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節習俗 臘月二十九的習俗有哪些

在過去, 老北京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 過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 糖瓜兒粘;二十四, 掃房日;二十五, 做豆腐;二十六, 燉白肉;二十七, 宰公雞;二十八, 把面發;二十九, 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 其實這首童謠包含了我國傳統春節的眾多習俗, 今天小編就來仔細介紹下臘月二十九習俗有哪些。

臘月二十九, 蒸饅頭

“臘月二十八, 把面發”, 這發了的面, 自然也就要用來蒸饅頭啦, 因此民謠中自然也就有了“臘月二十九, 蒸饅頭”的說法。

在我國春節的民俗中,

Advertisiment
在這天要把臘月二十八已經發好的白麵蒸成饅頭, 誰家的饅頭蒸得大、蒸得好, 在新的一年裡, 誰家就會蒸蒸日上, 討個好彩頭。 雖然現在鞍山已經很難見到居民家裡用大鍋蒸饅頭的情景, 但人們討吉利的習俗依舊未變, 臘月二十九這天, 超市、市場裡的大饅頭還是很受歡迎的。

老輩人常說,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臘月二十九的饅頭一定要蒸好, 這可是家裡的“臉面”。 因為, 在過去來說, 精心準備好的饅頭要擺上供桌, 等到大年初一有人拜年時, 就會對著饅頭“品頭論足”, 因此, 臘月二十九的饅頭一定要做得又好看又好吃, 這才有面子, 也才吉利, 更會受到人們的重視。 但漸漸地, 隨著風俗習慣的演變, 目前, 蒸饅頭已只是單單為了一個“蒸”字,

Advertisiment
寓意蒸蒸日上。 在鞍山, 蒸饅頭的習俗依然在一些老年人群中沿用著, 自己發麵、和麵, 無論方式還是手法, 都遵循著老傳統, 許多人也非常喜歡回味這種自製饅頭的老味道。

“上墳請祖上大供”:臘月二十九除了要蒸饅頭以外,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民俗那就是“上墳請祖上大供”。 上墳請祖的時間, 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 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 躬率妻孥, 潔祀祖禰。 及祀日, 進酒降神畢, 乃室家尊卑, 無大無小, 以次列于先祖之前, 子婦曾孫各上椒酒于家長, 稱觴舉壽, 欣欣如也。 ”這說明, 早在漢代我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

“過小年”:在土家族,

Advertisiment
會比我們提前幾天過春節, 因此, 臘月二十九也就是他們的“小年”了, 也叫“調年會”。 關於土家族得這個傳統, 還有幾個傳說在這裡可以跟大家分享分享:1.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調東南沿海出征抗倭, 軍令緊急, 便提前過年, 奔赴前線。 士兵英勇作戰, 立下了“東南戰功第一功”, 後人為紀念此次出征, 便將年節提前, 習以為俗。 2.土家族先民貧困, 年三十日還要給富人做工, 提前過年, 以便同家人團圓。 3.舊時每到年關, 官軍遍來驅趕百姓, 土家人提前過年, 吃團圓飯, 以便逃生。 4.土家先輩抗擊外來侵略, 提前吃年飯, 以迎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