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最好的教育現場

學者汪丁丁在一次對談中講到“家庭學校”, 說很多現代教育家都提倡家庭教育, 因為家長最瞭解孩子, 從生下來就根據他的生存體驗為他設計課程, 編寫教材, 肯定是最適合的教育方式。

讀完《今天我來教語文》, 我想起汪先生的話, 因為, 從文章裡我看到了他說的“最適合”, 作為舟舟同學的媽媽, 張燕女士所“執教”的這節在追問中行進、深入並延伸的“語文課”, 如行雲流水, 讓人妙悟多多, 確然是溫馨逗趣的家庭課堂, 意味深長的語文教育, 真正讓家成為“最好的教育現場”。

很顯然, 再沒有誰比媽媽更瞭解舟舟了,

Advertisiment
你看, 媽媽的心一直在說話, “從原有經驗出發是可行的”, 是瞭解;“漫不經心的表情暗示了她的不以為然”, 是瞭解;“有百分百的信心讓她很快進入狀態”, 是瞭解;“讀任何課文都要帶著點主持人腔調”, 是瞭解……預習伊始, 她即以其瞭解, 引導舟舟讀通課文、感受情節、深入人物、探究真偽, 課堂進程正是由“瞭解”推動。 “瞭解”是課堂的一部分, 而且這樣的瞭解不用刻意, 不必強求, 而是息息相關心心相印, 女兒起初“不以為然”, 漸漸“進入狀態”, 慢慢“主動發問”, 後面則已“折服地笑”, 順流而下, 設計可謂天然。 或者, 媽媽根本就沒有設計, 隨著課文, 心連心手牽手, 貼著女兒走, 畢竟她們之間有著最寶貴的“瞭解”。

只有作為個人, 作為“這一個人”,

Advertisiment
而不是“一般的人”, 孩子才能在思想和感情上有所建樹, 才能堅持不懈地追求。 因為教育首要的原則是對個性的保護與喚醒。 是否可以將之作為“某一個人”, 取決於為人師者是否瞭解他的學生。 可是, 在如今更多是大班化教學模式的主流學校, 教師瞭解一兩個孩子並非難事, 十個八個或可做到, 但不得不說, 要對班上三十、四十甚至更多的孩子, 都有著敏銳的洞察和貼切的瞭解, 難乎其難。 就像有學者說的, 在我們的學校裡, “所招收的學生按成分可以分到十來個不同的學校”, 這種狀況中, 教師可能非但不能很好地瞭解, 相反與孩子還會產生不少誤解, 他也只能採用制式化的一般方法施教。 像舟舟說“老師會這樣問:看到題目你想到了什麼,
Advertisiment
有什麼疑問?”然後不假思索給出一串答案, 這種套路式的問答或思考, 表面上教會了孩子很多東西, 卻未能喚醒孩子天性中已有的, 但正在沉睡的東西。 而正是這種膚淺與無效的教學行為, 佔據了日常課堂的多數時間, 久已適應, 習焉不察。

不過, 在另一個地方, 對孩子而言會使其始終是“這一個人”, 就是家庭。 倒不是說家庭教育就一定高明得不得了, 而是說它至少能從內心與主觀上去瞭解個人, 而不是將其作為“一般的人”。 媽媽的每一個問題, 都是往舟舟心裡去的, 所謂循循善誘, 莫過如此。 那這一點從何而得?當然是她對女兒的瞭解, 因為“瞭解”, 所以“個性”, 每一個教育現場, 總是因為活生生的人的存在而精彩,

Advertisiment
而這應是必然的追求, 因這每個活生生的個性都是絕對的, 如果孩子始終面目相似話語雷同, 那樣的現場必定會乏味而無趣, 也許連“教學”這件事都未存在。 張女士在另一篇文章中, 動情地講“和舟舟的關係越來越好”。 沒錯, 正是“關係”。 “瞭解”是母女關係之體現, 越來越好的關係, 正是我們讀到的最好的教育現場的起點。 冷玉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