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是愛還是變相的“控制”

“控制”悄然進行

帶孩子出去轉悠, 常常會聽到很多其他帶孩子的人掛在嘴邊的話:乖、聽話, 不要這樣, 不要那樣、你一點也不懂事、怎麼說了這麼多遍你也不學好?危險!不要動這個!這些都是帶強烈感嘆號的一些詞語。

聽得多了, 我覺得有些不順耳, 但也說不上來是哪裡出了問題。 大家帶孩子不都是這樣嗎?反省我自己, 有些話不也是時常會對孩子說?可當我回來拼命惡補我這幾個月沒看的《心理月刊》時, 突然有些頓悟。 原來, 這種愛, 是我們當家長的自以為是的愛, 這在某種程度上不是愛, 或者說不是正確的愛,

Advertisiment
而是一種對孩子變相地“控制”。

為什麼要打引號呢?因為這也不是真正的控制。 是我們帶著善意出發, 但結果不太好的一種控制。 我們希望孩子能溫文爾雅, 彬彬有禮, 識大體, 舉止得當。 可當他們的表現和我們理想中的完全不一致時, 很多類似的語言就會出現, 我們不認為這是控制, 但實際上我們已經在心裡給孩子畫了一個圈, 他們必須按照這個圈去行事。

抓住學前的寶貴時間

在他們幼小的時候, 家長的期望值其實並不高, 只要吃飽穿暖就行。 但一旦稍大一點, 開始有基本的社交和在公共場合出現時, 很多寶寶的舉止就會和家長期望的相差甚遠。 這時, 很多家長會著急, 會比較, 會使用一些不當的言語來教育孩子。

Advertisiment

可是孩子就是孩子, 無論你怎麼給她講大道理, 或者不管你怎麼著急, 她的智力如果不發育到合適的時候是無法明白大人的心情或者出發點的。 她只是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裡, 開心就笑, 不高興就哭。 可這樣是否正確, 或者說孩子是否願意接受, 也許很多家長都並沒有在意。 在自己不注意的時候, 一些對孩子成長不太好的話就這麼脫口而出了。

但孩子聽了, 也許第一反應是害怕, 第二反應可能就是逆反了。 如果還有第三反應, 說不定就是懵懵懂懂地聽話, 失去自己在成長中最重要的自由, 反正聽家長的就不會錯, 會得到表揚。 久而久之, 思維的發展就會受阻。 也就會減少天馬行空, 信馬由韁的奇思妙想了。

Advertisiment

孩子真正在家裡呆的時間最長的一個階段就是學前(幼稚園之前), 之後大量的時間都是在學校裡度過, 家長只有在孩子放學後很有限的時間和孩子共處。 交流和觀察的時間都非常短。 如果我們再不抓緊時間, 那麼孩子最後很容易就變成學校影響力塑造下的孩子。 這將是我不願看到的。 可是要怎麼愛、如何愛, 才能讓愛孩子的媽媽們能有把握說, 我從沒有控制過孩子, 我是在好好愛他。

我也在思考, 大概就是在孩子實在調皮搗蛋, 然後自己一定要發脾氣的最後3秒鐘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 深呼吸一下, 用儘量平和的語調來和孩子探討這件事, 儘量做到客觀, 不帶個人情緒。 如果遇到孩子玩一些危險的東西, 也可以面帶笑容(雖然很難),

Advertisiment
輕聲細語地制止。 但一定要注意說話的方式, 而不是簡簡單單大聲呵斥危險就完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