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曾經的那場冤案

女兒小的時候, 聽有經驗的家長介紹:在孩子第一次犯下某種錯誤時, 如果及時發現和糾正, 將會事半功倍。
正因為這條經驗, 我在女兒5歲時, 竟然辦了件“冤案”!
那時, 5歲的女兒在一些大孩子的攛掇下, 拿走了爺爺的50塊錢, 買來玩具和零食與小朋友們分享。 事實查明後, 面對她驚慌失措的淚眼, 我仍然硬著心腸舉起巴掌, 在她那嬌嫩的小屁股上印上了一片緋紅的手印。 一邊打她, 一邊難過, 希望她能快點長大, 能夠體諒媽媽的一片苦心。
週末, 我從鄉下回到家裡, 晚上給女兒洗澡時, 爺爺告訴我, 女兒又拿走了他15元錢。

Advertisiment
正在浴盆裡的女兒立刻尖叫起來:“不是我拿的!就不是我拿的!”上次的事距今不足一個月, 沒想到她竟然一錯再錯。 我的目光不由得嚴厲起來。 女兒像一隻受驚的小鳥, 哭得淒淒慘慘, 晶瑩的淚珠成串地滾落下來。 想到我和丈夫長年在外, 也不能經常照顧孩子, 回來就打她, 未免太過苛刻, 於是我決定緩緩再說。
“不是你, 難道是爺爺冤枉你?!”我強忍著怒火說。 “就是, ”女兒哭得泣不成聲, “就是——冤枉我……”爺爺也生氣了:“這孩子, 怎麼承認的事兒還要反口啊?!”原來, 爺爺把這事告訴了女兒的姑姑, 脾氣急躁的姑姑打了女兒一巴掌, 女兒終於承認錢是自己拿的了。
既然已經打過了, 我實在是不忍心再教訓她了。 不過, 還是拉過女兒,
Advertisiment
狠狠地批評了她一頓。 女兒也不說話, 只是不停地哭, 一副小可憐的模樣。 想到她畢竟才5歲, 大人還會重複犯錯誤, 何況一個不懂事的孩子, 哪能一二次就教育成功呢?看她哭得那麼傷心, 我決定帶她到我們的新房去住, 一路上還不停地給她講故事, 啟發她做好孩子, 要誠實。
第二天清晨, 電話突然響了, 是爺爺打來的, 要求女兒接電話。 我輕輕搖醒女兒。 女兒尚睡眼朦朧, 只聽她簡單地“嗯、嗯”了兩聲, 就掛斷了電話。 我問她怎麼了, 她說:“媽, 爺爺的錢買了鋼管, 他忘了, 以為是我拿的。 他剛才告訴我, 我沒有拿他的錢, 是他錯怪我了。 他向我說對不起。 他說, 以後不管什麼事情, 只要沒有做, 就無論怎樣都不能承認。 ”說完, 她清亮的眼睛看著我,
Advertisiment
如一泓清泉, 直看到了我的心裡去了。
我覺得心裡一陣疼痛, 半晌沒說話。 我把她抱到床上, 輕聲安慰著她。 女兒靜靜地聽我說完, 小聲說:“媽媽, 上次因為拿錢的事, 你打我以後, 我再也沒拿過錢了, 真的。 ”想到女兒昨天的淚眼, 我幾乎把持不住自己, 差點也落下淚來。
被人冤枉、誤解是件痛苦的事, 何況是自己的親人, 更何況她還是個孩子!
我撫摸著她齊耳的短髮, 將她小小的身子攬在懷裡, 輕輕地搖著:“媽媽知道了。 媽媽知道你是個好孩子!爺爺年紀大了, 記憶不好, 你不要怪他。 媽媽沒有堅持著相信你, 你也不要怪媽媽, 因為媽媽不瞭解情況。 ”說著, 我輕輕地抱著她, 像以前一樣, 把她的小身子整個地貼近我的懷抱。 女兒可愛的小臉上立刻浮起輕鬆甜蜜的笑容,
Advertisiment
仿佛放下了天大的心事, 一身輕快地蜷縮在我懷裡, 雙手懷抱住我的脖子, 滿足地閉上了眼睛。
事情已經過去了多年, 我仍對這件事念念不忘, 很是自責。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傷害到了孩子, 傷害到什麼程度。 我想, 女兒應該也是記得這件事的, 只是她從來不提, 而我, 也裝作已經忘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