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雜亂花哨的辦公環境會讓你更有創造力。 可是, 這一偏好並不能直接遷移到孩子身上。 最新的實驗硏究表明, 在裝飾簡單、牆壁光禿禿的房間裡, 孩子也許能學得更好。
如果我讓你想像一下完美的幼兒教室是什麼樣, 你可能會想到很多:海報、轉鈴、益智玩具、藝術品和地圖等。
這樣的房間是很誘人, 但是適合孩子學習嗎?
一頂最新實驗研究表明, 在視覺上令人興奮的壞境中, 兒童很難堅持集中精力完成任務。 實際上, 在裝飾簡單、牆壁光禿禿的房間裡, 他們也許能學得更好, 來自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Anna Fisher和她的同事們,
Advertisiment
在所有案例中, 兒童先聽成年人讀一本教育性圖畫書, 並在聽前和聽後分別接受測試, 以便確定他們通過這次課學到了多少。 注意, 他們學習時所處的環境, 也就是教室, 是不同的。
一半兒課在裝飾得很喜慶的教室裡, 滿是海報、標識和益智玩具, 上另一半兒課時, 教室很簡單, 還是原來的房間, 但沒有裝飾, 沒有華麗的視覺效果。
有影響嗎?有。 不管教室如何, 孩子們總是能學到一些東西。 但是, 教室裝飾簡單時, 孩子們在課後測試中答對的問題更多, 而且他們上課時注意力更集中。
Advertisiment
這一結果與我們對大腦的瞭解也是致的:如果周圍有各種有趣的彩像或聲音吸引你, 你就很難集中注意力。
事實上, 你的小寶寶特別容易分散注意力, 因為他們排除雜念的能力還在發育過程中。 正如心理學家AlisonGopnik說的那樣, 我們生命之初也許會注意所有的事情, 甚至會注意懸浮在空氣中的微塵。
如果真的是這樣, 我們努力讓孩子坐在馬戲團般令人眼花繚亂的影像當中, 很可能對孩子學習閱讀和加法並沒有幫助。 甚至是看起來比較小的東西, 也會讓孩子分心。 比如計數時如果用的是有趣動物形狀的算珠, 就沒有用普通算珠學習效果好。
那麼, 我們為什麼要刻意精心裝飾我們的壞境呢?
我認為, 部分原因是我們迷信了 “壞境豐富”的神話,
Advertisiment
這一神話是受針對大鼠的實驗所啟發的?實驗指出, 在環境“豐富”的籠子中飼養的動物, 大腦會更大。 但是, 如果你回到原來的研究中, 研究人員並沒有說, 馬戲團般的超級熱鬧, 是刺激大腦變大的最佳方法。
他們發現, 與同伴在一起、擁有玩具的大鼠, 狀況好於在空盆子裡單獨飼養的大鼠。 這表示, 要給孩子與人交往的刺激, 多給他機會去玩耍、探索。 這並不代表你要把孩子的每面牆都高度裝飾起來, 或是堆滿玩具, 擠滿遊戲。
所以, 超有刺激性的環境, 也許可能是有一定意義的, 但對於你的寶貝來說可不是, 他需要簡單通透的環境, 來幫助自己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