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智力并非越早開發越好

現在人們對兒童智力發展有三大誤區

第一, 認為左腦的重要性大于右腦。

其實分布在左腦的重要功能有兩個, 一個是語言功能, 一個抽象邏輯思維功能。 這兩個功能對我們在如此依賴言語、文字交流的社會中生存, 及需要學習理性科學知識來說, 的確非常重要, 不過要讓這個能力真正有效使用就得依靠右腦的綜合分析、整合并與環境協調的能力。 左腦能讀懂和理解每個文字, 卻不能明白文字與言語之間的關聯, 理解一篇文章或一 段言語要右腦功能參與才行。 而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像一個砌墻磚的工人,

Advertisiment
如果沒有右腦為他設計出房子的結構, 那他只會砌墻, 卻得不到房子。

舉個例子:語言就像錢幣, 在沒有錢幣前, 我們拿50斤谷子去市場上交換, 要思考特別多, 如50斤谷子能換來什么, 哪個是我急需的, 哪些更劃算, 滿腦子都不會閑著。 如果有了錢幣, 我們只關心能賣一個好價錢就可以了, 需要大腦冥思苦想的內容并不多。 孩子需要動用全部的神經細胞來工作, 因為大腦有3~4億個神經細胞, 兒童出生以后, 這些神經細胞都在等待任務, 等待更多的信息刺激。 把孩子放在不同條件的環境, 就會讓不同的細胞興奮。 10~15個細胞會形成一種信息反射叢, 穩定地處理一個信息, 并終身只服務于同一個信息。 語言的進入會把一種形象的思維變成抽象概念思維,

Advertisiment
動用的腦細胞會大大減少, 腦力的 水平也相應下降。 其實人類的思維從來都是圖像的、意識流的、意象的, 不是言語的, 只是我們想理解我們的思維時, 言語才起到作用。 把那些可言語的部分用言語表達, 慢慢就把不 可言語的內容就丟掉了。 所以, 能說出來的思維并不是人本體的思維。

第二, 智力越早開發越好。

如果這句話是指右腦的開發, 那就沒有什么錯誤, 問題是市面上大部分早教的產品都是針對左腦開發的, 或者是在人文與社會范疇去思考讓幼兒更快地適應環境。 這些教育可以增強孩子的社會適應力, 卻不一定增進智慧。 在前言里我說過, 大自然蘊含的信息是豐富多彩的,

Advertisiment
是專門為所有的生命系統準備好的。 人類不管怎么做都不如帶孩子回到自然的懷抱中。 中國有個成語叫拔苗助長, 過早的教育可能欲速則不達。 生命系統總是從最古老的狀態開始循序漸進地發展, 看看胎兒在子宮里演繹了4億年生命的進化過程你就知道, 大腦的神經叢、 脊髓、延髓慢慢長成, 之后是右腦的豐滿, 最后才是左腦與皮層發展。 神經解剖學告訴我們大腦皮層只有一個5分硬幣的厚度, 薄薄的一層, 能在生命和生活中起的作用不會很大。

現在大量的兒童智力發展機構在研究, 我們怎樣在兒童的初始期也就是2歲以前, 在他未形成人類文化分類和抽象思維時, 給予孩子更多的右腦刺激和知識模型的刺激。

Advertisiment
全球有很多國家在發出這樣的聲音, 不要過早刺激左腦。 我們的研究發現, 人要承受未來的復雜性科 學。 人類現在的科學是一個靜態科學, 或者是初始動態的科學, 它并不能真正影響這個世界, 我們總是抽象出一個東西來, 把它當成科學, 但是現實中它又不存在。 我們相信未來的科學發展一定是一種復雜性、非線性結構、非因果關系的, 這種科學是動態科學。 什么是動態和 靜態?我們從深圳到廣州, 我們的科學會告訴我們, 我們開多少時速就可以在什么時候到達 廣州, 這是科學, 是理性結構得出的結論, 它說你可以2小時15分到達廣州, 事實上沒有人能做到。 科學是抽象出來的一個靜態, 不管什么科學都需要在實踐中校正和改正,
Advertisiment
尤其是 關于兒童方面的。 兒童的學習大部分是來自內部, 由他的視覺、知覺模型生成, 不是靠文字 闡述的線性邏輯, 但線性邏輯對兒童形成知覺模型是有影響的。 知覺模型不是抽象的, 是以真實的方式發展兒童的知覺, 就像兒童看媽媽的臉是不需要判斷和邏輯推理的, 感覺就可以 了。 知覺模型的內容比較深, 這都是科學研究的結論。

第三, 只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 你的孩子就會變得聰明。

其實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應同一種教育方式。 中國的教育問題很大就是因為假定孩子都是一樣的, 沒有采用西方的因人施教的補償系統, 很多孩子學習不好不是不聰明, 而是難以適應所處的教育環境與施教方式。 每個家庭都隱含著很多信息系統,一種好的智力引導方式應當在自己的家庭中去尋找,并結合一些孩子喜歡并易于接受的其他方式。

那么如何引導孩子智力發展呢?家長最好仔細讀讀下面的文章 兒童智力發展的一般規律。

本文相關推薦 開發嬰兒智力的圖片 有些事,女人越早知道越好 怎樣開發二歲半孩子智力 0-3歲怎樣開發智力 怎樣開發兒童智力 2個月的嬰兒怎么開發智力 九個月小孩怎么開發智力 怎樣開發六歲孩子的智力 藥流是不是越早吃越好 兒童智力發展的一般規律

0~2歲是孩子的初始階段。孩子在初始狀態中,內心世界沒有完整的認知模型,沒有客觀判斷的能力,爸爸媽媽給他什么就是什么。從我們對兒童的研究發展來看,兒童首先發展的是觸覺,在胚胎里就開始發展,然后是嗅覺、視覺和聽覺。為什么兒童要觸摸?因為他的觸覺發展是最快的,和孩子觸摸也是交流。我們不要以為和孩子講話就是交流,對2歲以前的孩子來講,說話是最不能交流的,因為孩子的左腦還沒有發展。

0~2歲的初始狀態,就是孩子的心智還是一個空置狀態,這個時候我們用早教,用大量的理性刺激、音樂刺激、圖形刺激去激發孩子智力發展是非常好的。但前提是,過去我們用來刺激孩子發展的東西都是什么生成的?都是由誰生成的?是人類。我們把人類的音樂、人類的圖片、人類的所有認知模型,像杯子、房子、老人等所有的屬于人類建構的視覺模型去刺激孩子,這種刺激對孩子的能力發展有好處,但也有很大的壞處。原因是什么?我們知道,人類社會可交流的東西是非常少的,“存在”是一個非常復雜、非常深邃的東西。比如說狗,狗的叫聲千差萬別,狗有很多的叫聲,在不同的情景下會發出不同的聲音,但可交流的狗叫聲在人類的文化里面就只有“汪汪”,我們只有“汪汪”這一個詞匯來表達狗叫聲。我們用人類生成的這些東西 知覺模型來教導孩子,試圖用“汪汪”來告訴他狗是什么東西,但對孩子來講,他的大腦里面并沒有這些知覺模型,這會讓孩子對外界事物的了解變得狹窄。

當今的教育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共同研究出來的教育思想認為,過早地使用人類生成的音樂、圖形、知覺模型包括言語刺激孩子,是給孩子人化的知識結果,這更適合和人交流,但是這種交流會讓孩子“變老”,或者使孩子初始狀況的智力迅速衰減。我們要記住那么多狗叫是非常費神的,但是只記住“汪汪”卻很簡單,也就是說,我們過早進行人類文化浸染的結果是讓孩子記住了“汪汪”,卻忘掉了“存在”有巨大的復雜性。

現在我們主張人類文化對2歲孩子的教育和刺激不要超過1/4的比例,3/4要在自然中形成。我們知道,在音樂當中不管我們的鋼琴彈得多么美妙也比不上黃河、瀑布的聲響,鋼琴永遠不能模仿大海波濤的澎湃,小提琴拉出的風聲永遠沒有真正的風豐富多彩、震撼。人類的衍生物是來自于自然,通過模仿自然來逼近自然,但自然永遠比人類要真實、要復雜、要多樣化。在西方,很多媽媽會在孩子出生3天帶著孩子去大自然聞青草味,因為孩子的嗅覺發展得最快,所以帶孩子去嗅各種各樣的味道。當他用觸覺、嗅覺感受風的吹拂、水的打擊,這些信息遠比過早給孩子提供一個分類信息好。

人類的文化是以分類的方式發展的,我們通過一個固化的模型衍生出一套一套的分類秩序,這個分類是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后形成的。很多狗的叫聲我們沒法交流,我們只能用一個詞匯“汪汪”來進行交流。人類文化和知識是用通約的方式傳播,因為它要通過我們的演繹,比如說,我們對深圳的感覺,我來到深圳感覺到它的日新月異,但是這種感覺是說不出來的,我只能用“汪汪”這樣通約的言語去描述,但把感覺理解過來時它的特點就變得非常少。就像一個美味,它的感覺是說不出來的,你想理解這個味道的時候借助的方法是言語,而言語的蒼白性對“存在”的描述非常糟糕,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在2歲以前充滿飽滿的設計感。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一個色彩專家,一定要在自然的色彩中刺激他,而不是給他看顏色卡片。神經系統有一個特征是當它能夠用最簡單的分類來處理時,它就用最簡單的而不用復雜的。我們在神經分類里面測查圖形記憶時,就不能給一個人看可命名的圖形,假如這個是花,我們記住了花的概念就不用記住花本身,這是言語的使用給神經系統和大腦帶來的衰退,當我們知道這個概念后不用關心這個花是什么花,或者它究竟是什么樣的。

兒童沒有言語時他的思維方式充滿復雜性,在孩子7~8歲以前不能以成人的教導方式教育他,如果成人教他繪畫,看起來他會比別的孩子畫得更像,但這是人類生成的文化模型,他會失去創造性。如果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偉大的演奏家,而不是音樂家,經常給孩子聽音樂是可以的。但如果你希望他成為一個有創造性的音樂家而不是演奏家的話,那就不一樣了,人類的音樂充滿一種節律,我們音樂的模型是do re mi fa so la si do,我們的音樂結構永遠是以這個為中心的結構體系,但是大自然的聲音不是音律的結構,音律是人類模仿自然結構的一個象征性的逼近產物,所以海濤永遠是不可演奏的。如果一個孩子在2歲以前飽受了do re mi fa so la si do的音樂刺激,結果是他對其他的音樂就失去了感受力。西方的研究已經證明,孩子出生后,他的大腦中每個細胞都在待命,大腦有幾十億的神經細胞,它要處理的是復雜信息,大腦細胞對差異敏感,對一致性信息不敏感。

我們在研究兒童孤獨癥時發現,兒童孤獨癥是因為他沒有分類和抽象的能力,他會把每種花當成獨立的花來記憶,而不會把月季、玫瑰當成一種花來記憶,這就是2歲以前孩子的智力類型,他們的每個細胞都在原地待命,當任何細胞對某一種差異產生了反應,它終身都會對這個差異產生反應,不再對其他信息進行反應,因為大腦的交流是無序的,是信息流的交流。

我們在進行兒童神經活動研究時發現,他們的大腦細胞全是充血和活動著的,但是一個成年人3/4的腦細胞不會活動,已經沒有功能了,它們不需要活動。英國科學家做的實驗是,給一個10個月大的男孩玩一張黃色卡片,然后用計算機模擬和這個黃色卡片相近顏色的卡片,它們之間色差最小的時候只有兩個。成人的肉眼根本辨別不出來,我們看到的是一堆顏色完全一樣的卡片。但是這個孩子會非常輕松地把他經常玩的卡片拿出來 他可以辨別所有色差。想想看,這難道不就是天生的畫家?天生的畫家言語都很遲鈍,為什么?因為他不是言語思維,他用得更多的是視覺思維、圖像思維、直覺思維,所以他保護了他的感覺。

音樂也一樣,兒童在自然中受到音樂刺激,獲得的音樂模型是復雜的,例如樹葉的聲音很難用所有的音樂器械表現出來,又如鳥的叫聲,雖然可以用二胡來模仿,但是和真正的鳥鳴比起來很蒼白。如果你希望孩子在音樂上有較高的建樹,千萬要減少人類音樂對他的過度刺激,這給他帶來的是大量的音樂感應細胞不再生動、波折,他最終失去了一個創作性的要素,他沒法從自然中提取創造出全新音樂的能力,他只能把別人的音樂拿過來編成自己的音樂,但是這個音樂沒有創造性。能夠把人類文化推向前進的人是可以自由地對自然要素和人類音樂要素進行整合和創新的人。這種孩子至少在小時候要受到飽滿的自然音樂刺激,包括聽深層次的聲音。據說10個月前的孩子可以聽到空間中的聲音,只是由于我們在學習言語 時,我們的言語發展會限制孩子對知覺的理解。過去我們是通過感覺理解,通過右腦為主導 的理解,現在是左腦的理解。現在我們是用能量的言語來解釋物體,不是像過去用物質或者物體來解釋物體,當我們用能量來解釋物體時,物理學變軟了,整個自然科學都變軟了。我 們所有的科學技術都在迅速地改變,但是我們課本還沒有改變,我們某些主流的知識點沒有改變,如果讓我們的孩子在未來一二十年成為佼佼者,父母從現在要開始改變,不然知識改 變了,我們就落后了。

人自然的天賦才能有四方面:色彩、結構、音樂和記憶。只有在這四個方面突出叫天才,清華大學的博士不叫天才,那是靠學習得來的。而孩子在這四個方面很棒的,才是有天賦的能力。想讓孩子成為天才,就不要破壞這些天賦的能力。

想想看,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生在未分類和言語化的世界里,他后來進入理性世界,這兩個世界是并存的。在他的內心,這兩個世界會互相調和、影響、補充和發展。這樣不僅對他的右腦有益,對他的左腦也是有益的。

現在科學發達的國家認為,右腦不夠飽滿的孩子,是終生會有情緒干擾的。因為右腦決定情緒,右腦飽滿的人,情緒穩定性要高。我們太重視左腦的理性發展,太重視思辨了。孩子從小就被灌輸理性,讓他知道對錯好壞,讓他用線性的方式去思考這個世界,結果是右腦沒有機會得到飽滿的發展。所以中國人容易產生情緒障礙。而像俄羅斯、德國、英國、法國,普遍認為他們是集體藝術水平比較高的國家。所以相對來講,他們卷入情緒問題要少得多。

3~7歲是右腦高度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所有的行為都是學習,包括他的游戲。在心理發展方面,我們一直主張孩子應以游戲為主導的方式學習,而不是以坐著板凳規規矩矩的方式學習。但是,千萬不要在孩子7歲以前過度刺激他的文字能力,我們的言語在提前,過去我們以為2歲半是言語發展的高峰期,鼓勵孩子說話,但是不一定要鼓勵他認字,這是現代對兒童智力發展的觀念。認字是什么?我們給孩子講這是花、蘋果之類的語言信息,當孩子沒有一個中間的思維過程替代物“文字”時,他的思維過程是以實體方式、以圖形方式完成的。比如說我們談到蘋果,孩子對蘋果的理解沒有“apple”這個中間物,他可以直接演繹到蘋果的本體、圖形的個體化。當兒童學會英文字母時,他的大腦不再反應蘋果這個物體,只是反應apple這些字母,對字母的反應是幾個細胞就可以了,而對蘋果的反應要幾十個細胞來完成。以右腦發展為主導的階段時,7歲以前言語會刺激左腦發展,言語在左腦區域,是人類文化、人類科學、智力發展的產物。為什么左腦發展遲?因為它的細胞比較新,心臟細胞有幾十億年,左腦皮層細胞發展只有幾千萬年,人類從原始人到現代人只有幾千萬年,右腦的細胞比左腦古老是因為很多動物有右腦的神經結構。在這段時間,可以發展言語,但是盡量不要發展文字。

孩子什么時候接觸文字呢?在7歲以后。此時他的左腦開始發育,7~11歲是左右腦共同發展期,這時候右腦越來越飽滿,左腦開始欣欣向榮,他可以認識大量的文字并將其歸類,7歲以后的孩子遵守規則變容易了,但讓7歲以前的孩子做到這點很難。在左腦沒有形成的時候,用理性科學教導孩子是困難的。孩子11~15歲時右腦幾乎發展飽滿,右腦的發展特征和左腦不同,右腦發展不能用分類、系統、完整的文化去刺激,要用散亂的、片斷的、零散的、邊緣化的、非中心的、非系統的方式去刺激。右腦不是學習而是刺激,任何知識需要有未分類的方式去引進才能保障右腦飽滿地成長,左腦是我們人類進行分類或者進行歸納抽象的大囊。

現在有一種觀念認為,過早刺激左腦可能會使右腦不能飽滿發展,從心理學講,真正讓人類痛苦,產生神經癥的不是我們沒有理性,而是我們理性過強,用右腦感覺事件能力不夠,左腦用理性的方式理解事件的能力過強。為什么那么多人有壓力和痛苦?這來源于右腦和左腦的發展不夠匹配,右腦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機會,我們過早地刺激了左腦的發展,我們教給兒童的文化是成型的,像老爺爺講故事要從頭到尾,這個從頭講到尾就需要左腦來理解,但是如果是一個片斷、零散的講授,右腦就可以勝任,不需要左腦過早開發。人類的科學是以左腦為主來發展的,但是人類的生活,人類的幸福感、自尊、人類在現實生活中的自足和社交都是靠右腦來完成的,不是靠左腦。心理學恰好是研究人類右腦出了什么錯誤,很多人因為學習不好自殺,很多人娶不到太太、生活不幸福,為什么?因為他沒有形成和人類打交道的能力,他的右腦沒有形成飽滿狀態。

15歲以后是左腦的高速發展期。這個時期每個人都喜歡模型,喜歡推理,孩子學數學、物理學變得非常輕松。為什么在中學有物理學,是因為兒童已經受到大量存在的物理現象的飽滿刺激,可以開始歸納、分類和邏輯理解了。如果一個孩子只待在家里或者一個相對狹小的生活環境里,學習物理學就會更困難。舉個例子,從小喜歡看星星、觀星象的孩子長大后學習天體物理學就輕松快樂很多。要讓孩子在中學階段能夠愉悅地學習,關鍵就是在15歲以前讓他能夠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并能在自己的興趣引導下做一些工作。我在深圳“市民大講堂”專門講過家長如何讓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學習,關鍵是孩子5~15歲之間是否在學習知識的行為中獲得快感和很大的優勢感。

我個人認為整個小學不是為了獲取知識,只是為了讓孩子喜歡學習、習慣學校環境,以及增進在同齡群體中的相處能力。把學習當成一種愉悅和喜好是這個時期家長特別要在意的,如果從小在學習中得不到快樂,那么學習的動力會變得很弱。中學其實也不是獲取知識的階段,而是孩子如何建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的時候,整個6年中學,孩子都要在現存的、一致性、簡單的教育方式中發展一套自我適應和獲益的獨立學習方式,有了這樣的學習方式孩子才會終生受益,讀不讀大學孩子都會成為一個擁有豐富知識的人。大學才是孩子真正獲取知識系統的時候,有了學習的愉悅感,有了獨有的有效學習方法,那么在大學這樣一個擁有知名教授、圖書館、研究氛圍、精英人才的地方,孩子會迅速成為一個知識性的人才。

所以,小學生的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感受,不要那么強調成績,中學生的家長要關注孩子如何習得有效的學習方法并增進效率,不要太在意孩子在班上的成績排名是比較好的做法。不要擔心孩子會因此學習不好,強調成績和學習內容是老師和學校的工作,家長要成為一種現存教育不足或缺陷的補償系統,學校不關注的家長就要關注,這樣孩子在學習的壓力下不至于產生厭學的心理。

16歲以后人類的智力結構差不多形成了,高中生多半顯現出自己的學習特色,無一例外,只有會學習的孩子才能進入好的高中,也只有能在學習中感覺良好的孩子才可能會學習。家長有時要用這樣的思維思考:如果你不是一個在知識獲取上成功的人,那么你越起勁地教育孩子結果越糟,他只會越來越像你。把學習的責任交還給自己的孩子,可能才是家長最聰明的做法。

本文相關推薦 開發嬰兒智力的圖片 有些事,女人越早知道越好 怎樣開發二歲半孩子智力 0-3歲怎樣開發智力 怎樣開發兒童智力 2個月的嬰兒怎么開發智力 九個月小孩怎么開發智力 怎樣開發六歲孩子的智力 藥流是不是越早吃越好 每個家庭都隱含著很多信息系統,一種好的智力引導方式應當在自己的家庭中去尋找,并結合一些孩子喜歡并易于接受的其他方式。

那么如何引導孩子智力發展呢?家長最好仔細讀讀下面的文章 兒童智力發展的一般規律。

本文相關推薦 開發嬰兒智力的圖片 有些事,女人越早知道越好 怎樣開發二歲半孩子智力 0-3歲怎樣開發智力 怎樣開發兒童智力 2個月的嬰兒怎么開發智力 九個月小孩怎么開發智力 怎樣開發六歲孩子的智力 藥流是不是越早吃越好 兒童智力發展的一般規律

0~2歲是孩子的初始階段。孩子在初始狀態中,內心世界沒有完整的認知模型,沒有客觀判斷的能力,爸爸媽媽給他什么就是什么。從我們對兒童的研究發展來看,兒童首先發展的是觸覺,在胚胎里就開始發展,然后是嗅覺、視覺和聽覺。為什么兒童要觸摸?因為他的觸覺發展是最快的,和孩子觸摸也是交流。我們不要以為和孩子講話就是交流,對2歲以前的孩子來講,說話是最不能交流的,因為孩子的左腦還沒有發展。

0~2歲的初始狀態,就是孩子的心智還是一個空置狀態,這個時候我們用早教,用大量的理性刺激、音樂刺激、圖形刺激去激發孩子智力發展是非常好的。但前提是,過去我們用來刺激孩子發展的東西都是什么生成的?都是由誰生成的?是人類。我們把人類的音樂、人類的圖片、人類的所有認知模型,像杯子、房子、老人等所有的屬于人類建構的視覺模型去刺激孩子,這種刺激對孩子的能力發展有好處,但也有很大的壞處。原因是什么?我們知道,人類社會可交流的東西是非常少的,“存在”是一個非常復雜、非常深邃的東西。比如說狗,狗的叫聲千差萬別,狗有很多的叫聲,在不同的情景下會發出不同的聲音,但可交流的狗叫聲在人類的文化里面就只有“汪汪”,我們只有“汪汪”這一個詞匯來表達狗叫聲。我們用人類生成的這些東西 知覺模型來教導孩子,試圖用“汪汪”來告訴他狗是什么東西,但對孩子來講,他的大腦里面并沒有這些知覺模型,這會讓孩子對外界事物的了解變得狹窄。

當今的教育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共同研究出來的教育思想認為,過早地使用人類生成的音樂、圖形、知覺模型包括言語刺激孩子,是給孩子人化的知識結果,這更適合和人交流,但是這種交流會讓孩子“變老”,或者使孩子初始狀況的智力迅速衰減。我們要記住那么多狗叫是非常費神的,但是只記住“汪汪”卻很簡單,也就是說,我們過早進行人類文化浸染的結果是讓孩子記住了“汪汪”,卻忘掉了“存在”有巨大的復雜性。

現在我們主張人類文化對2歲孩子的教育和刺激不要超過1/4的比例,3/4要在自然中形成。我們知道,在音樂當中不管我們的鋼琴彈得多么美妙也比不上黃河、瀑布的聲響,鋼琴永遠不能模仿大海波濤的澎湃,小提琴拉出的風聲永遠沒有真正的風豐富多彩、震撼。人類的衍生物是來自于自然,通過模仿自然來逼近自然,但自然永遠比人類要真實、要復雜、要多樣化。在西方,很多媽媽會在孩子出生3天帶著孩子去大自然聞青草味,因為孩子的嗅覺發展得最快,所以帶孩子去嗅各種各樣的味道。當他用觸覺、嗅覺感受風的吹拂、水的打擊,這些信息遠比過早給孩子提供一個分類信息好。

人類的文化是以分類的方式發展的,我們通過一個固化的模型衍生出一套一套的分類秩序,這個分類是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后形成的。很多狗的叫聲我們沒法交流,我們只能用一個詞匯“汪汪”來進行交流。人類文化和知識是用通約的方式傳播,因為它要通過我們的演繹,比如說,我們對深圳的感覺,我來到深圳感覺到它的日新月異,但是這種感覺是說不出來的,我只能用“汪汪”這樣通約的言語去描述,但把感覺理解過來時它的特點就變得非常少。就像一個美味,它的感覺是說不出來的,你想理解這個味道的時候借助的方法是言語,而言語的蒼白性對“存在”的描述非常糟糕,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在2歲以前充滿飽滿的設計感。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一個色彩專家,一定要在自然的色彩中刺激他,而不是給他看顏色卡片。神經系統有一個特征是當它能夠用最簡單的分類來處理時,它就用最簡單的而不用復雜的。我們在神經分類里面測查圖形記憶時,就不能給一個人看可命名的圖形,假如這個是花,我們記住了花的概念就不用記住花本身,這是言語的使用給神經系統和大腦帶來的衰退,當我們知道這個概念后不用關心這個花是什么花,或者它究竟是什么樣的。

兒童沒有言語時他的思維方式充滿復雜性,在孩子7~8歲以前不能以成人的教導方式教育他,如果成人教他繪畫,看起來他會比別的孩子畫得更像,但這是人類生成的文化模型,他會失去創造性。如果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偉大的演奏家,而不是音樂家,經常給孩子聽音樂是可以的。但如果你希望他成為一個有創造性的音樂家而不是演奏家的話,那就不一樣了,人類的音樂充滿一種節律,我們音樂的模型是do re mi fa so la si do,我們的音樂結構永遠是以這個為中心的結構體系,但是大自然的聲音不是音律的結構,音律是人類模仿自然結構的一個象征性的逼近產物,所以海濤永遠是不可演奏的。如果一個孩子在2歲以前飽受了do re mi fa so la si do的音樂刺激,結果是他對其他的音樂就失去了感受力。西方的研究已經證明,孩子出生后,他的大腦中每個細胞都在待命,大腦有幾十億的神經細胞,它要處理的是復雜信息,大腦細胞對差異敏感,對一致性信息不敏感。

我們在研究兒童孤獨癥時發現,兒童孤獨癥是因為他沒有分類和抽象的能力,他會把每種花當成獨立的花來記憶,而不會把月季、玫瑰當成一種花來記憶,這就是2歲以前孩子的智力類型,他們的每個細胞都在原地待命,當任何細胞對某一種差異產生了反應,它終身都會對這個差異產生反應,不再對其他信息進行反應,因為大腦的交流是無序的,是信息流的交流。

我們在進行兒童神經活動研究時發現,他們的大腦細胞全是充血和活動著的,但是一個成年人3/4的腦細胞不會活動,已經沒有功能了,它們不需要活動。英國科學家做的實驗是,給一個10個月大的男孩玩一張黃色卡片,然后用計算機模擬和這個黃色卡片相近顏色的卡片,它們之間色差最小的時候只有兩個。成人的肉眼根本辨別不出來,我們看到的是一堆顏色完全一樣的卡片。但是這個孩子會非常輕松地把他經常玩的卡片拿出來 他可以辨別所有色差。想想看,這難道不就是天生的畫家?天生的畫家言語都很遲鈍,為什么?因為他不是言語思維,他用得更多的是視覺思維、圖像思維、直覺思維,所以他保護了他的感覺。

音樂也一樣,兒童在自然中受到音樂刺激,獲得的音樂模型是復雜的,例如樹葉的聲音很難用所有的音樂器械表現出來,又如鳥的叫聲,雖然可以用二胡來模仿,但是和真正的鳥鳴比起來很蒼白。如果你希望孩子在音樂上有較高的建樹,千萬要減少人類音樂對他的過度刺激,這給他帶來的是大量的音樂感應細胞不再生動、波折,他最終失去了一個創作性的要素,他沒法從自然中提取創造出全新音樂的能力,他只能把別人的音樂拿過來編成自己的音樂,但是這個音樂沒有創造性。能夠把人類文化推向前進的人是可以自由地對自然要素和人類音樂要素進行整合和創新的人。這種孩子至少在小時候要受到飽滿的自然音樂刺激,包括聽深層次的聲音。據說10個月前的孩子可以聽到空間中的聲音,只是由于我們在學習言語 時,我們的言語發展會限制孩子對知覺的理解。過去我們是通過感覺理解,通過右腦為主導 的理解,現在是左腦的理解。現在我們是用能量的言語來解釋物體,不是像過去用物質或者物體來解釋物體,當我們用能量來解釋物體時,物理學變軟了,整個自然科學都變軟了。我 們所有的科學技術都在迅速地改變,但是我們課本還沒有改變,我們某些主流的知識點沒有改變,如果讓我們的孩子在未來一二十年成為佼佼者,父母從現在要開始改變,不然知識改 變了,我們就落后了。

人自然的天賦才能有四方面:色彩、結構、音樂和記憶。只有在這四個方面突出叫天才,清華大學的博士不叫天才,那是靠學習得來的。而孩子在這四個方面很棒的,才是有天賦的能力。想讓孩子成為天才,就不要破壞這些天賦的能力。

想想看,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生在未分類和言語化的世界里,他后來進入理性世界,這兩個世界是并存的。在他的內心,這兩個世界會互相調和、影響、補充和發展。這樣不僅對他的右腦有益,對他的左腦也是有益的。

現在科學發達的國家認為,右腦不夠飽滿的孩子,是終生會有情緒干擾的。因為右腦決定情緒,右腦飽滿的人,情緒穩定性要高。我們太重視左腦的理性發展,太重視思辨了。孩子從小就被灌輸理性,讓他知道對錯好壞,讓他用線性的方式去思考這個世界,結果是右腦沒有機會得到飽滿的發展。所以中國人容易產生情緒障礙。而像俄羅斯、德國、英國、法國,普遍認為他們是集體藝術水平比較高的國家。所以相對來講,他們卷入情緒問題要少得多。

3~7歲是右腦高度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所有的行為都是學習,包括他的游戲。在心理發展方面,我們一直主張孩子應以游戲為主導的方式學習,而不是以坐著板凳規規矩矩的方式學習。但是,千萬不要在孩子7歲以前過度刺激他的文字能力,我們的言語在提前,過去我們以為2歲半是言語發展的高峰期,鼓勵孩子說話,但是不一定要鼓勵他認字,這是現代對兒童智力發展的觀念。認字是什么?我們給孩子講這是花、蘋果之類的語言信息,當孩子沒有一個中間的思維過程替代物“文字”時,他的思維過程是以實體方式、以圖形方式完成的。比如說我們談到蘋果,孩子對蘋果的理解沒有“apple”這個中間物,他可以直接演繹到蘋果的本體、圖形的個體化。當兒童學會英文字母時,他的大腦不再反應蘋果這個物體,只是反應apple這些字母,對字母的反應是幾個細胞就可以了,而對蘋果的反應要幾十個細胞來完成。以右腦發展為主導的階段時,7歲以前言語會刺激左腦發展,言語在左腦區域,是人類文化、人類科學、智力發展的產物。為什么左腦發展遲?因為它的細胞比較新,心臟細胞有幾十億年,左腦皮層細胞發展只有幾千萬年,人類從原始人到現代人只有幾千萬年,右腦的細胞比左腦古老是因為很多動物有右腦的神經結構。在這段時間,可以發展言語,但是盡量不要發展文字。

孩子什么時候接觸文字呢?在7歲以后。此時他的左腦開始發育,7~11歲是左右腦共同發展期,這時候右腦越來越飽滿,左腦開始欣欣向榮,他可以認識大量的文字并將其歸類,7歲以后的孩子遵守規則變容易了,但讓7歲以前的孩子做到這點很難。在左腦沒有形成的時候,用理性科學教導孩子是困難的。孩子11~15歲時右腦幾乎發展飽滿,右腦的發展特征和左腦不同,右腦發展不能用分類、系統、完整的文化去刺激,要用散亂的、片斷的、零散的、邊緣化的、非中心的、非系統的方式去刺激。右腦不是學習而是刺激,任何知識需要有未分類的方式去引進才能保障右腦飽滿地成長,左腦是我們人類進行分類或者進行歸納抽象的大囊。

現在有一種觀念認為,過早刺激左腦可能會使右腦不能飽滿發展,從心理學講,真正讓人類痛苦,產生神經癥的不是我們沒有理性,而是我們理性過強,用右腦感覺事件能力不夠,左腦用理性的方式理解事件的能力過強。為什么那么多人有壓力和痛苦?這來源于右腦和左腦的發展不夠匹配,右腦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機會,我們過早地刺激了左腦的發展,我們教給兒童的文化是成型的,像老爺爺講故事要從頭到尾,這個從頭講到尾就需要左腦來理解,但是如果是一個片斷、零散的講授,右腦就可以勝任,不需要左腦過早開發。人類的科學是以左腦為主來發展的,但是人類的生活,人類的幸福感、自尊、人類在現實生活中的自足和社交都是靠右腦來完成的,不是靠左腦。心理學恰好是研究人類右腦出了什么錯誤,很多人因為學習不好自殺,很多人娶不到太太、生活不幸福,為什么?因為他沒有形成和人類打交道的能力,他的右腦沒有形成飽滿狀態。

15歲以后是左腦的高速發展期。這個時期每個人都喜歡模型,喜歡推理,孩子學數學、物理學變得非常輕松。為什么在中學有物理學,是因為兒童已經受到大量存在的物理現象的飽滿刺激,可以開始歸納、分類和邏輯理解了。如果一個孩子只待在家里或者一個相對狹小的生活環境里,學習物理學就會更困難。舉個例子,從小喜歡看星星、觀星象的孩子長大后學習天體物理學就輕松快樂很多。要讓孩子在中學階段能夠愉悅地學習,關鍵就是在15歲以前讓他能夠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并能在自己的興趣引導下做一些工作。我在深圳“市民大講堂”專門講過家長如何讓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學習,關鍵是孩子5~15歲之間是否在學習知識的行為中獲得快感和很大的優勢感。

我個人認為整個小學不是為了獲取知識,只是為了讓孩子喜歡學習、習慣學校環境,以及增進在同齡群體中的相處能力。把學習當成一種愉悅和喜好是這個時期家長特別要在意的,如果從小在學習中得不到快樂,那么學習的動力會變得很弱。中學其實也不是獲取知識的階段,而是孩子如何建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的時候,整個6年中學,孩子都要在現存的、一致性、簡單的教育方式中發展一套自我適應和獲益的獨立學習方式,有了這樣的學習方式孩子才會終生受益,讀不讀大學孩子都會成為一個擁有豐富知識的人。大學才是孩子真正獲取知識系統的時候,有了學習的愉悅感,有了獨有的有效學習方法,那么在大學這樣一個擁有知名教授、圖書館、研究氛圍、精英人才的地方,孩子會迅速成為一個知識性的人才。

所以,小學生的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感受,不要那么強調成績,中學生的家長要關注孩子如何習得有效的學習方法并增進效率,不要太在意孩子在班上的成績排名是比較好的做法。不要擔心孩子會因此學習不好,強調成績和學習內容是老師和學校的工作,家長要成為一種現存教育不足或缺陷的補償系統,學校不關注的家長就要關注,這樣孩子在學習的壓力下不至于產生厭學的心理。

16歲以后人類的智力結構差不多形成了,高中生多半顯現出自己的學習特色,無一例外,只有會學習的孩子才能進入好的高中,也只有能在學習中感覺良好的孩子才可能會學習。家長有時要用這樣的思維思考:如果你不是一個在知識獲取上成功的人,那么你越起勁地教育孩子結果越糟,他只會越來越像你。把學習的責任交還給自己的孩子,可能才是家長最聰明的做法。

本文相關推薦 開發嬰兒智力的圖片 有些事,女人越早知道越好 怎樣開發二歲半孩子智力 0-3歲怎樣開發智力 怎樣開發兒童智力 2個月的嬰兒怎么開發智力 九個月小孩怎么開發智力 怎樣開發六歲孩子的智力 藥流是不是越早吃越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