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智力、學習-特長學習(3)

雪瑞媽:

請教張教授和名位媽媽:孰輕孰重?

張教授、大家好:

由於上網條件受到制約, 好久沒有和大家交流了, 這真是一件很遺憾的事, 加之這段時間工作很忙, 又要考試, 連鐘媽的信都沒有回, 還望鐘媽原諒。 現在我有一些疑問, 想請教大家。

因為考職稱的原因, 必須自學《知識經濟和創造性思維》, 雖然只看了二天, 但給我的啟發還是很大的, 最大的體會就是未來是屬於有創新思維的人才, 只有技術沒有創新能力的人, 只能處於被領導、從屬地位, 且應變能力差。 我一直都有一種朦朧的感覺, 即"現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

Advertisiment
現在的熱門或許就是以後的冷門, 我覺得教育孩子也是一種投資, 有長遠眼光的正確投資, 必定一本萬利, 造就符合時代發展的人才。 我的眼光正確嗎?我的投資有所值嗎?"一般孩子的興趣、天賦在幼兒階段我覺得不太好把握, 因為他們在成長, 所以大的方向還是要靠家長把握, 任其發展, 我個人認為是不太盡責的。 看了《知識經濟和創造性思維》後, 我找到了答案, 也找到了方向, 就是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在今後的社會變革中使孩子能不斷的自我調整, 找到自己的社會位置。 我認為孩子都是創造性的高手, 他們一次次的想法調皮、一次次的提出一些大人覺的司空見慣的問題, 這正是證明他們眼光獨到,
Advertisiment
善於發現問題, 牛頓不正是因為懷疑"蘋果為什麼會往下落"而發現了萬有引力的嗎?我覺得我現在的任務就是在雪瑞敏銳的眼光還沒有被周圍的熟悉的環境鈍化之前, 幫助她進而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而不是用過多的重複練習去擠掉思考的時間。

雪瑞馬上要上小學了, 就會有學習上的壓力, 她學鋼琴已有2年半了, 從投入的時間和取得的成績比來看(投入的時間不是很多, 每天一小時, 星期六休息), 還是很不錯的(當然要看和什麼樣級別的孩子進行比較), 我今年準備讓她考四級, 已經準備4個多月了。 通過這段時間不斷的精益求精, 我發覺學鋼琴如果想取得好的成績, 的確是不太容易的事。 指法、速度、強弱、表情一一要表現到位。

Advertisiment
現在僅僅是入門階段, 進入高一點的級別後要求則更嚴。 雪瑞學的東西不少, 但我都是從適合她這個年齡的特點出發, 儘量是希望不給她太大的壓力, 力求寓教於樂, 比如階梯的英語, 我當初選擇它的目的也就是看中了它的教學方式, 即以培養語感為主, 在幼兒階段不要求記單詞。 可能是雪瑞的運氣好, 遇到了一個很敬業, 又很愛孩子的好老師, 學了一年半(基本上都是在聽的狀態), 興趣、熱情都很濃。 但是隨著不斷的深入, 也就是如鋼琴一樣過了入門階段, 就不能僅僅還處於"玩"的階段了, 要想進一步的發展必須投入一定的時間、精力, 認真的學好, 以孩子的時間和精力來看, 只能選擇一樣。 這也是我目前的困惑,
Advertisiment
我現在的教育方法還是"給孩子加油、而不是加壓"。 我覺得教育孩子首先是要將他們培養成一個有修養、有品德的"好人", 即德育在前, 智育在德育的基礎上發展。 鋼琴雖然每天僅一小時, 但仍然佔用了她相對較多的時間, 擠掉了很多讀書的時間(我認為讀好書可以明理, 雖然雪瑞不識字, 但我已給她念了不少好書), 如果想進一步的發展, 必須每天練習2個小時, 這幾乎要佔用所有的業餘時間, 才能在初中階段取得一定的級別, 學習鋼琴主要是刻苦, 沒有什麼投機的成份。 而英語則相對寬鬆一些, 個人的智力因素可能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就狹義的方面來看, 這也是高考3+x的主要科目, 學好英語也是通向國際化的必要徐徑。
Advertisiment
所以我想在四級通過後, 就將學習音樂的重點由學琴轉為欣賞, 必定體會、欣賞一首曲子, 比自己彈會要輕鬆提多, 好在雪瑞學了二年多的鋼琴, 引導欣賞應該還是能夠進行下去的, 因為我不想讓她完全放棄音樂。 現在這方面的老師幾乎沒有, 這就給我這個沒有多少音樂理論的媽媽一個難題和一個重任, 估計私下要多多學習了, 希望各位有經驗的媽媽提供一些相關網址及有關書籍。 也希望張教授和各位媽媽對我的不成熟想法多提寶貴意見, 我現在真的有點舉棋不定, 不知道事情是否會向我想像的方向發展?現在的決定將來會不會後悔?必定她還是比較有音樂天賦的, 興趣也還可以, 但我不希望她將來走音樂這條路, 因為我覺得這條路太窄了,她的鋼琴老師現在讀研,將來也只能是在學校教音樂和伴奏,雖然也參加過國內外的各種比賽,但離音樂家還是有很長的距離的。以雪瑞的狀況是很難走到那一步的,對我們這些出身理工的父母來說,放棄學業專攻音樂,也

是不太可能接受的。真的要如劉依婷的媽媽說的那樣"要學會放棄嗎?"又該如何放而不棄呢?我覺得雪瑞不是天才,也非高智商,一分成績都是一分辛苦換來的。未來的漫長學習道路如何合理分配好時間呢?如何處理好興趣、愛好和學習之間的關係呢?

我寫了這麼多,幾乎都是我單方面的想法,我希望綜合雪瑞的整體素質,結合教育的發展趨勢,盡可能合理的安排好雪瑞的生活和學習,因為我覺得讓她自己做主,自己選擇在她這個年齡段幾乎不太現實,當然我也會徵求她的想法,並在她能力允許的情況下,逐漸放手,鍛煉她的獨立能力,同時我也得到解脫。

因為現在上網不方便,如不能即時回貼,還望見諒。

雪瑞媽:應該讓孩子堅持練下去

你好。雖然孩子將來不一定要從事音樂專業,但練鋼琴對孩子會有很多益處,況且孩子現在已經練的很好。中斷很可惜。對音樂的理解也會有助於孩子將來對文學和其他藝術的理解。只是在學習音樂要注意去學習、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很多孩子既是鋼琴彈還可以,對音樂的理解仍然很差。雖然孩子學習鋼琴很辛苦,如果孩子有興趣,也能嘗到帶來的成就感,這就最好。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學習一種勤奮精神。

jszxue:

琬琬學畫記

本週六在辦公室掃描完了琬畫的蝸牛線條畫,忙奔回了家,一進家,琬高興地告訴我她的表叔叔今天要來玩。我一邊答應一邊收東西,叫琬準備去畫畫了,誰知琬的回答給了我當頭一棒:"媽媽,我不想去畫畫了。","為什麼?","我不想去!"

心裡立即想起了她上次在去畫畫的路上說過路太遠的話,難道這孩子早就不想去了?是真的不願畫畫了?可她上星期的蝸牛畫得還不錯呀!看來是另有原因,我一定要弄清楚。

"那你說說為什麼!","我想明天去","明天?明天沒有畫畫課!","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下個星期一的那個星期六。","那就是下個星期六,為什麼這星期就不去呢?",心裡一轉,明白了說:"你是想和海表叔叔玩,怕表叔叔走了,是不是?","是的,我上次(國慶日)都沒見到表叔叔!",心頭一松說:"表叔叔要到吃飯的時候才來,那時你就畫完畫回來了。",忙問奶奶這話對不對,得到了奶奶的肯定回答後,我又對奶奶加了一句:"海兒來了,叫他吃了晚飯再走,多陪琬琬玩一會!"琬這才放心地上了路。

路上琬看見了黃色的taxi,問:"媽媽,怎麼有黃色的車呀?!",借機對她進行一遍教育:"你看,你出來畫畫,路上能看到好多新東西,要是在家呆,就看不到吧!"聽聽車後的琬沒什麼反對,就又繼續誘惑說:"等一下你還可以看到藍色的呢,現在的taxi不都是紅的了,你看,你看,前面的就是!",琬高興地大叫:"真的呀!"。

從琬琬開始學畫說起,以前上小班,琬班上有兩個小朋友(家長是省歌的)學舞蹈,琬琬也想學舞蹈,到中班第一學期,幼稚園分了兩個興趣班--體操班和畫畫班,由於琬當時在糾正視力,帶著鏡框,所以就沒有被選去練體操(在琬的心裡體操和舞蹈是一樣的),為這她還遺憾了一段時間,一個月後她不用眼鏡框了,琬的班主任(知道她的心願)就把她送進了體操班,在體操班的日子,我不知道琬是如何學的,不久她的腿就能"劈"得很直了,知道了學舞不易,琬就開始羡慕畫畫班了,又開始了想學畫。媽媽知道琬只是一時的好玩,就告訴她學畫也要練,而且也不容易,琬還是堅持已見。

中班第二學期,琬這時4歲3個月了,媽媽開始考慮讓琬學畫了,一開始是到處打聽,決定了一個地方後,就在一個大雨天,帶琬打"麻木"(就是三輪摩托車)去了一個小學,結果當時的畫畫老師在上大孩子的水粉課,小孩子的彩筆課在後面上,在教室裡等了一小時,課結束時,遇到了一個熟人,她帶孩子(比琬大兩歲)來上課,我一問,這個老師不教基礎的東西,而且看看來上課的孩子都比琬大兩歲多,而且這個班已經上了半學期課了,想琬是跟不上了,熟人推薦了我們家旁邊小學有個畫畫班,每半年一期,從基礎講起,老師還不錯。課決定不聽了,回家。第一次學畫就這樣失敗了。

第二次是一個星期後,先到小學打聽清了上課時間,去的,琬聽了半節課,回過頭來跟我

說:"媽媽,你去交錢吧!我學!",我又叮囑說:"錢交了就不能退的啊!",琬堅定地答:"我要學!"於是,交了錢,上了課,課上琬的表現很好,可回了家就不想畫了,我是又哄又勸又打又罵(媽媽們不要學我,這時我還沒到早教來),甚至還讓琬還錢給我,琬說:"小孩子怎麼會有錢呢?",我說:"你上街去討,討回來還給媽媽!"。後來每天什麼不幹,專門畫畫,守著她旁邊,弄得那段時間我自己都沒了信心,一天到晚看著她,覺得把孩子的學習習慣弄壞了,多虧和琬的班主任談了談打消了我的顧慮,一直堅持了二三個月吧,就慢慢放開一點,現在基本上畫畫不用再跟著了,由於畫畫的同時還糾正了用手的習慣,所以還多了一個難點。這段日子現在想起,我只能用兩個字概括:艱難!有時一個星期什麼都沒幹,就是每天看著她畫畫,過了這段時間慢慢放手,就能夠自己畫了。學畫的第一期就慢慢過來了,這期間也有過琬不想畫的時候,都被我一一化解了。

學畫第一期結束時,畫畫班老師說下一期上課要搬到另一個離家遠的幼稚園去,這時我在考慮要琬接著學下去,畢竟我不想她養成學什麼都半途而廢的心態,況且她不想學的念頭還不是太強,於是徵求她的意見,琬說不想學了,因為學畫太累了!我就透惑她:"下學期要到**幼稚園去上課,那裡有許多的大型玩具,你去學畫,也可以玩的!",琬聽了,兩眼放光,連連點頭。於是又開始了第二期的學畫。

琬一共上了兩個興趣班(舞蹈、畫畫),開始都是自己想學,去了一段時間就打"退堂鼓",在媽媽的堅持下,上到了現在。舞蹈班可以說是在媽媽的遊說下去的,因為在幼稚園上了半年的體操班,琬是知道苦了,才開始談去練舞的事,由於有了體操班的基礎,加上回家沒什麼負擔(琬回家是一點都不練的),琬的"退堂鼓"打得不是太響,也還是打過幾次,現在去舞蹈班成了她的必做的一件事。畫畫班倒是她強烈要去,結果嘗到了苦,就不想堅持,直到現在還有點反復。她現在還天真地想有什麼不累的去學學,有時還想學琴、學古箏。。。。。。都被我的道理(不是弄著玩,象畫畫一樣要吃苦)止住了。

學興趣班的一點體會:學興趣班的堅持,要象上幼稚園一樣,否則,不進則退,孩子的心裡可是只想到好玩,不管別的。興趣興趣,對家長來說認識是很全面的,對琬這麼大的孩子來說,就是想著好玩,也許她自己沒有任何壓力時,是興趣,一旦嘗試到了"苦","興趣"就變成了"包袱",家長就要想辦法令孩子堅持下去,還要變"包袱"為"興趣"!

還有就是幼兒的興趣班不易過多,要精挑細選之後決定。學的時候(苦一點的),孩子不宜過早,大概4歲半以後學(當然,學著玩的不算此列中)。授課教師很重要,一定要是專業從事幼稚教育的,能以鼓勵為主。學習環境要適合幼兒使用。

由於本人寫作水準有限,認識又不夠廣泛,另外,早教知識還不夠水準。試著寫出一點,有不正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jszxue:非常理解當媽媽的心情

你好。說孩子的學習都是快樂中進行,這對絕大多數孩子不現實。因為家庭裡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父母也不具備這樣的素質。"威、逼、利、誘"的手段只好用上。沒有說人天生都肯吃苦。勤奮的精神是鍛煉出來的。只是在這個過程中要使孩子獲得一種能力,使孩子逐步知道他取得成功、進步。不斷的得到鼓勵、增強信心。隨者年齡增大,某種能力的不斷進步,使孩子能給自己樹立一個目標、一個理想。孩子就會自覺去努力。

因為我覺得這條路太窄了,她的鋼琴老師現在讀研,將來也只能是在學校教音樂和伴奏,雖然也參加過國內外的各種比賽,但離音樂家還是有很長的距離的。以雪瑞的狀況是很難走到那一步的,對我們這些出身理工的父母來說,放棄學業專攻音樂,也

是不太可能接受的。真的要如劉依婷的媽媽說的那樣"要學會放棄嗎?"又該如何放而不棄呢?我覺得雪瑞不是天才,也非高智商,一分成績都是一分辛苦換來的。未來的漫長學習道路如何合理分配好時間呢?如何處理好興趣、愛好和學習之間的關係呢?

我寫了這麼多,幾乎都是我單方面的想法,我希望綜合雪瑞的整體素質,結合教育的發展趨勢,盡可能合理的安排好雪瑞的生活和學習,因為我覺得讓她自己做主,自己選擇在她這個年齡段幾乎不太現實,當然我也會徵求她的想法,並在她能力允許的情況下,逐漸放手,鍛煉她的獨立能力,同時我也得到解脫。

因為現在上網不方便,如不能即時回貼,還望見諒。

雪瑞媽:應該讓孩子堅持練下去

你好。雖然孩子將來不一定要從事音樂專業,但練鋼琴對孩子會有很多益處,況且孩子現在已經練的很好。中斷很可惜。對音樂的理解也會有助於孩子將來對文學和其他藝術的理解。只是在學習音樂要注意去學習、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很多孩子既是鋼琴彈還可以,對音樂的理解仍然很差。雖然孩子學習鋼琴很辛苦,如果孩子有興趣,也能嘗到帶來的成就感,這就最好。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學習一種勤奮精神。

jszxue:

琬琬學畫記

本週六在辦公室掃描完了琬畫的蝸牛線條畫,忙奔回了家,一進家,琬高興地告訴我她的表叔叔今天要來玩。我一邊答應一邊收東西,叫琬準備去畫畫了,誰知琬的回答給了我當頭一棒:"媽媽,我不想去畫畫了。","為什麼?","我不想去!"

心裡立即想起了她上次在去畫畫的路上說過路太遠的話,難道這孩子早就不想去了?是真的不願畫畫了?可她上星期的蝸牛畫得還不錯呀!看來是另有原因,我一定要弄清楚。

"那你說說為什麼!","我想明天去","明天?明天沒有畫畫課!","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下個星期一的那個星期六。","那就是下個星期六,為什麼這星期就不去呢?",心裡一轉,明白了說:"你是想和海表叔叔玩,怕表叔叔走了,是不是?","是的,我上次(國慶日)都沒見到表叔叔!",心頭一松說:"表叔叔要到吃飯的時候才來,那時你就畫完畫回來了。",忙問奶奶這話對不對,得到了奶奶的肯定回答後,我又對奶奶加了一句:"海兒來了,叫他吃了晚飯再走,多陪琬琬玩一會!"琬這才放心地上了路。

路上琬看見了黃色的taxi,問:"媽媽,怎麼有黃色的車呀?!",借機對她進行一遍教育:"你看,你出來畫畫,路上能看到好多新東西,要是在家呆,就看不到吧!"聽聽車後的琬沒什麼反對,就又繼續誘惑說:"等一下你還可以看到藍色的呢,現在的taxi不都是紅的了,你看,你看,前面的就是!",琬高興地大叫:"真的呀!"。

從琬琬開始學畫說起,以前上小班,琬班上有兩個小朋友(家長是省歌的)學舞蹈,琬琬也想學舞蹈,到中班第一學期,幼稚園分了兩個興趣班--體操班和畫畫班,由於琬當時在糾正視力,帶著鏡框,所以就沒有被選去練體操(在琬的心裡體操和舞蹈是一樣的),為這她還遺憾了一段時間,一個月後她不用眼鏡框了,琬的班主任(知道她的心願)就把她送進了體操班,在體操班的日子,我不知道琬是如何學的,不久她的腿就能"劈"得很直了,知道了學舞不易,琬就開始羡慕畫畫班了,又開始了想學畫。媽媽知道琬只是一時的好玩,就告訴她學畫也要練,而且也不容易,琬還是堅持已見。

中班第二學期,琬這時4歲3個月了,媽媽開始考慮讓琬學畫了,一開始是到處打聽,決定了一個地方後,就在一個大雨天,帶琬打"麻木"(就是三輪摩托車)去了一個小學,結果當時的畫畫老師在上大孩子的水粉課,小孩子的彩筆課在後面上,在教室裡等了一小時,課結束時,遇到了一個熟人,她帶孩子(比琬大兩歲)來上課,我一問,這個老師不教基礎的東西,而且看看來上課的孩子都比琬大兩歲多,而且這個班已經上了半學期課了,想琬是跟不上了,熟人推薦了我們家旁邊小學有個畫畫班,每半年一期,從基礎講起,老師還不錯。課決定不聽了,回家。第一次學畫就這樣失敗了。

第二次是一個星期後,先到小學打聽清了上課時間,去的,琬聽了半節課,回過頭來跟我

說:"媽媽,你去交錢吧!我學!",我又叮囑說:"錢交了就不能退的啊!",琬堅定地答:"我要學!"於是,交了錢,上了課,課上琬的表現很好,可回了家就不想畫了,我是又哄又勸又打又罵(媽媽們不要學我,這時我還沒到早教來),甚至還讓琬還錢給我,琬說:"小孩子怎麼會有錢呢?",我說:"你上街去討,討回來還給媽媽!"。後來每天什麼不幹,專門畫畫,守著她旁邊,弄得那段時間我自己都沒了信心,一天到晚看著她,覺得把孩子的學習習慣弄壞了,多虧和琬的班主任談了談打消了我的顧慮,一直堅持了二三個月吧,就慢慢放開一點,現在基本上畫畫不用再跟著了,由於畫畫的同時還糾正了用手的習慣,所以還多了一個難點。這段日子現在想起,我只能用兩個字概括:艱難!有時一個星期什麼都沒幹,就是每天看著她畫畫,過了這段時間慢慢放手,就能夠自己畫了。學畫的第一期就慢慢過來了,這期間也有過琬不想畫的時候,都被我一一化解了。

學畫第一期結束時,畫畫班老師說下一期上課要搬到另一個離家遠的幼稚園去,這時我在考慮要琬接著學下去,畢竟我不想她養成學什麼都半途而廢的心態,況且她不想學的念頭還不是太強,於是徵求她的意見,琬說不想學了,因為學畫太累了!我就透惑她:"下學期要到**幼稚園去上課,那裡有許多的大型玩具,你去學畫,也可以玩的!",琬聽了,兩眼放光,連連點頭。於是又開始了第二期的學畫。

琬一共上了兩個興趣班(舞蹈、畫畫),開始都是自己想學,去了一段時間就打"退堂鼓",在媽媽的堅持下,上到了現在。舞蹈班可以說是在媽媽的遊說下去的,因為在幼稚園上了半年的體操班,琬是知道苦了,才開始談去練舞的事,由於有了體操班的基礎,加上回家沒什麼負擔(琬回家是一點都不練的),琬的"退堂鼓"打得不是太響,也還是打過幾次,現在去舞蹈班成了她的必做的一件事。畫畫班倒是她強烈要去,結果嘗到了苦,就不想堅持,直到現在還有點反復。她現在還天真地想有什麼不累的去學學,有時還想學琴、學古箏。。。。。。都被我的道理(不是弄著玩,象畫畫一樣要吃苦)止住了。

學興趣班的一點體會:學興趣班的堅持,要象上幼稚園一樣,否則,不進則退,孩子的心裡可是只想到好玩,不管別的。興趣興趣,對家長來說認識是很全面的,對琬這麼大的孩子來說,就是想著好玩,也許她自己沒有任何壓力時,是興趣,一旦嘗試到了"苦","興趣"就變成了"包袱",家長就要想辦法令孩子堅持下去,還要變"包袱"為"興趣"!

還有就是幼兒的興趣班不易過多,要精挑細選之後決定。學的時候(苦一點的),孩子不宜過早,大概4歲半以後學(當然,學著玩的不算此列中)。授課教師很重要,一定要是專業從事幼稚教育的,能以鼓勵為主。學習環境要適合幼兒使用。

由於本人寫作水準有限,認識又不夠廣泛,另外,早教知識還不夠水準。試著寫出一點,有不正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jszxue:非常理解當媽媽的心情

你好。說孩子的學習都是快樂中進行,這對絕大多數孩子不現實。因為家庭裡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父母也不具備這樣的素質。"威、逼、利、誘"的手段只好用上。沒有說人天生都肯吃苦。勤奮的精神是鍛煉出來的。只是在這個過程中要使孩子獲得一種能力,使孩子逐步知道他取得成功、進步。不斷的得到鼓勵、增強信心。隨者年齡增大,某種能力的不斷進步,使孩子能給自己樹立一個目標、一個理想。孩子就會自覺去努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