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 一家婦嬰保健醫院每天要為近百個寶寶做體檢, 在寶寶進行大動作、體格發育等檢查時, 醫生們經常被問道:寶寶的腿型是否正常, 會不會是O型腿?可見擔心寶寶腿型不好, 影響未來學習、工作的家長不在少數。 兒童生長發育專家認為現在的80後父母, 普遍在育兒理念方面比較先進但在育兒知識方面卻比較缺乏。 專家同時建議父母應掌握嬰幼兒生長發育的三個關鍵期, 全面認識小兒O型腿成因, 分階段採取相應措施。
孕期到新生兒期, 做好定期產檢
從受孕的第四星期起, 胚胎已長出了四肢的雛形。
Advertisiment
當寶寶出生時, 一般只要有經驗的醫師, 一旦發現寶寶腿型略有異常, 通常都會及時處理, 輕輕地推一下作外力矯正。 而在新生兒期, 兩個小腿骨(腸骨和腓骨)呈輕度或中度彎曲, 也是正常的現象, 如若嚴重彎曲就需到醫院就診了。
對於紙尿褲襠部設計盲目加寬是否合理, 會否導致嬰幼兒O型腿的疑問, 記者聯繫到一家品牌企業, 主管負責人稱, 紙尿褲不可能導致嬰幼兒O型腿。 首先從紙尿褲的芯體結構出發, 紙尿褲的吸收芯體主要是由高分子吸水樹脂(SAP)和絨毛漿組成。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注意維生素D的補充, 不宜過早讓寶寶學走路
生長發育時期, 因缺乏維生素D而引起體內鈣、磷代謝紊亂, 進而導致骨骼發育障礙、骨變形或關節軟骨發育不良是造成O型腿的常見原因之一。 由於母乳中的維生素D含量相對較少, 所以純母乳餵養的嬰兒應當更加注意補充維生素D。
專家還指出:寶寶11-12個月左右是最適合開始走路的時段。 在這之前, 寶寶腿部屈肌張力較高, 而且現在寶寶普遍用紙尿褲, 一些襠部加寬的紙尿褲在吸尿後會橫向膨脹, 壓迫到寶寶大腿內側, 這種情況下的“O型腿”屬於生理性彎曲, 是正常現象。 但是, 有些爸爸媽媽急於求成,
Advertisiment
注意正確坐姿和蹲姿, 避免過度矯正
2歲前後, 寶寶的大腦神經發育完全, 在走、跑中, 肢體雖然會進行“自動矯正”, 卻容易有過度矯正的情形發生, “O型腿”反而會變為“X型腿”。 專家提醒, 這個時期的寶寶關節負荷隨著體重和活動力的增加而加重, 要及時矯正不正確的坐姿及蹲姿, 避免過度矯正的情況發生。
方法之一是儘量避免趴睡, 當寶寶趴睡時腳踝呈內翻或外翻狀, 長時間下來可能影響腿型發育, 家長們應當勤于幫寶寶翻翻身、調整睡姿。 之二是避免跪坐,
Advertisiment
有業內專家也表示, 部分“O型腿”現象僅是成長中的“非疾之疾”, 家長只要細心觀察、注意矯正, 百分之九十能夠恢復正常, 不必太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