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暑假報興趣班要注意的誤區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在乎把孩子培養成優秀的人才, 會讓孩子在暑假期內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 但是卻都沒有考慮到孩子是否願意學, 對哪些比較感興趣, 而不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給孩子安排。 家長應該要怎樣為孩子選擇合適的興趣班呢?要避免走進哪些誤區呢?

誤區一:只注重結果, 而忽略過程。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參加興趣班, 只會注重孩子自己會了什麼, 考試結果怎麼樣, 如果孩子不能很好的彈一曲或者是作一幅畫, 那麼家長就會責備孩子甚至是老師。 這樣只注重結果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

Advertisiment
家長應該正視給孩子報興趣班的目的不是說他們的成果多好, 而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學到了什麼。 學習的過程可以調動孩子的多個器官、多種感覺, 培養多方面能力。 比如學琴是為了鍛煉手眼耳的協調能力, 在學習的過程中還能培養孩子的耐性、毅力和戰勝困難的能力。 而經過自身努力戰勝困難後的成就感也使他心情愉悅。 貫穿在孩子學習過程中的這些品質, 父母可能看不到, 但卻對孩子的未來影響深遠。

誤區二:興趣班太多, 週末趕場失去了親子時間。

很多家長為了把孩子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才, 各種興趣班都報了個遍, 雖然看起來是為了孩子, 多少錢都捨得, 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但是一個星期孩子都在上學,

Advertisiment
其實家長也沒多少時間陪孩子, 如果週末或者暑假給孩子報一堆興趣班, 那麼孩子就會很忙, 家長也會很忙, 這樣就沒有時間陪孩子, 促進親子感情。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離不開親情的, 和家長在一起才可以使他們的心理正常發展, 如果忽略了這種親情交流, 那麼孩子以後就會比較難教育, 心理也會有一些隔閡。 而且這樣趕場一樣的興趣班, 會讓孩子沒有時間去消化所學的知識, 這樣不僅會讓孩子好像什麼都懂, 但其實什麼都只知道一點, 學得不精, 而且也很容易疲倦, 畢竟上了一周的課了, 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下。

誤區三:把自己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

很多父母小時候由於條件的限制很多自己想學的都沒有機會學,

Advertisiment
所以會把自己當年的興趣理想寄託在孩子身上。 但是雖然孩子還小, 但是會有自己的想法, 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如果大人強加上自己的理想, 那麼孩子的負擔就會很重, 心理壓力會很大, 這樣的學習過程就會顯得特別痛苦, 所以家長應該要重視孩子的興趣, 讓孩子自己選擇感興趣的東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