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時代不同了,父母需要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嗎?

傳統的教育一般都是嚴父慈母這樣的角色定位, 而現在很多家庭也熱衷於這樣的教育模式, 很多時候總是一個唱紅臉, 一個唱白臉。

一個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咄咄逼人, 而另一個就是在旁邊扮演爛好人。 而這些, 都會造成家庭教養的不一致。

舉一個例子:

洋洋爸爸媽媽為了教育好孩子, 生活中夫妻兩常常是一個唱紅臉, 一個唱白臉。 媽媽偏重于高強度訓練, 認為說幾句教訓一下是很正常的事情。

每當媽媽發威訓斥的時候, 爸爸總是會在一邊勸解, 袒護洋洋。

一天週末, 爸爸正在書房讀報, 洋洋急急跑到爸爸身邊,

Advertisiment
叫喊道:“爸爸, 媽媽要教訓我了, 快幫忙。 ”

“又咋了?”

“說我的作業潦草。 ”

於是爸爸就發話了:“作業潦草點有啥關係?只要題做對了就可以了。 ”

然後轉身對洋洋說:“不用怕, 有老爸在, 媽媽不會怎麼樣。 ”

其實這樣的教育方式

到底會出現什麼問題呢?

生活中由於家長意見不一致, 很多時候孩子會感覺到他到底該聽誰的, 到底該怎樣做才好。

孩子年紀小, 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強, 面對不同的教育要求, 孩子不知道該接受哪個, 往往會無所適從。

同時, 教育要求不一致, 也會給孩子的不合理欲望、要求和壞習慣製造“防空洞”, 使之有機可乘

因此, 在一個家庭裡, 尤其是在人口較多的大家庭裡, 對於孩子的教養內容、範圍、要求和方式方法,

Advertisiment
家長應當勤于商量, 統一口徑。

家長“一個紅臉, 一個白臉”的家庭常常存在溝通問題, 孩子會很自然地和支持自己的一方結成聯盟, 共同對抗不支持自己的一方。

而不支持方則會因為越來越深的怨氣而更加苛責孩子, 進而形成惡性循環。

父母在一件事情上的相反口徑會間接地把孩子與其中一方對立起來。

有的家庭, 面對父親的嚴厲管教, 母親時常會流露出對孩子的歉意。

父親剛剛教訓完, 孩子哭泣的淚還沒幹, 母親就迫不及待地將孩子叫到另一間屋中, 親親抱抱各種安慰。

這樣孩子就很難意識到自己真正的錯誤。 如此一來, 孩子有了自己的依賴, 更加肆無忌憚。 還會為自己的失誤尋找盟軍。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

Advertisiment
家長有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 但因此而引起爭端, 使孩子能利用家長間的不一致逃避自己應負的責任就不正常了。

事實上, 大多數父母在教育方式上看法有異, 並非就一定會有壞的效果, 關鍵在於家長雙方應怎樣處理這種分歧。

在分歧上, 家長可以有自己的意見, 但不要當面提出相反的意見。

意見的分歧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特別是當孩子長大些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斷能力的時候, 孩子很容易利用這樣的局面為自己打掩護。

有人說, 一個唱紅臉, 一個唱白臉, 就好比一輛車, 一個向前推, 另一個向後拉, 力量不就抵消了嗎?

團結一致向前走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 家長教育孩子規則要和諧一致, 不需要雙方各扮角色

Advertisiment

比如說一個嚇唬孩子, 一個呵護孩子;一個威脅孩子, 一個利誘孩子。

這種方法不值得提倡, 即便有時非常有效, 也不能過度嘗試。

因為這種不一致容易導致孩子心理上的失衡, 在教育孩子之前, 家長的規則和諧一致。

切忌一個唱紅臉, 一個唱白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