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季有關寶寶過敏的7個關鍵字!

一到春天, 過敏就成了回避不了的一個詞。 說到過敏.我們都不陌生。 不過, 關於過敏的種種細節, 你都瞭解了嗎?這幾個關鍵字, 能讓我們對過敏有個完整的認識, 也能少走些彎路, 少讓寶寶受些罪。

關鍵字1.免疫系統

寶寶對某樣東西過敏了, 肯定是這東西不好, 否則怎麼會讓人過敏呢?其實不是。 過敏是人體免疫系統對來自空氣、水源、接觸物或食物中天然無害的物質出現了過度反應, 也就是說, 過敏錯在寶寶的免疫系統, 而不是引起過敏的東西。 因為相同的東西, 別的人接觸了並不會過敏, 只有身體的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時,

Advertisiment
才會出現過敏反應。

關鍵字2.交叉過敏

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對牛奶過敏的寶寶, 以後還會對塵蟎、花粉、黴菌等過敏, 因為這其中是有關聯的。 寶寶對牛奶過敏, 其實是對牛奶中的蛋白質過敏。 而蛋白質的成分很複雜, 只要塵蟎、花粉、黴菌中含有和牛奶蛋白中相同的致敏成分, 寶寶接觸後就會產生過敏反應, 這就叫交叉過敏。

關鍵字3.記憶

人體的免疫反應是有記憶的。 胃腸道是黏膜系統, 它對某種物質過敏, 那麼, 口腔、鼻腔、呼吸道等其他黏膜系統遇到這種東西, 也會有過敏反應。 這種記憶叫IgE(免疫球蛋白E), 所以你會發現, 寶寶剛開始只是對牛奶過敏, 可後來慢慢地, 過敏的東西越來越多, 這就是體內已經有記憶了,

Advertisiment
它記住了這種成分, 不管這種成分出現在哪種東西裡, 不管是食入、吸入還是接觸, 身體都會做出過敏反應。

關鍵字4.腸道菌群

寶寶剛出生時, 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 需要接觸細菌來促使免疫系統發育。 如果寶寶沒有接觸細菌的機會, 免疫系統得不到刺激, 就會影響到它的成熟。

你可能要問了, 難道細菌成了好東西了?還真是的。 打個比方吧, 如果一張桌子有縫隙, 桌上的東西就會從這個縫隙掉下去, 要想東西掉不下去, 就要想辦法把這個縫隙填上。 腸道也是如此。 寶寶剛出生時, 腸壁上有縫隙, 牛奶蛋白通過縫隙進入血液, 就成了異物, 身體就會出現過敏反應。 而腸道內的正常細菌絕大多數都是厭氧菌,

Advertisiment
為了避免進入血液, 被血液中的氧氣殺死, 它們就要設法將腸壁上的縫隙給填滿, 這樣細菌就不會掉到血液裡, 食物分子也同樣不會進到血液裡了。

厭氧菌除了能將腸壁縫隙填滿, 還會分泌酶類, 將食物敗解, 使食物更容易消化吸收。 所以, 寶寶的腸道菌群保持正常, 食物就能得到充分敗解, 過敏反應也就少了。

母乳餵養的寶寶之所以很少過敏, 就是因為正常的母乳餵養是有菌餵養, 媽媽的乳☆禁☆頭、乳管內都有細菌, 寶寶吞咽母乳的時候, 也吞咽下了細菌, 有利於腸道菌群早曰成熟。 而奶瓶餵養的寶寶如果奶瓶、奶嘴都經過消毒, 餵養過程就是無菌的, 寶寶接觸不到細菌, 會影響免疫系統的成熟, 也更容易造成過敏。
Advertisiment
延伸閱讀: 帶寶寶春遊如何遠離過敏源 春遊如何謹防兒童花粉過敏 防寶寶過敏型厭食症的秘笈 寶寶容易過敏父母做好營養美食把關 孩子過敏性鼻炎 父母知多少? <>12下一頁

分享到:

關鍵字5.躲避

寶寶對某種食物過敏後, 要立即暫停食用, 過一段時間再讓他試試, 這就是躲避療法, 躲避的時間為3~6個月。 這就像兩個陌生人, 第一次見面發生了些不愉快。 如果此後他們幾個月不見面, 再見面時可能根本記不起來曾經發生過的事了。 如果他們三天兩頭地見面, 一見面就想起發生過的不愉快, 見上幾次, 這個仇就算徹底結下了。

過敏也是一樣。 如果寶寶對某種食物過敏, 你過個一兩周就讓他試一試, 不行又再停, 過一兩個月再試,

Advertisiment
這樣下去, 他的身體對這種東西形成了永久的記憶, 就變成了真正的過敏。 所以, 一定要堅持躲避3~6個月再來嘗試, 也許寶寶對它就不再有過敏反應了。

關鍵字6.堅持

過敏是慢性起病, 也要逐漸地好轉。 找對原因後, 至少要治療3~6個月, 過敏才能真正治癒。 如果症狀一好就停藥, 會造成寶寶反復過敏。 反復次數越多, 治療越難, 效果越差, 最後就變成了永久性過敏。

關鍵字7.任何時候

過敏在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生。 就像一張桌子, 以前完好並不等於一直完好, 有人給它砍裂縫了, 東西就會從這個裂縫掉下去。 過敏也是如此, 在任何年齡, 任何時候, 只要腸道受到損傷, 出現縫隙, 過敏就可能從此開始。 所以, 要想讓寶寶遠離過敏的困擾, 就要保護好他的腸道菌群,比如合理使用抗生素,不要用消毒紙巾給寶寶擦手,及時治療腹瀉等。

就要保護好他的腸道菌群,比如合理使用抗生素,不要用消毒紙巾給寶寶擦手,及時治療腹瀉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