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上沒說的五個育兒知識

養生之道網導讀:

書上沒說的五個育兒知識, 每個要做媽媽的人都會在書本上面學習一些育兒知識, 但是有些育兒知識是書本上學不來的, 今天就介紹一下書上沒說的五個育兒知識,大家下面就來看看有哪五個書上沒說的育兒知識。

一、五個書上學不到的育兒知識

1、剛出生的寶寶就會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

沒有寶寶的時候, 我一直以為寶寶除了哭, 其他時間會很安靜, 等寶寶到了家才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整個月子裡, 我都被寶寶發出的各種各樣的聲音包圍著, 一會是“吭!吭!”, 一會是類似鳥一樣的尖叫聲,

Advertisiment
一會是像馬一樣的“噅噅”聲, 一會又是“哎?”的一聲長嘯, 其大無比, 不分晝夜。 最開始的幾個晚上, 我總是被吵得睡不著覺。 我以為只有我家的寶寶這樣, 後來一打聽, 原來剛生出來的小孩都是這樣的, 老人的話叫“掙長”, 大概的意思是說寶寶通過這樣的“掙”, 舒展筋骨長個。 出了月子, 這種情況就慢慢消失了。

2、寶寶的第二個月會很纏人, 要人一直抱著

月子裡的小孩除了吃就是睡, 在他不吃奶的間隙, 你盡可以把他獨自放在臥室裡幹自己想幹的事情, 可第二個月的孩子就再沒有這麼省心了。 這個階段的寶寶白天醒的時間長了, 可又不會玩, 不會和人交流, 醒著的時間裡, 就剩哭一件事可幹。 現在回憶起這個月來,

Advertisiment
印象最深的就是抱著寶寶溜達了。

這時的寶寶還有個特點, 就是抱著睡著了, 一放下就醒, 為了讓她睡著、不哭, 我曾經有一次連續抱了她一整天, 到了晚上, 胳膊疼得已經抬不起來了。 開始我以為是寶寶缺鈣或者缺鋅什麼的, 按照別人的建議補鈣又補維生素d, 但都無濟於事。 正在我一籌莫展的時候, 寶寶進入第三個月, 這毛病奇跡般地好了。 問了幾個同月齡的寶寶的媽媽, 都提到了這個特點, 才總結出這是正常現象。

3、小寶寶也會放臭屁

快滿第3個月的時候, 寶寶進入了一個生長加速期, 本來每次吃一邊乳☆禁☆房的奶就飽的寶寶突然吃空兩個乳☆禁☆房還意猶未盡, 夜裡也由一夜吃一次奶改為吃兩次甚至三次。 她吃得多了,

Advertisiment
大便卻少了, 原本一天一次, 突然間兩三天也不拉。 我查了《斯波克育兒經》, 上面提到吃母乳的寶寶到第三個月的時候, 由於母乳好消化, 可形成糞便的東西少, 大便會變得不頻繁。 但是, 書上卻沒有提到寶寶會放臭屁。

一個星期天, 寶寶已經是第三天沒大便了, 她突然開始放極臭的屁, 臭的程度比大人的一點不遜色, 而且是一個接著一個, 這可是我沒有聽說過的現象。

問了幾個人, 有人懷疑是便秘, 給我出了不少主意, 我按照她們的說法給寶寶喂水, 用棉簽蘸嬰兒油刺激寶寶的肛門。 這些舉動除了令寶寶生氣地大哭以外, 沒有見到一點效果。 我幾乎懷疑寶寶是生病了, 差一點抱著她去醫院。

第二天早上, 寶寶大便了, 還是稀稀軟軟的母乳便,

Advertisiment
沒有什麼不正常。 後來聽我姨媽說, 孩子到了這個月份, 大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老人管這叫“攢肚兒”, 說是寶寶正貼膘呢。 至於臭屁, 那是幾天的大便產生的廢氣而已, 沒有什麼奇怪的。 一場虛驚就這樣過去了。 後來跟其他媽媽聊起“臭屁”事, 原來她們的寶寶也都“臭屁”過。

4、有幾個階段, 寶寶會突然變得大飯量

書上說, 生完寶寶奶水會在兩三天后到來, 可沒說會來多少。 在月子的前半段, 很多媽媽的奶水都很少, 按有的人的說法, 是“只夠寶寶漱口的”。 剛養寶寶的時候不知道, 以為是自己奶不夠, 急得不行, 家裡的老人怕餓著寶寶, 也都建議搭奶粉。 想到書上說的純母乳餵養的重要性, 我一咬牙頂住了。 為了彌補奶水的不足,

Advertisiment
就只能增加餵奶的次數, 大半個月子, 我幾乎時時刻刻在餵奶。 快出月子的時候, 奶水突然洶湧地來了, 再不用發愁寶寶不夠吃了。

奶水不夠的情況不只是在月子裡有, 到了快3個月的時候, 又出現了一次。 本來只吃一邊就能飽的寶寶, 那陣子兩邊都吃空了還意猶未盡;原本3個小時吃一次, 這時她兩個多小時就頂不住了, 喂得我辛苦萬分。 這樣的情形大約持續了1個星期就消失了, 寶寶重又改回一次吃一邊, 3個小時吃一次了。 後來在有的文章上發現, 這是寶寶的“生長加速期”, 大約在寶寶出生後3天、3周、6周、3個月各會出現一次。

過了3個半月, 類似的情形又出現了, 但與上次不同的是, 這次我明顯感覺我的奶水無以為繼。 一個“過來人”告訴我,到3個多月的時候一般有一個“回奶期”,只要堅持喂,幾天之後就能恢復。

5、寶寶會突然有個厭奶期

以前曾聽人提到過厭奶期的問題,但從不知道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表現,到了3個多月,我自己終於體驗到了。這段時間,每次餵奶就像打仗,明明寶寶很餓了,可乳☆禁☆頭一放進她的嘴裡,她就號啕大哭,奮力掙扎,再給,再哭。好不容易吃上了,沒吃幾口,就突然吐出乳☆禁☆頭哭上了。一直要等到她鬧得精疲力竭了,才能老老實實地吃。除了吃奶,她別的時候也顯得很煩躁,常常使勁嚷嚷。

開始以為是奶水不夠了,沖了奶粉給她喝,她一口不喝;後來判斷是穿得太多了熱的,改穿薄衣服,結果造成她拉稀。種種方法想遍用遍,怎麼都不管用,愁得我都快陪她一起哭了。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突然有一天她一點事情也沒有了。我在網上搜索良久,發現一篇文章裡提到了“厭奶期”,沒說是什麼表現,只說這個階段會持續一到兩周,我家寶寶正好一周。

媽媽的經驗:寶寶生長不是“照本宣科”

書上說,寶寶到2個月會笑,2個半月會看自己的小手,3個月會趴著抬頭,3個多月可以翻身……但我家寶寶幾乎沒一項符合的。我寬慰自己說寶寶是早產兒,長得會比別人慢些,後來在網上和別的媽媽聊起,發現她們的寶寶也沒有都不過,媽媽們也不要過於擔心,在我邊育兒邊和人交流經驗的這幾個月中,我就發現了好幾個書上沒寫的育兒知識,但寶寶普遍都有的現象。

二、一些育兒經驗的總結

1、1周歲前媽媽每三個月可以幫寶寶拍一次照片,1周歲後可以每六個月一次。

2、《破繭而出》一書告訴爸爸媽媽一個重要道理:用同樣的教育方法對待不同孩子是不公平的。

3、告訴寶寶,每天的東西要物歸原處,比如到了晚上,媽媽可以要求寶寶自己收納玩具、日用品,說:“**要回家了,你應該把它放回去”,以此培養孩子的日常生活習慣。

4、到了上幼稚園年紀,媽媽要培養寶寶起床,可以提前15分鐘,這叫“15分鐘覺醒時間”:第一個5分鐘允許寶寶閉著眼睛賴床,第二個5分鐘可以讓寶寶自己在床上玩兒,第三個5分鐘培養寶寶動手穿衣。給寶寶起床、刷牙洗臉、便便、吃飯的每個時間都限定時間,鐘錶上的短針是米老鼠,長針是唐老鴨,唐老鴨轉動的速度是他完成一早上工作的時間,到了點沒有完成可以加以懲罰,如起床限定5分鐘,超時將不給他刷牙洗臉時間,並且告訴他:“今天你起床晚了,你今天只能帶著小臭嘴巴去幼稚園了。”再如便便晚了,到飯桌上的時間就晚了,媽媽可以對寶寶說:“今天本來的早餐是火腿腸和甜甜圈,可以你晚了,只能吃點粥和雞蛋了。”如此幾次寶寶會有進步。

5、奶瓶餵養

以比秒針落下速度稍快為宜,傾斜45度以上,不要橫放(一半奶水,一半空氣),讓奶水充滿瓶身為佳。足月分娩孩子3小時喂一次,早產兒1-2小時即可喂一次。

注:如何叫醒寶寶寶寶痛感比成人低,最好掐耳垂,媽媽先掐自己耳垂,在自己疼的基礎上稍微重一點即是寶寶的痛感。

6、嬰兒晝夜餵養次數

月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次數:766555444333

六個月前夜裡可以喂兩次,從七個月開始夜裡喂一次。

餵養量:

1-3月500-600ml

4-6月600-800ml

7-12月800-1000ml

滿1歲以上500ml

1歲半以上300-400ml

注:23:00-03:00是寶寶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階段,為了寶寶日後身高,最好不要打擾寶寶睡眠,養成良好的合適的餵養時間很重要。

7、關於寶寶睡覺

爸爸蓋多少,寶寶就蓋多少,只穿1件衣服睡覺,小手放被子外面,不要束縛他。如空調開著,夏天保持26-27度,冬天保持21-22度。

8、關於寶寶輔食

如純母乳餵養的,輔食可以在5個月以後開始,如混合餵養的3-4個月即可添加輔食。6個月寶寶就可以吃蒸雞蛋、粥等,適當加入鹽等,量是成人的三分之一。

6個月寶寶吃輔食安排在奶餐之間,幾口為宜;9個月以後以一餐輔食代一餐奶量。

9、寶寶日常衣著

媽媽穿多少,寶寶穿多少,高領的不穿(易阻礙呼吸或吸入細微物質引起不明原因咳嗽),鬆緊帶的不宜(容易引起胸腔外翻),小手一定要露出來,即使是冬天也不要放衣服裡(阻礙大腦發育),拉鍊的、有帶子繩子的、閃光片等的衣服忌給寶寶穿,以防不測。

10、常見行為習慣

5-6個月可以給寶寶用勺子,10個月開始訓練自己用勺子。

一歲訓練坐便盆,每天養成晚上便便習慣,因為早上時間可能太緊,還要擦洗,最好安排在晚上。

兩歲半可以用牙膏,之前的洗漱可以由媽媽用指尖牙刷或直接給寶寶喝白開水。

中班下學期學會使用筷子。

五歲前和成人分床,五歲後和成人分房。

11、關於寶寶排便

寶寶排便只要規律即好,每天1-2次或者沒兩天1次只要是規律的就可以。如果三四天沒有便便,千萬不要給孩子吃蘋果,越吃越便秘。可以喂寶寶4小勺麻油。如果寶寶腹瀉:多吃蘋果,或者吃炒過的米粉,再或者吃飯鍋裡的鍋巴煮的湯水。

14、寶寶生病

6個月後寶寶可能容易生病,無條件開窗通風。不要用撣子,床被、窗簾等可用在消毒液中浸濕過的毛巾撣,效果好。如果寶寶感冒,還沒咳嗽,給寶寶多喝熱菜汁、熱果汁、麵條湯。一旦發現咳嗽立即使用消炎藥,此時消炎藥不是治療咳嗽的,而是防止激發感染,如頭孢、羅紅黴素等,使用1天沒用,要用藥2-3天。否則兩三天即可轉成肺炎等更嚴重的病症。

三、父母小貼士

1、對孩子提出的要求要講條件交換,要求有回報

如孩子想喝可樂,你可以要求他先喝一杯白開水,如果他不肯喝白開水,那你可以和他說什麼時候想喝白開水了,就可以喝可樂了。

2、對孩子提出要求不要立刻給以滿足,讓孩子學會等待——延長滿足。

3、爸爸媽媽在孩子面前做懶爸爸、懶媽媽。

4、 只要對孩子安全沒有影響,都要讓他嘗試。

5、對孩子提出問題不要急於告訴答案,可對她說如下語言:想想看、還有呢、為什麼。

每個要做媽媽的女人,都會從書本上預先獲得大量的育兒知識,來作為自己養育寶寶的指南。但寶寶的成長卻不是照本宣科,書上的內容很難覆蓋寶寶的一點一滴,也有許多事情是新媽媽始料不及的。根據情況不斷總結找出適合自己寶寶的育兒方法才是正確,健康的方式。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生長規律,只要他健康、快樂,什麼都不用替他擔心。

一個“過來人”告訴我,到3個多月的時候一般有一個“回奶期”,只要堅持喂,幾天之後就能恢復。

5、寶寶會突然有個厭奶期

以前曾聽人提到過厭奶期的問題,但從不知道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表現,到了3個多月,我自己終於體驗到了。這段時間,每次餵奶就像打仗,明明寶寶很餓了,可乳☆禁☆頭一放進她的嘴裡,她就號啕大哭,奮力掙扎,再給,再哭。好不容易吃上了,沒吃幾口,就突然吐出乳☆禁☆頭哭上了。一直要等到她鬧得精疲力竭了,才能老老實實地吃。除了吃奶,她別的時候也顯得很煩躁,常常使勁嚷嚷。

開始以為是奶水不夠了,沖了奶粉給她喝,她一口不喝;後來判斷是穿得太多了熱的,改穿薄衣服,結果造成她拉稀。種種方法想遍用遍,怎麼都不管用,愁得我都快陪她一起哭了。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突然有一天她一點事情也沒有了。我在網上搜索良久,發現一篇文章裡提到了“厭奶期”,沒說是什麼表現,只說這個階段會持續一到兩周,我家寶寶正好一周。

媽媽的經驗:寶寶生長不是“照本宣科”

書上說,寶寶到2個月會笑,2個半月會看自己的小手,3個月會趴著抬頭,3個多月可以翻身……但我家寶寶幾乎沒一項符合的。我寬慰自己說寶寶是早產兒,長得會比別人慢些,後來在網上和別的媽媽聊起,發現她們的寶寶也沒有都不過,媽媽們也不要過於擔心,在我邊育兒邊和人交流經驗的這幾個月中,我就發現了好幾個書上沒寫的育兒知識,但寶寶普遍都有的現象。

二、一些育兒經驗的總結

1、1周歲前媽媽每三個月可以幫寶寶拍一次照片,1周歲後可以每六個月一次。

2、《破繭而出》一書告訴爸爸媽媽一個重要道理:用同樣的教育方法對待不同孩子是不公平的。

3、告訴寶寶,每天的東西要物歸原處,比如到了晚上,媽媽可以要求寶寶自己收納玩具、日用品,說:“**要回家了,你應該把它放回去”,以此培養孩子的日常生活習慣。

4、到了上幼稚園年紀,媽媽要培養寶寶起床,可以提前15分鐘,這叫“15分鐘覺醒時間”:第一個5分鐘允許寶寶閉著眼睛賴床,第二個5分鐘可以讓寶寶自己在床上玩兒,第三個5分鐘培養寶寶動手穿衣。給寶寶起床、刷牙洗臉、便便、吃飯的每個時間都限定時間,鐘錶上的短針是米老鼠,長針是唐老鴨,唐老鴨轉動的速度是他完成一早上工作的時間,到了點沒有完成可以加以懲罰,如起床限定5分鐘,超時將不給他刷牙洗臉時間,並且告訴他:“今天你起床晚了,你今天只能帶著小臭嘴巴去幼稚園了。”再如便便晚了,到飯桌上的時間就晚了,媽媽可以對寶寶說:“今天本來的早餐是火腿腸和甜甜圈,可以你晚了,只能吃點粥和雞蛋了。”如此幾次寶寶會有進步。

5、奶瓶餵養

以比秒針落下速度稍快為宜,傾斜45度以上,不要橫放(一半奶水,一半空氣),讓奶水充滿瓶身為佳。足月分娩孩子3小時喂一次,早產兒1-2小時即可喂一次。

注:如何叫醒寶寶寶寶痛感比成人低,最好掐耳垂,媽媽先掐自己耳垂,在自己疼的基礎上稍微重一點即是寶寶的痛感。

6、嬰兒晝夜餵養次數

月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次數:766555444333

六個月前夜裡可以喂兩次,從七個月開始夜裡喂一次。

餵養量:

1-3月500-600ml

4-6月600-800ml

7-12月800-1000ml

滿1歲以上500ml

1歲半以上300-400ml

注:23:00-03:00是寶寶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階段,為了寶寶日後身高,最好不要打擾寶寶睡眠,養成良好的合適的餵養時間很重要。

7、關於寶寶睡覺

爸爸蓋多少,寶寶就蓋多少,只穿1件衣服睡覺,小手放被子外面,不要束縛他。如空調開著,夏天保持26-27度,冬天保持21-22度。

8、關於寶寶輔食

如純母乳餵養的,輔食可以在5個月以後開始,如混合餵養的3-4個月即可添加輔食。6個月寶寶就可以吃蒸雞蛋、粥等,適當加入鹽等,量是成人的三分之一。

6個月寶寶吃輔食安排在奶餐之間,幾口為宜;9個月以後以一餐輔食代一餐奶量。

9、寶寶日常衣著

媽媽穿多少,寶寶穿多少,高領的不穿(易阻礙呼吸或吸入細微物質引起不明原因咳嗽),鬆緊帶的不宜(容易引起胸腔外翻),小手一定要露出來,即使是冬天也不要放衣服裡(阻礙大腦發育),拉鍊的、有帶子繩子的、閃光片等的衣服忌給寶寶穿,以防不測。

10、常見行為習慣

5-6個月可以給寶寶用勺子,10個月開始訓練自己用勺子。

一歲訓練坐便盆,每天養成晚上便便習慣,因為早上時間可能太緊,還要擦洗,最好安排在晚上。

兩歲半可以用牙膏,之前的洗漱可以由媽媽用指尖牙刷或直接給寶寶喝白開水。

中班下學期學會使用筷子。

五歲前和成人分床,五歲後和成人分房。

11、關於寶寶排便

寶寶排便只要規律即好,每天1-2次或者沒兩天1次只要是規律的就可以。如果三四天沒有便便,千萬不要給孩子吃蘋果,越吃越便秘。可以喂寶寶4小勺麻油。如果寶寶腹瀉:多吃蘋果,或者吃炒過的米粉,再或者吃飯鍋裡的鍋巴煮的湯水。

14、寶寶生病

6個月後寶寶可能容易生病,無條件開窗通風。不要用撣子,床被、窗簾等可用在消毒液中浸濕過的毛巾撣,效果好。如果寶寶感冒,還沒咳嗽,給寶寶多喝熱菜汁、熱果汁、麵條湯。一旦發現咳嗽立即使用消炎藥,此時消炎藥不是治療咳嗽的,而是防止激發感染,如頭孢、羅紅黴素等,使用1天沒用,要用藥2-3天。否則兩三天即可轉成肺炎等更嚴重的病症。

三、父母小貼士

1、對孩子提出的要求要講條件交換,要求有回報

如孩子想喝可樂,你可以要求他先喝一杯白開水,如果他不肯喝白開水,那你可以和他說什麼時候想喝白開水了,就可以喝可樂了。

2、對孩子提出要求不要立刻給以滿足,讓孩子學會等待——延長滿足。

3、爸爸媽媽在孩子面前做懶爸爸、懶媽媽。

4、 只要對孩子安全沒有影響,都要讓他嘗試。

5、對孩子提出問題不要急於告訴答案,可對她說如下語言:想想看、還有呢、為什麼。

每個要做媽媽的女人,都會從書本上預先獲得大量的育兒知識,來作為自己養育寶寶的指南。但寶寶的成長卻不是照本宣科,書上的內容很難覆蓋寶寶的一點一滴,也有許多事情是新媽媽始料不及的。根據情況不斷總結找出適合自己寶寶的育兒方法才是正確,健康的方式。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生長規律,只要他健康、快樂,什麼都不用替他擔心。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現在網上也有很多的育兒知識,應該相信哪些呢?

    我們媒體上宣傳的美國華裔“虎媽”教授的教育方法,我們沒有清楚它的社會背景是什麼,就不能照搬。這樣的書籍,往往就造成了對孩子、對社會極端的不負責任。比如說另外,運用到其他孩子的方法,比如“哈佛女孩”、... [詳細答案]

  • 1回答

    我想學習一些育兒知識,需要報班學習嗎?

    國外的一些學說、書籍到國內來,我們也不知道它的存在背景,有些引進來的書籍,已經受到了一些主流專家的批判了,但是我們還不知道,還在推舉它。我們現在網上也有很多的育兒知識,但是這些育兒知識良莠不分,有很... [詳細答案]

  • 1回答

    想學習科學的育兒知識,有什麼辦法呢?

    家長不管對於網路上的知識,還是育兒書籍、國外學說等都要有一個自己的分析頭腦,這才是對的。我們現在網上也有很多的育兒知識,但是這些育兒知識良莠不分,有很多是在誤導。在選擇育兒書籍的時候,也有很多有錯誤...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孩子準備出生了,可以看什麼育兒知識的書呢?

    在選擇育兒書籍的時候,也有很多有錯誤觀點的書籍,所以我建議家長一定要選擇就是這個專業的、比較知名的專家寫的書籍。我們現在網上也有很多的育兒知識,但是這些育兒知識良莠不分,有很多是在誤導。因為現在出書... [詳細答案]

  • 1回答

    要怎樣才能獲取科學的育兒知識呢?

    家長不管對於網路上的知識,還是育兒書籍、國外學說等都要有一個自己的分析頭腦,這才是對的。我們現在網上也有很多的育兒知識,但是這些育兒知識良莠不分,有很多是在誤導。在選擇育兒書籍的時候,也有很多有錯誤...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