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暖花開顏笑時 孩子莫名啼哭為哪般?

嬰幼兒由於年齡尚小不會用語言表達, 哭便成為他們表達自己需求的一種方式。 對於新升級做父母的人來說, 寶寶哭聲中所代表的含義未必能被完全理解。 據部分家長反映, 有的寶寶總是半夜驚哭, 再者就是白天會莫名其妙哭個不停。 對於寶寶此類啼哭背後的含義, 看似事發突然, 其實背後卻隱藏著某些疾病的隱患或是情感上的訴求, 家長如果不及時發現, 長久以往會對寶貝們的健康成長造成很大影響。

生理性啼哭——身心發展需要

當寶寶啼哭的聲音響亮而不刺耳, 富有節奏感時;當寶寶啼哭常常哭而無淚,

Advertisiment
且每次哭得時間都很短時;當寶寶啼哭不止, 但生活中吃奶、睡眠、玩耍都並無異樣時……這些情況, 其實都是寶寶的生理性啼哭, 只要父母施以相應的措施, 如輕輕地觸摸幾下, 或是通過玩具等其他方式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寶寶很快就會停止哭鬧。

生理性啼哭是嬰兒出自于本能的特殊運動方式, 也是身心發育的需要。 從生理角度看, 通過啼哭可使寶寶胸腔的負壓增大, 肺泡擴張, 使呼吸肌得到充分鍛煉。 這樣一來, 可以加大肺部活動量, 吸進更多新鮮氧氣, 排出更多代謝廢氣, 使全身血液迴圈加快, 消化系統功能增強, 從而促進生長發育。 從心理發育過程來看, 哭是寶寶語言發育的最初模型, 通過生理性啼哭可促進精神活動、神經系統發育及後天性條件反射逐步形成,

Advertisiment
使寶寶的智力儘快發展起來, 也是日後語言發育的一種啟蒙。

需要性啼哭——滿足寶寶訴求

①饑餓性啼哭。 當寶寶的哭聲帶有乞求的感覺, 只要媽咪用手指觸及面頰或嘴邊, 小寶貝便馬上會扭轉頭, 嘴唇做出吸吮狀。 如果媽媽沒有及時給寶寶餵奶, 寶寶會哭得更厲害;一旦媽媽餵奶, 便會馬上停止啼哭。 這個時候, 就是寶寶在告訴媽媽“我已經餓了”, 如此一來, 有助於媽媽掌握寶寶的餵奶時間, 也有利於形成寶寶規律性吃奶的習慣。

②困倦性啼哭。 當寶寶肢體動作減少, 目光空洞, 臉上逐漸沒有表情, 尤其是在人多嘈雜的地方, 發出一陣陣不耐煩號叫的時候,

Advertisiment
這是寶寶在傾訴“我很累, 我要休息!”。 這時, 任何刺激都會讓寶寶的大腦感到疲乏。 媽媽應立即把寶寶放在一個舒適、安靜的地方, 讓寶寶平靜下來, 讓其大腦和身體都能得到很好的休整。

③情感訴求性啼哭。 當寶寶的哭聲平和, 很有節奏感, 並且頭不停地左右轉動, 一副“左顧右盼”的樣子。 這時, 如果媽媽不理睬寶寶的行為, 他便表現出運動增強, 甚至出現自發驚跳;但是若是媽媽走上前去, 寶寶的眼神裡會流露出企盼的神色, 哭聲隨之變小, 但仍然哼哼唧唧地哭著。 這種哭聲的意義是在告訴媽媽“我想要抱抱”, 媽媽在滿足寶寶的情感需求之後, 便會很快的安靜下來。

疾病性啼哭——補充營養所需

①營養性疾病引起的驚哭。 寶寶在夜間總是驚醒,

Advertisiment
如同受了驚嚇一般, 此外還伴有夜間尤其是後半夜出汗、枕禿等表現, 那麼提示寶寶可能正處於佝僂病早期階段, 是身體缺乏維生素D或鈣質的信號。 專家提醒家長們:寶寶身體缺乏維生素D和鈣時可引起一系列神經症狀, 如夜間多汗、夜驚、哭鬧都與植物神經調節能力失調有關, 這時候, 補充鈣質的同時, 補充維生素AD更為重要, 因為人體本身對鈣的吸收率並不高, 如果鈣質不能被寶寶的身體吸收, 補充再多的鈣, 也都無濟於事。 兒保醫生往往建議家長從寶寶從出生15天起, 常規補充伊可新維生素AD滴劑, 這是因為其中的維生素D可以促進腸粘膜上皮細胞對鈣的吸收, 使鈣質更容易、更快速地被吸收進入血液並到達骨骼和牙齒,
Advertisiment
促進骨骼鈣化以增加強度。 此外, 維生素A還可以促進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和骨細胞的分化, 如果維生素A攝入不足, 容易造成骨骺端成骨障礙, 使孩子牙齒發育緩慢、不良等。 因此, AD同補, 1+1>2, 補鈣效果更加顯著, 寶寶營養全面均衡。

②陣發性啼哭。 寶寶哭聲大而高, 在夜間尤甚, 哭時總晃動著頭或者抓耳撓腮。 這時候需要注意寶寶耳部附近是否有不舒服的地方, 如果出現相關症狀, 則需要到醫院就診。 另外, 如果寶寶的啼哭伴有流涎或是比之前流涎有所增加, 並且在喂他東西吃的時候常常哭鬧不已, 則很有可能是黏膜上有潰瘍、皰疹等, 媽媽應及時帶寶寶去口腔科就診檢查。

雖然寶寶還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要, 但是相信父母通過今天的學習,一定能夠在生活中逐漸理解寶寶不同哭聲背後的含義,以便於在今後的日常生活中能夠給予寶寶更加全面的呵護。

但是相信父母通過今天的學習,一定能夠在生活中逐漸理解寶寶不同哭聲背後的含義,以便於在今後的日常生活中能夠給予寶寶更加全面的呵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