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四季的變更, 古人如此描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自然界的萬物都遵循著這一生長法則。 亙古不變。 先祖們把孩子的生長過程比擬成樹木的生長, 也存在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 我們將此運用到兒童保健, 那么, 不同的季節保健手法是不同的。
有寶寶的家長們注意了, 春季是一年四季中生長發育最快的季節, 在這一季給孩子們適當的保健按摩會幫助孩子們更健康快速地成長。
在這一季, 我們這樣給寶寶保健。
第一步:平推胸腹
保健手法:讓孩子面朝上平臥于床, 用手掌或大魚際肌肉豐滿處沿胸骨自上而下平推至肚臍,
Advertisiment
功效:此操作可調順胸中之氣, 清除煩躁。
第二步:分推胸脅
保健手法:雙手掌分別置于胸骨下緣兩肋緣頂端, 拇指指腹用力同時向外沿肋緣分推20遍。
功效:此操作既可調順郁滯之氣, 增強上一步操作的作用, 又可以促進胃腸蠕動。
需要注意的問題:
做以上操作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保持室內溫度, 保證手溫不宜過涼, 孩子應穿著無衣扣及飾物的棉質單衣。 最好是晚上寶寶睡覺前操作, 這樣也有助于睡眠。
第三步:摩腹
保健手法:以肚臍為中心, 順時針方向, 單手掌揉摩腹部30圈, 至左腹部時可稍加下壓力, 右腹部則不需要加壓。
功效:此操作可調理脾胃, 促進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Advertisiment
第四步:點穴
保健手法:點合谷、太沖穴(合谷穴在手背虎口上, 第一、二掌骨之間, 約平第二掌骨中點處。 太沖穴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 兩穴均是左右對稱共四個穴位), 操作時, 家長先將雙手拇指指腹分別置于兒童的同側合谷、太沖穴上, 和緩持續用力下壓保持5秒后松手, 再用力下壓5秒松手, 如此反復進行。 時間約1分鐘。 然后再點對側。
功效:此操作可以鎮靜安神。
第五步:搓摩脅肋
保健手法:讓孩子坐起背朝家長, 能配合的孩子令其雙手抱于胸前,
Advertisiment
功效:此操作可舒緩情緒, 祛除胸中積滯之氣, 引發胸中陽氣, 促進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