:紅豆沙

材料:紅豆、冰糖、沙拉油、水

做法:小紅豆洗淨後放入清水中浸泡兩個小時以上,這樣豆子容易煮熟一些;為了節省時間,可用高壓鍋。將紅豆放入高壓鍋中,加適量清水;用高壓鍋將豆子煮至水分差不多收幹,豆子煮爛;用小火熬煮,用湯勺邊攪拌邊將紅豆碾碎;豆子碾碎之後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冰糖;可再加適量沙拉油攪拌至水分蒸幹即可。

食物三:地瓜

地瓜含有的纖維質鬆軟有助消化,可促進腸胃蠕動,利於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連皮一起烤,味道爽口清甜。

推薦:地瓜蘋果泥

材料:地瓜70克,蘋果50克,水二分之一杯

做法:挑選圓潤的地瓜去皮,蒸熟,剁碎;然後將蘋果去皮核果籽,磨成泥;在鍋裡放地瓜和水熬煮,煮到八分熟後,再放入蘋果泥攪勻。

食物四:綠豆

綠豆具有清熱解毒、除濕利尿的功效,多吃綠豆湯有利於排毒消腫,不過煮綠豆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有機酸和維生素受到破壞而降低營養價值。

推薦:綠豆小米粥

材料:綠豆50克,小米50克,大米50克,糯米50克

做法:綠豆洗淨,浸泡2小時以上,小米,大米,糯米放一起洗淨;然後把所有原料放入鍋內,加入至少1000毫升水,大火燒開,小火40分鐘;期間隔10分鐘左右攪拌1次,以免粘鍋底;關火,10分鐘左右,用勺子攪拌均勻即可盛出。

食物五:燕麥

燕麥能潤腸通便,常吃燕麥,還能排毒養顏。將煮熟的燕麥打成汁當作飲料來喝也是不錯的選擇,而在攪打過程中還可以加入蘋果粒、葡萄乾等,使燕麥汁營養美味。

推薦:蔬菜燕麥粥

材料:燕麥、糯米(或者小米)、菠菜、番茄、黑木耳、熟雞蛋

做法:先煮一鍋粥作為底料。一般燕麥為主,糯米(或者小米)為輔,煮得稍微濃稠一點;在煮粥過程中準備一些配菜,菠菜、番茄、黑木耳、熟雞蛋,燙熟切小;最後就是把配菜直接混到粥裡,稍微調味即可。

食物六:小米

小米不含麩質,不刺激腸道壁,是比較溫和的纖維質,容易被消化。因此適合搭配排毒餐食用。小米粥有清熱利尿的功效,營養豐富,也有助美白。

推薦:小米山藥粥

材料:小米、鮮山藥、白糖

做法:將山藥洗淨搗碎,與小米一起煮粥;然後加白糖適量,可空腹食用。

先教你4招測試寶寶體內濕氣

第一招:起床時看寶寶精神狀態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看到寶寶特別疲勞,睡不醒,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一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彈……那麼可以肯定是體內有濕了。

第二招:看寶寶舌苔顏色

“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寶寶的身體狀況的。平時在幫寶寶清潔口腔時可以注意觀察寶寶的舌頭,看看舌苔的顏色和厚度。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幹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第三招:寶寶的食欲下降,胃口不好

從中醫角度來說,春天濕氣重導致脾胃退行,因此,人都會感到胃口不好、食欲不振。寶寶如果不願意進食,則說明很可能是濕氣了。

第四招:如廁時看大便

寶寶如廁後,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沖不淨。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復擦也擦不淨,也說明體內有濕了。另外,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淨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則百病叢生。

1、常通風,多抽濕

祛外濕,不要久居潮濕之地,儘量不要到外面潮濕的地方勞作。濕氣大、陰雨天時不要常開窗,但最好仍保持通風。注意室內的抽風和抽濕。即使衣服難幹也不要勉強穿不幹的衣服。注意保暖,不要受涼。

2、多運動,排濕邪

通過運動推動體內濕氣運行,達到化濕的效果。因為小孩喜歡跳來跳去,出汗機會多,對排濕作用大。

3、要少吃冷甜食

預防濕症要從生活習慣的改變開始,在飲食上,兒童要少吃冷食、甜食,少飲酒,少吃油膩食品,多吃溫熱的食物,減少濕病之源;

大人在做菜的時候,可以適當放些姜片,姜是溫性食物,有祛寒化痰的功效;也可以適當吃些佛手瓜、木瓜、冬瓜、苦瓜、紅小豆類食物,對預防濕症有很大幫助。

4、少吃蝦、蟹等濕滯的海鮮

脾胃濕則容易引起過敏,濕困脾胃,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蝦、蟹等濕滯的海鮮,此時應適當少吃,況且這些高蛋白食物難消化,過多進食也會增加脾胃負擔。

5、注意飲食衛生

潮濕悶熱的天氣容易滋生細菌,要注意兒童平時的飲食衛生,不吃黴變食物;水果要洗淨、消毒後食用,對於楊梅、桃子等時令鮮果要適量取食,不要暴食,也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多吃健脾胃、祛濕食物,適當溫補,讓濕氣隨大小便外排。

人體也容易有濕氣,人們往往很容易受冷及受濕侵襲而得病。因此飲食要以健脾去濕為主,多吃祛濕類食物有促進體內水濕排出的作用,適宜平時體內濕偏重者,以及正常體質者春夏季外濕偏盛的保健。

下面介紹兩款和中去濕湯:

雙芽山楂瘦肉湯 

材料:瘦肉150克、穀芽12克、麥芽12克、山楂肉20克。

調料:鹽。

做法:1、瘦肉先飛水,洗淨,留用。

2、穀芽、麥芽、山楂肉略沖水,洗淨,瀝幹水分。

3、煮滾一鍋清水,放入各材料煮至滾改用小火煲至材料稔即可加鹽調味供飲用。

作用:此湯開胃消滯,助消化去濕熱,酸酸甜甜老少皆宜飲,尤其兒童喜歡。

扁豆赤小豆鯽魚湯

材料:骨頭320克、扁豆40克、赤小豆40克、鯽魚1條、陳皮5克

調料:鹽。

做法:1、扁豆、赤小豆沖淨;瘦肉飛水,洗淨,瀝幹,備用。浸軟陳皮。

2、鯽魚開刀洗淨,用油略煎香;豬骨飛水,洗淨,備用。

3、煲滾一鍋水,放入所有材料煲至豆爛,用鹽調味即可。

烹調心得:此湯和中下氣,去濕熱,理腸胃。

市面上有專門保持衣櫃乾燥的除濕劑。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鈣,氯化鈣是一種中性乾燥劑,利用其強吸水性被來吸收衣櫃裡潮濕空氣的水分,從而達到乾燥、預防黴菌以及黴斑的生成。此類乾燥劑中多數還含有防黴芳香顆粒,不僅能吸收水汽,防止黴菌滋生,也能散發出淡淡的香氣。

使用除濕劑的注意事項

①乾燥劑吸收生成的液體萬一不行滲漏,請用小梳打水擦拭衣櫃液體滲漏處,並徹底清洗液體所浸濕的衣物。

②蓋子下面的一層白色鎖濕紙不可破損,如有破損,不可繼續使用,杯身正放使用,不可傾倒。

③吸收後杯身內的水分呈鹼性,不可做澆花能其他用途,直接倒掉即可,該類產品為捨棄性,不可重複使用。

雖然我們已經有了多種對抗潮濕天氣的方法,但人為的預防始終不及陽光的照耀。媽媽們還是要抓緊天氣晴朗的時候,把寶寶的衣物都拿出去曬曬太陽,接受紫外線的殺菌。

寶寶的為吸收消化能力比較差,建議用隔水電燉盅燉比較好,文火慢燉營養不流失,燉出的粥寶寶更容易吸收。推薦電燉鍋品牌,天際、小熊、思怡,都很適合寶寶。

寶寶祛濕食物

一:薏仁

薏仁可促進血液迴圈和水分代謝,起到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水腫型肥胖。除外,薏仁可以排毒,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添加適合個人口味的糖,就是一道美白肌膚的天然保養品。

推薦:紫米薏仁粥

材料:糯米100克,薏仁100克,糙米50克,冰糖20克

做法:首先將紫米、薏仁、糙米分別洗淨;然後將紫米、薏仁、糙米,用冷水浸泡二三個小時,撈出,瀝幹水分;往鍋中加入約2000毫升冷水;將薏仁、紫米、糙米等全部放入;先用旺火燒沸,然後轉小火熬煮45分鐘;待米粒爛熟時加入冰糖調味,即可盛起食用。

食物二:紅豆

紅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家長可以在睡前將紅豆用電鍋燉煮浸泡一段時間,隔天將無糖紅豆湯給寶寶當開水喝,能讓寶寶有效排毒。

推薦:紅豆沙

材料:紅豆、冰糖、沙拉油、水

做法:小紅豆洗淨後放入清水中浸泡兩個小時以上,這樣豆子容易煮熟一些;為了節省時間,可用高壓鍋。將紅豆放入高壓鍋中,加適量清水;用高壓鍋將豆子煮至水分差不多收幹,豆子煮爛;用小火熬煮,用湯勺邊攪拌邊將紅豆碾碎;豆子碾碎之後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冰糖;可再加適量沙拉油攪拌至水分蒸幹即可。

食物三:地瓜

地瓜含有的纖維質鬆軟有助消化,可促進腸胃蠕動,利於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連皮一起烤,味道爽口清甜。

推薦:地瓜蘋果泥

材料:地瓜70克,蘋果50克,水二分之一杯

做法:挑選圓潤的地瓜去皮,蒸熟,剁碎;然後將蘋果去皮核果籽,磨成泥;在鍋裡放地瓜和水熬煮,煮到八分熟後,再放入蘋果泥攪勻。

食物四:綠豆

綠豆具有清熱解毒、除濕利尿的功效,多吃綠豆湯有利於排毒消腫,不過煮綠豆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有機酸和維生素受到破壞而降低營養價值。

推薦:綠豆小米粥

材料:綠豆50克,小米50克,大米50克,糯米50克

做法:綠豆洗淨,浸泡2小時以上,小米,大米,糯米放一起洗淨;然後把所有原料放入鍋內,加入至少1000毫升水,大火燒開,小火40分鐘;期間隔10分鐘左右攪拌1次,以免粘鍋底;關火,10分鐘左右,用勺子攪拌均勻即可盛出。

食物五:燕麥

燕麥能潤腸通便,常吃燕麥,還能排毒養顏。將煮熟的燕麥打成汁當作飲料來喝也是不錯的選擇,而在攪打過程中還可以加入蘋果粒、葡萄乾等,使燕麥汁營養美味。

推薦:蔬菜燕麥粥

材料:燕麥、糯米(或者小米)、菠菜、番茄、黑木耳、熟雞蛋

做法:先煮一鍋粥作為底料。一般燕麥為主,糯米(或者小米)為輔,煮得稍微濃稠一點;在煮粥過程中準備一些配菜,菠菜、番茄、黑木耳、熟雞蛋,燙熟切小;最後就是把配菜直接混到粥裡,稍微調味即可。

食物六:小米

小米不含麩質,不刺激腸道壁,是比較溫和的纖維質,容易被消化。因此適合搭配排毒餐食用。小米粥有清熱利尿的功效,營養豐富,也有助美白。

推薦:小米山藥粥

材料:小米、鮮山藥、白糖

做法:將山藥洗淨搗碎,與小米一起煮粥;然後加白糖適量,可空腹食用。

先教你4招測試寶寶體內濕氣

第一招:起床時看寶寶精神狀態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看到寶寶特別疲勞,睡不醒,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一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彈……那麼可以肯定是體內有濕了。

第二招:看寶寶舌苔顏色

“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寶寶的身體狀況的。平時在幫寶寶清潔口腔時可以注意觀察寶寶的舌頭,看看舌苔的顏色和厚度。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幹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第三招:寶寶的食欲下降,胃口不好

從中醫角度來說,春天濕氣重導致脾胃退行,因此,人都會感到胃口不好、食欲不振。寶寶如果不願意進食,則說明很可能是濕氣了。

第四招:如廁時看大便

寶寶如廁後,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沖不淨。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復擦也擦不淨,也說明體內有濕了。另外,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淨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則百病叢生。

1、常通風,多抽濕

祛外濕,不要久居潮濕之地,儘量不要到外面潮濕的地方勞作。濕氣大、陰雨天時不要常開窗,但最好仍保持通風。注意室內的抽風和抽濕。即使衣服難幹也不要勉強穿不幹的衣服。注意保暖,不要受涼。

2、多運動,排濕邪

通過運動推動體內濕氣運行,達到化濕的效果。因為小孩喜歡跳來跳去,出汗機會多,對排濕作用大。

3、要少吃冷甜食

預防濕症要從生活習慣的改變開始,在飲食上,兒童要少吃冷食、甜食,少飲酒,少吃油膩食品,多吃溫熱的食物,減少濕病之源;

大人在做菜的時候,可以適當放些姜片,姜是溫性食物,有祛寒化痰的功效;也可以適當吃些佛手瓜、木瓜、冬瓜、苦瓜、紅小豆類食物,對預防濕症有很大幫助。

4、少吃蝦、蟹等濕滯的海鮮

脾胃濕則容易引起過敏,濕困脾胃,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蝦、蟹等濕滯的海鮮,此時應適當少吃,況且這些高蛋白食物難消化,過多進食也會增加脾胃負擔。

5、注意飲食衛生

潮濕悶熱的天氣容易滋生細菌,要注意兒童平時的飲食衛生,不吃黴變食物;水果要洗淨、消毒後食用,對於楊梅、桃子等時令鮮果要適量取食,不要暴食,也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多吃健脾胃、祛濕食物,適當溫補,讓濕氣隨大小便外排。

人體也容易有濕氣,人們往往很容易受冷及受濕侵襲而得病。因此飲食要以健脾去濕為主,多吃祛濕類食物有促進體內水濕排出的作用,適宜平時體內濕偏重者,以及正常體質者春夏季外濕偏盛的保健。

下面介紹兩款和中去濕湯:

雙芽山楂瘦肉湯 

材料:瘦肉150克、穀芽12克、麥芽12克、山楂肉20克。

調料:鹽。

做法:1、瘦肉先飛水,洗淨,留用。

2、穀芽、麥芽、山楂肉略沖水,洗淨,瀝幹水分。

3、煮滾一鍋清水,放入各材料煮至滾改用小火煲至材料稔即可加鹽調味供飲用。

作用:此湯開胃消滯,助消化去濕熱,酸酸甜甜老少皆宜飲,尤其兒童喜歡。

扁豆赤小豆鯽魚湯

材料:骨頭320克、扁豆40克、赤小豆40克、鯽魚1條、陳皮5克

調料:鹽。

做法:1、扁豆、赤小豆沖淨;瘦肉飛水,洗淨,瀝幹,備用。浸軟陳皮。

2、鯽魚開刀洗淨,用油略煎香;豬骨飛水,洗淨,備用。

3、煲滾一鍋水,放入所有材料煲至豆爛,用鹽調味即可。

烹調心得:此湯和中下氣,去濕熱,理腸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