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兒媽:
張教授請進--
張教授, 您好!非常感謝您的指教!
我能體會到您說那番話的良苦用心, 而且, 我也贊成。 我有一個舊同事, 據說2歲才說話, 可他現在嘴巴也挺厲害。
對於歐慕潔智力方程那套書中的評測標準, 我不是盡信。 因為, 我覺得僅憑一、兩個標準就判斷孩子某方面的能力, 是否嚴謹?而且, 其標準定得是否科學?靈靈有一些事例促使我對此懷疑, 在這裡就不展開來說了。
我還有一些問題想向您請教:
1)靈靈的生活自理能力確實比較差:1歲9個月了, 不會自己上廁所、甚至不會事先示警;吃飯的動作還不夠熟練,
Advertisiment
靈靈的生活自理能力差是我們作家長的責任, 是我們圖方便省事, 幫她把事情做了, 令她缺少學習和鍛煉的機會。 我想, 我們還是要把這種機會還給她, 她成長始終要經過這個過程, 這種麻煩不能省。
但其它的都好說, 就是上廁所一事, 我真是黔驢技窮了。 她1歲時, 我給她買過一個坐盆, 她拼命不肯坐, 後來就罷了。 白天依靠大人把, 出去玩和夜裡就上尿片。
Advertisiment
跟她說過無數次尿尿之前要叫人、要到廁所去尿, 她完全明白, 可就是做不到或不做, 奈何?
我們也有罰過她的, 如, 不馬上給她洗換, 要她站在那兒背數, 背到40(她基本不會真的乖乖地那樣做), 但無效。 她甚至會沖你嘻皮笑臉, 一幅不在乎的樣子(不知是不是裝的)。 昨天上午我媽給她清洗時, 生氣地打過她兩下屁股(不是很重), 人家無所謂地繼續唱歌!
也許她真的還沒到能控制的階段?
2)靈靈現在比較會找藉口, 這是屬於語言能力的範疇還是社交能力的範疇?
如:我讓她下地玩, 她想賴在床上, 就說:"地上涼冰冰的。 "
三姨或舅舅想和她玩, 她不樂意, 就苦著臉叫:"xx,
Advertisiment
路過幼兒藝術照的檔口, 她坐上小椅子翻相冊, 營業小姐想過來搭訕, 她苦著臉叫:"我在看書書, 別打擾我!"
早上起來, 我抱緊她, 她掙扎著要鑽出去, 大叫:"不要抱婉靈, 我的手髒!"
3)我覺得1歲多的孩子已有抽象思維能力, 舉例如下:
a.靈靈1歲4個多月時, 有一天和我在裡屋玩, 電話鈴響了兩下後沒了聲音。 我順口問她:"爸爸呢?爸爸在幹什麼啊?""打電話。 "她頭也不抬地答道。 這說明她知道電話不響是因為被拿起來了(觀察, 經驗), 還說明她能根據爸爸不在眼前這一事實, 推斷出是爸爸在客廳裡拿起了電話。
b.無論去到任何場合, 只要讓她扔垃圾, 她都能馬上找到垃圾筒把垃圾扔進去。 而這些垃圾筒的形狀、顏色、大小、放置的位置,
Advertisiment
c.上個月帶她去逛街, 路過服裝店, 我說了句:"這裡是服裝店, 裡面有好多衣服, 這裡是賣衣服的。 "再走了幾步, 突聽她說:"這裡是賣鞋鞋的, 好多鞋子。 "果然, 她說對了。 然後, 在我們經過皮包店時, 她又說:"這裡是賣包包的。 "
張教授, 可以根據這些判斷孩子具有抽象思維能力嗎?
4)目前靈靈的語言水準比較好, 我們該往哪個方向教她?是繼續往漢語方面深入?還是教她一點外語?
我最近的想法是, 給她讀書(當然是幼兒、兒童讀物), 不再轉換成淺白易懂的詞句, 直接讓她接觸書面語言。
至於外語, 我們一直沒有刻意的教她,
Advertisiment
語, 有點語感, 從來沒指望她會多少個單詞、會多少個句子。 我覺得幼兒會一些英語單詞說明不了什麼問題。
謝謝您看完這篇長文, 希望繼續能得到您的指點, 謝謝!
婉兒媽:關於你的問題你好。 一、關於孩子的獨立能力問題, 家裡人一定要放手, 鼓勵、甚至要嚴格要求。 小便的問題, 一是態度要嚴厲, 你們所謂的懲罰是不能起到任何作用, 一定要嚴厲, 如果打, 狠狠的打三次就解決問題, 二是要獎勵, 達到要求給與獎勵。
二、找藉口, 對一歲多的孩子是件好事, 說明孩子的社會能力較強, 也說明孩子的智力發展較好。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就必須要求孩子在遵守一定的規則的基礎上,能很好的去找"藉口"。
三、你舉的例子,說明孩子在思維方面的發展較好,但這不是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以後我會慢慢給大家介紹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四、語言方面要發展,主要是聽說,現在不要教孩子識字,如果條件不具備,也不要教孩子學英語,可以隨便聽聽。(條件是:家裡有一人完全可以說英語,孩子可以把英語作為母語)。聽說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聽故事、兒歌,選擇材料的前提是孩子一定能聽懂,講的技巧也是孩子能聽懂,並且鼓勵孩子給大人、給其他小朋友講。促進語言發展的第二個方面是孩子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如果孩子能多和更多的人交往,特別是大人,孩子不僅社會能力會發展得很好,而且孩子的語言能力也會得到很快的發展。
五、孩子的精細動作能力很重要,一定要多鍛煉。
樹兒媽媽:
回應張教授,請指教。
一、你是如何做的,你的孩子在智力發展的哪些方面達到什麼程度。對三歲以前的孩子,運動、精細工作、語言、社會能力、生活獨立能力發展到什麼程度。
我和女兒的相處方式:
做為上班一族,只有利用工餘時間盡可能地陪伴在她的左右,一般都是陪她玩捉迷藏、堆積木、看圖畫書、認數字、形狀、顏色、追跑遊戲。週末就儘量帶她去公園、兒童樂園、出遠門,創造條件讓她多接觸大自然。在和朋友、同事聚會的時候儘量帶她在身邊,讓她多點接觸各式各樣的環境、人物,可以增長她的見識,儘早培養社會能力,不要只局限在家裡。她在這方面表現不錯,很少怯場。但在教育方面就沒訂立什麼制度、方法的,一切都循著她的興趣發展,畢竟才1歲9個月,不想這麼小就給她壓力。我的最大願望就是保障女兒可以健康、幸福、快樂地恣意成長。(這種想法正確否?)
至於樹兒的各種能力:
運動:爬高爬低,跑、跳動作都非常敏捷,現在可以連續十幾次雙腳跳。
精細工作:1歲半的時候做過智測,其中精細動作最出色,可以耐心地把7、8粒小豆子放入1釐米寬的小瓶裡,積木現在可以堆七塊高。
語言:最差的一環。到現在還是以單字"爸爸、媽媽"為主,雙字如"吃飯"等現在才開始慢慢學說。
社會能力:比較強,見到陌生環境、陌生人一般不會哭鬧,可以較好地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玩耍時還比較謙讓;愛分享,有好吃、好玩的總喜歡和身邊的人分享。有點擔心她的競爭意識不夠。
生活獨立方面:愛學著做家務,特愛扔垃圾、掃地、抹桌子等,(可估計是把這些家務當玩耍)。自己會穿襪子、褲子。
二、有哪些問題搞不清楚,不知道如何去做,可以提出來。
1、語言問題,如何才能讓她有大的突破;
2、缺乏耐心,專注看書、電視總持續不了太長時間;
3、脾氣有點暴躁,特別是要求沒達成前,會動手打人、扯大人的頭髮。
4、上班時間基本是由保母小姐姐、外婆照看,倆個大人愛看電視,比較少顧及她、陪她玩,有何解決方法?
5、還有就是頭髮稀疏、長牙慢,對鈣的吸收不好。
把說話作為目標,而要把理解作為目標。比如給孩子講很簡單的故事,然後提問,讓孩子指書上的畫回答,看孩子理解了多少。也可以給孩子念兒歌,然後媽媽說上半句,讓孩子接後半句,或者後一、兩個詞。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的表達能力。
二、動手能力不錯,可以讓孩學習子擺二維積木和簡單拼圖。學習用小勺子,學習拿筷子等都是鍛煉孩子動手能力。
三、對孩子必須要約束,父母要有一定的權威,不能非要達到自己的要求,不行就打人。
四、還是和婆婆和小保姆說說,多帶孩子出去。多何其他人接觸,這個年齡的孩子多帶上街,多見各種事物,對孩子都有好處。不能老呆在家裡,尤其是大人看電視,讓孩子一人在邊上無聊。
五、我講的書,很多書店都有,在城市裡,個體的小書店比較多賣,或者你給他們講,很快就給你進到書。大家從書上的標準對照後給我講,我就更具體的指導你的孩子發展的狀況。
樹兒媽媽:
張教授:我們現在的教育方式
一、語言方面
一般是從日常生活著手,隨處看到、摸到的就重複告訴她,至於念兒歌、講故事,也嘗試過,但好象她興趣不大,沒多會就亂翻你的書,找圖片看。
二、動手能力
將不同形狀物體放入各自的孔裡,她是處理得不錯,所有的形狀都可以很快地對比顏色、形狀給放進去,小勺子也用得不錯,經常要求自個兒吃飯。至於張教授所說的二維積木,不太清楚所指,能再說明一下嗎?
樹兒媽媽:改進講故事的方法
一、這小的孩子,很難專門給孩子講故事,你講的孩子如果聽不懂,他就不會有興趣。並且所謂的講故事實際上就是看給孩子圖片,瞎編非常簡單情節,語言要儘量簡練。你不能照到書上給他講。比如嬰兒畫報上《小天鵝找媽媽》,開始的時候你不能照到書上講得很完整,孩子根本就不可能一下子接受這麼多的東西。去聽懂有主謂賓、定狀補的句子。開始一幅圖片只能講很簡單的一句話,講一個意思,一直到孩子明白,再升級,一幅圖片就可以講兩句話簡單的話。逐步升級,一個小故事孩子會讓你講很多遍。我講得不知道你是否明白了。
二、二維積木就是平面積木,賣的塑膠積木可以插成各種立體形狀的汽車等是三維積木。二維積木就是擺在桌上,比如小車,不是立體的。這個年齡的孩子只適合玩二維積木。
你把講故事改進的結果告訴我。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就必須要求孩子在遵守一定的規則的基礎上,能很好的去找"藉口"。三、你舉的例子,說明孩子在思維方面的發展較好,但這不是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以後我會慢慢給大家介紹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四、語言方面要發展,主要是聽說,現在不要教孩子識字,如果條件不具備,也不要教孩子學英語,可以隨便聽聽。(條件是:家裡有一人完全可以說英語,孩子可以把英語作為母語)。聽說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聽故事、兒歌,選擇材料的前提是孩子一定能聽懂,講的技巧也是孩子能聽懂,並且鼓勵孩子給大人、給其他小朋友講。促進語言發展的第二個方面是孩子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如果孩子能多和更多的人交往,特別是大人,孩子不僅社會能力會發展得很好,而且孩子的語言能力也會得到很快的發展。
五、孩子的精細動作能力很重要,一定要多鍛煉。
樹兒媽媽:
回應張教授,請指教。
一、你是如何做的,你的孩子在智力發展的哪些方面達到什麼程度。對三歲以前的孩子,運動、精細工作、語言、社會能力、生活獨立能力發展到什麼程度。
我和女兒的相處方式:
做為上班一族,只有利用工餘時間盡可能地陪伴在她的左右,一般都是陪她玩捉迷藏、堆積木、看圖畫書、認數字、形狀、顏色、追跑遊戲。週末就儘量帶她去公園、兒童樂園、出遠門,創造條件讓她多接觸大自然。在和朋友、同事聚會的時候儘量帶她在身邊,讓她多點接觸各式各樣的環境、人物,可以增長她的見識,儘早培養社會能力,不要只局限在家裡。她在這方面表現不錯,很少怯場。但在教育方面就沒訂立什麼制度、方法的,一切都循著她的興趣發展,畢竟才1歲9個月,不想這麼小就給她壓力。我的最大願望就是保障女兒可以健康、幸福、快樂地恣意成長。(這種想法正確否?)
至於樹兒的各種能力:
運動:爬高爬低,跑、跳動作都非常敏捷,現在可以連續十幾次雙腳跳。
精細工作:1歲半的時候做過智測,其中精細動作最出色,可以耐心地把7、8粒小豆子放入1釐米寬的小瓶裡,積木現在可以堆七塊高。
語言:最差的一環。到現在還是以單字"爸爸、媽媽"為主,雙字如"吃飯"等現在才開始慢慢學說。
社會能力:比較強,見到陌生環境、陌生人一般不會哭鬧,可以較好地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玩耍時還比較謙讓;愛分享,有好吃、好玩的總喜歡和身邊的人分享。有點擔心她的競爭意識不夠。
生活獨立方面:愛學著做家務,特愛扔垃圾、掃地、抹桌子等,(可估計是把這些家務當玩耍)。自己會穿襪子、褲子。
二、有哪些問題搞不清楚,不知道如何去做,可以提出來。
1、語言問題,如何才能讓她有大的突破;
2、缺乏耐心,專注看書、電視總持續不了太長時間;
3、脾氣有點暴躁,特別是要求沒達成前,會動手打人、扯大人的頭髮。
4、上班時間基本是由保母小姐姐、外婆照看,倆個大人愛看電視,比較少顧及她、陪她玩,有何解決方法?
5、還有就是頭髮稀疏、長牙慢,對鈣的吸收不好。
把說話作為目標,而要把理解作為目標。比如給孩子講很簡單的故事,然後提問,讓孩子指書上的畫回答,看孩子理解了多少。也可以給孩子念兒歌,然後媽媽說上半句,讓孩子接後半句,或者後一、兩個詞。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的表達能力。
二、動手能力不錯,可以讓孩學習子擺二維積木和簡單拼圖。學習用小勺子,學習拿筷子等都是鍛煉孩子動手能力。
三、對孩子必須要約束,父母要有一定的權威,不能非要達到自己的要求,不行就打人。
四、還是和婆婆和小保姆說說,多帶孩子出去。多何其他人接觸,這個年齡的孩子多帶上街,多見各種事物,對孩子都有好處。不能老呆在家裡,尤其是大人看電視,讓孩子一人在邊上無聊。
五、我講的書,很多書店都有,在城市裡,個體的小書店比較多賣,或者你給他們講,很快就給你進到書。大家從書上的標準對照後給我講,我就更具體的指導你的孩子發展的狀況。
樹兒媽媽:
張教授:我們現在的教育方式
一、語言方面
一般是從日常生活著手,隨處看到、摸到的就重複告訴她,至於念兒歌、講故事,也嘗試過,但好象她興趣不大,沒多會就亂翻你的書,找圖片看。
二、動手能力
將不同形狀物體放入各自的孔裡,她是處理得不錯,所有的形狀都可以很快地對比顏色、形狀給放進去,小勺子也用得不錯,經常要求自個兒吃飯。至於張教授所說的二維積木,不太清楚所指,能再說明一下嗎?
樹兒媽媽:改進講故事的方法
一、這小的孩子,很難專門給孩子講故事,你講的孩子如果聽不懂,他就不會有興趣。並且所謂的講故事實際上就是看給孩子圖片,瞎編非常簡單情節,語言要儘量簡練。你不能照到書上給他講。比如嬰兒畫報上《小天鵝找媽媽》,開始的時候你不能照到書上講得很完整,孩子根本就不可能一下子接受這麼多的東西。去聽懂有主謂賓、定狀補的句子。開始一幅圖片只能講很簡單的一句話,講一個意思,一直到孩子明白,再升級,一幅圖片就可以講兩句話簡單的話。逐步升級,一個小故事孩子會讓你講很多遍。我講得不知道你是否明白了。
二、二維積木就是平面積木,賣的塑膠積木可以插成各種立體形狀的汽車等是三維積木。二維積木就是擺在桌上,比如小車,不是立體的。這個年齡的孩子只適合玩二維積木。
你把講故事改進的結果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