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普通家庭培養出才女的故事 值得家長深思!

培養興趣, 學習是種獎勵的手段

現在的家長, 最頭痛的就是孩子的學習問題。

督促吧, 怕孩子產生厭學情緒;放手不管, 又怕孩子放任自流。 從孩子懂事開始, 家長們就開始絞盡腦汁, 想找到一條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捷徑。 對此, 劉根正和王麗的辦法非常簡單:"把學習作為一種獎勵。 "

劉曉琳三四歲的時候, 最喜歡聽媽媽講故事。 媽媽的故事太好聽了, 大灰狼欺負3只小豬, 3只小豬性格各不相同, 第一隻小豬建了個草房子, 被大灰狼吹倒了, 第二隻小豬建了木房子, 被大灰狼推倒了……每當媽媽講故事的時候,

Advertisiment
都會拿來一本書。 曉琳也知道, 媽媽的故事都來自於那本書。

"媽媽, 媽媽, "那天中午, 曉琳跑到廚房找媽媽, "快, 給我講故事。 "

"不行啊, 琳琳, "媽媽看了看她手上的童話書, "媽媽正在做飯, 如果你能幫我洗菜, 做好飯, 就獎勵給你一個故事。 "

曉琳想了想, 同意了。 雖然她把水弄得滿地都是, 菜也洗得不是很乾淨, 但媽媽還是誇獎了她, 並在飯後, 給曉琳講了一個精彩的童話故事。

曉琳的全部心思都在故事書上。 漸漸地, 她不滿足于媽媽講故事了。 故事就在書裡放著, 如果自己認字, 就不用總是求媽媽講了。 可是, 她不認字, 怎麼辦?曉琳自己提出了識字的要求。

"我要自己看故事!"曉琳不懂得說要認字, "故事就在書裡呢。 "

"那你就要學會識字。 "媽媽說。

Advertisiment

"媽媽教我。 "曉琳來勁兒了。

王麗覺得, 現在也的確到了讓她學習識字的時候了。 不過, 如果只是泛泛地教她認字, 過一段時間她就會感到煩了, 把學習識字當成了負擔。 所以, 她採用了另外一種方法:把教曉琳識字, 也當成了獎勵。 如果曉琳能夠按與家長的約定, 收拾好自己的玩具, 按時起床……一天的綜合評分達到優秀, 得到家長的認可, 就教她故事裡面的5個字。 如果表現更好, 就會獎勵10個字。

曉琳非常喜歡這種獎勵遊戲, 因為, 那些神奇的故事, 就像一個個迷宮, 漸漸完全地呈現在她面前。

有一次, 媽媽正在"獎勵"曉琳時, 忽然有件急事要出去辦, 她讓曉琳自己先複習以前的"獎勵", 匆匆地出門去了。 2個小時後, 媽媽回來時, 發現曉琳還捧著故事書在"研究",

Advertisiment
見媽媽回來, 她高興地撲了過來, 要求把剩下的字也"獎"給她。 王麗覺得, 到了現在這個時候, 應該可以教她查字典了。 後來的獎勵就變成教查字典。 沒想到, 曉琳學得很快, 隨著識字量越來越多, 曉琳已經不需要媽媽給她獎勵了, 碰到不認識的字, 她乾脆就查字典, 自我獎勵。

王麗認為, 與其用別的獎勵學習, 不如把學習當作獎勵。 因為, 在學習就是獎勵這一過程中, 不但可以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還讓她學會了付出回報之間的關係, 學習了做家務, 甚至還學習了等待和忍耐, 這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需要的重要元素。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 當他們遇到難題時, 家長往往會沖上去, 把這種障礙除掉。

Advertisiment
在家長看來, 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然而, 恰恰是因為家長的代勞, 讓孩子失去了眾多體驗的機會, 也形成了很多性格裡的缺憾。 劉根正認為:"孩子必須學會適應失敗, 但是, 也必須養成不放棄的習慣。 "

劉曉琳小時候, 和其他孩子一樣, 對玩特別感興趣, 特別是積木, 買了一套, 她認為不夠, 一定要讓爸爸再買一套。 劉根正在這一點上, 有點嬌縱曉琳。 之所以嬌縱她, 是因為, 積木的價格並不貴, 自己能夠承擔得起,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 劉根正覺得, 積木這種玩具, 帶給孩子的益處很多。

有一次, 曉琳畫了一幅關於宮殿的畫, 並興致勃勃地把幾副積木混在一起, 攤到地上, 準備按圖紙建造一項"浩大的工程"。 然而, 這個"工程"實在是太大了,

Advertisiment
她整整搭了一晚上, 卻只完成一小部分。

吃過晚飯, 曉琳對這個"建築"失去了耐心, 準備收拾起來, 上床睡覺。

"琳琳, "劉根正拉住女兒的手, "來, 爸爸和你一起搭。 "

"好啊。 "曉琳笑了, "我要搭宮殿—我自己的宮殿。 "

有了劉根正的説明, "工程"進度明顯加快。 不過, 離完工還差得太遠。 曉琳幾次想勸爸爸放棄, 但見劉根正興致勃勃的樣子, 就沒開口。 這天晚上, "工程"暫時停了下來。

第二天是個休息日, 一大早, 劉根正就叫起曉琳, 又忙活了起來。 到了中午, 馬上就要完工時, 他們發現積木不夠了。 劉根正二話沒說, 馬上騎自行車到玩具店, 買了一套新的積木。 搭載建完最後幾塊, 劉根正特意借了相機, 和曉琳在積木前拍照留念, 還買了汽水, 一起慶祝。

這件事情,在曉琳腦海裡,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另一件讓曉琳記憶深刻的事情,是上了小學之後,她按老師的要求,做了份學習計畫。

學習計畫這種東西,每個人在上小學時,幾乎都做過,不過,完全按計劃行事,卻沒有幾個能堅持下來的。曉琳也是如此,定計劃時,幾乎把所有的空餘時間都占滿了,其間只像在學校上學時一樣,留了幾個10分鐘的休息時間。看到這個計畫,劉根正要求曉琳修訂,甚至還添上了打遊戲機30分鐘、與小朋友玩30分鐘……曉琳急紅了臉,覺得爸爸這不是在做計畫。

"計畫,就在於堅持按計劃進行。"劉根正說,"我可以不改你的學習計畫,不過,你要想好,你能堅持嗎?"

"那,就按你改的計畫好了。"想了很久,曉琳才同意了爸爸的要求。

果然,在同學當中,只有劉曉琳一直在按計劃學習,而且,學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而她的那些做了密不透風學習計畫的同學,不但放棄了計畫,學習成績也忽高忽低不穩定。

劉根正認為,做工作和做人是一樣的。所以,讓孩子養成做事不放棄的習慣很重要。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列定計劃,按計劃行事,遇到困難了,可以尋求幫助,可以改變一些策略,但不能放棄。只有學會了不放棄,孩子才能成為一個具備成功習慣的人。

課外閱讀,廣博知識是信心基礎

孩子喜歡讀書,在上學前,這是好事,但上學後,如果還是對課外讀物念念不忘,家長往往會認為,孩子這是不務正業,有那時間,應該多看看課本,多做幾道題。劉根正夫婦對這件事的態度是:"只要孩子喜歡讀書,所有的書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對孩子的成長起作用。"

上學後,曉琳讀的書很雜,每天按計劃做完功課,玩累了,都要把自己關進房間裡讀書。

有一段時間,曉琳對一個名叫艾柯卡的美國人有了興趣。這個人曾經為了經營克萊斯勒汽車公司,把自己的百萬年薪,降到了一美元。最初曉琳對這個人的瞭解只有這麼多。為了更深入地瞭解這個人,她到圖書館借來了幾本關於艾柯卡的書。通過閱讀這些書,她瞭解到,艾柯卡是從汽車推銷員起步!

"看了這些書,我明白了爸爸所說的不放棄多麼重要。"曉琳在日記裡這樣寫道。

讀書讓曉琳學會了總結,汲取不同的營養,同時,課外閱讀也促進了曉琳的學習。

有一次,老師在出語文小測驗試題時,不小心出了道初中生甚至高中生才涉及到的填空題。這道題的空檔處,需要填的是"逆向思維"4個字。這次小測驗,全班學生中,只有一個人獲得了滿分,這個人就是曉琳。因為,這個超出學習範圍的逆向思維的概念,曉琳在一本文學書中,曾經看到過。

老師很驚訝,但對曉琳的知識超出學習範圍的驚訝,這已不是第一次了。

有一次,學校組織演講比賽,題目是《環保就在身邊》。老師指定由曉琳參加。

曉琳有些緊張,每天都會把演講稿背一遍。

"琳琳,用不著緊張。"劉根正安慰她,"多看些這方面的書,忘詞了,就現場即興演講嘛。"

曉琳覺得爸爸說得有道理,就找了許多這方面的書看。沒想到,竟然對環保有了濃厚興趣。演講時,她沒有因緊張忘詞,卻真的做起了即興演講,雖然超時,但獲得了全場最高分和聽眾的十幾次掌聲。

劉根正和王麗認為,培養孩子,就像是炒菜。每一本書就像一個調味料,由這個調味料,可以與其他的調味料、主料一起,成為一道美味的菜肴。課外閱讀也是這樣,課外的知識與課堂學習的基礎知識形成一張知識、文化網路,孩子自然就會信心十足。

在爸爸媽媽樸實而獨到的培養下,曉琳平穩地成長著。2004年,她收到了英國牛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走向異國,繼續她獨立的成長旅程。

一起慶祝。

這件事情,在曉琳腦海裡,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另一件讓曉琳記憶深刻的事情,是上了小學之後,她按老師的要求,做了份學習計畫。

學習計畫這種東西,每個人在上小學時,幾乎都做過,不過,完全按計劃行事,卻沒有幾個能堅持下來的。曉琳也是如此,定計劃時,幾乎把所有的空餘時間都占滿了,其間只像在學校上學時一樣,留了幾個10分鐘的休息時間。看到這個計畫,劉根正要求曉琳修訂,甚至還添上了打遊戲機30分鐘、與小朋友玩30分鐘……曉琳急紅了臉,覺得爸爸這不是在做計畫。

"計畫,就在於堅持按計劃進行。"劉根正說,"我可以不改你的學習計畫,不過,你要想好,你能堅持嗎?"

"那,就按你改的計畫好了。"想了很久,曉琳才同意了爸爸的要求。

果然,在同學當中,只有劉曉琳一直在按計劃學習,而且,學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而她的那些做了密不透風學習計畫的同學,不但放棄了計畫,學習成績也忽高忽低不穩定。

劉根正認為,做工作和做人是一樣的。所以,讓孩子養成做事不放棄的習慣很重要。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列定計劃,按計劃行事,遇到困難了,可以尋求幫助,可以改變一些策略,但不能放棄。只有學會了不放棄,孩子才能成為一個具備成功習慣的人。

課外閱讀,廣博知識是信心基礎

孩子喜歡讀書,在上學前,這是好事,但上學後,如果還是對課外讀物念念不忘,家長往往會認為,孩子這是不務正業,有那時間,應該多看看課本,多做幾道題。劉根正夫婦對這件事的態度是:"只要孩子喜歡讀書,所有的書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對孩子的成長起作用。"

上學後,曉琳讀的書很雜,每天按計劃做完功課,玩累了,都要把自己關進房間裡讀書。

有一段時間,曉琳對一個名叫艾柯卡的美國人有了興趣。這個人曾經為了經營克萊斯勒汽車公司,把自己的百萬年薪,降到了一美元。最初曉琳對這個人的瞭解只有這麼多。為了更深入地瞭解這個人,她到圖書館借來了幾本關於艾柯卡的書。通過閱讀這些書,她瞭解到,艾柯卡是從汽車推銷員起步!

"看了這些書,我明白了爸爸所說的不放棄多麼重要。"曉琳在日記裡這樣寫道。

讀書讓曉琳學會了總結,汲取不同的營養,同時,課外閱讀也促進了曉琳的學習。

有一次,老師在出語文小測驗試題時,不小心出了道初中生甚至高中生才涉及到的填空題。這道題的空檔處,需要填的是"逆向思維"4個字。這次小測驗,全班學生中,只有一個人獲得了滿分,這個人就是曉琳。因為,這個超出學習範圍的逆向思維的概念,曉琳在一本文學書中,曾經看到過。

老師很驚訝,但對曉琳的知識超出學習範圍的驚訝,這已不是第一次了。

有一次,學校組織演講比賽,題目是《環保就在身邊》。老師指定由曉琳參加。

曉琳有些緊張,每天都會把演講稿背一遍。

"琳琳,用不著緊張。"劉根正安慰她,"多看些這方面的書,忘詞了,就現場即興演講嘛。"

曉琳覺得爸爸說得有道理,就找了許多這方面的書看。沒想到,竟然對環保有了濃厚興趣。演講時,她沒有因緊張忘詞,卻真的做起了即興演講,雖然超時,但獲得了全場最高分和聽眾的十幾次掌聲。

劉根正和王麗認為,培養孩子,就像是炒菜。每一本書就像一個調味料,由這個調味料,可以與其他的調味料、主料一起,成為一道美味的菜肴。課外閱讀也是這樣,課外的知識與課堂學習的基礎知識形成一張知識、文化網路,孩子自然就會信心十足。

在爸爸媽媽樸實而獨到的培養下,曉琳平穩地成長著。2004年,她收到了英國牛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走向異國,繼續她獨立的成長旅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