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鳳梨飄香的季節。 看著黃燦燦的鳳梨, 想著香甜的美味, 寶寶的口水就要流出來了。 可是別太著急, 為了孩子的健康, 為了好吃不傷身, 媽媽們必須仔細看好了。
Advertisiment
鳳梨裡有三種不好的成分, 可能給人帶來麻煩:甙類甙類是一種有機物, 對人的皮膚、口腔黏膜有一定刺激性。 所以吃了未經處理的生鳳梨後口腔覺得發癢, 但對健康尚無直接危害。 羥色胺羥色胺是一種含氮的有機物, 有強烈地使血管收縮和使血壓升高的作用, 每100克果汁中含2.5毫克~3.5毫克。 吃多後直接的反應就是頭痛。 鳳梨蛋白酶鳳梨蛋白酶是一種蛋白質水解酶。 提煉出來以後有很強的分解纖維蛋白和血凝塊的作用, 在醫療上有用。 鳳梨中的少量蛋白酶吃到胃裡後就被胃液分解破壞。 但是有少數人對這種酶有過敏反應。 吃後15~60分鐘左右出現腹痛、噁心、嘔吐、蕁麻疹(俗稱風疹塊)、頭痛、頭暈等症狀。
Advertisiment
鳳梨去皮和果丁後, 切成片或塊, 放在開水裡煮一下再吃。 鳳梨蛋白酶在45~50℃就開始變性推動作用, 到100℃時, 90%以上都被破壞;甙類也同時可被破壞消除;羥色胺則溶于水中。 經煮沸後口味也得到改善。 但是, 鳳梨中的鳳梨蛋白酶, 可以導致一些幼兒過敏, 出現四肢及口唇發麻、多汗, 或出現風疹塊、眼結膜出血、哮喘, 嚴重的小兒可見血壓降低、休克、心動過速、面色蒼白、意識不清。 給寶寶吃鳳梨要切成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