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心理學意義而言, 沒有個性, 唯有關係。 個性只是在長期固定模式關係中穩定的表現而已。 在不同的關係中, 人們往往會呈現出不同的個性特點。
“孩子在家和在幼稚園、學校完全兩個樣”, 很多父母會有這樣的感歎。
“我一直覺得孩子離開我不行, 後來發現我不在家的時候, 他表現比我在家好多了”。 媽媽從焦慮到吃驚。
“娃和我在一起很乖, 但老人一帶各種無理取鬧”……
我們在生活中, 常說道“有關係好辦事”, 其實養娃也一樣, 只要建立了健康的親子關係, 那些所謂的問題都容易解決。
依戀關係, 創設了孩子人生故事的劇本
Advertisiment
每個人都長在關係中, 關係是我們性格形成的土壤, 也是表現不同性格特點的土壤。 我們可以從下面的案例中, 看到童年的依戀關係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
一位女孩張容(化名)因為與男友李東(化名)分手尋求諮詢。 只是諮詢的目的不是因為分手之痛, 而是因為李東找了個新女友。 這仍然不是痛點, 痛點是李東對待新女友特別照顧, 寵愛有加, 根本不像當年對待自己。 因為以前談戀愛時, 卻是張容對李東照顧有加, 關心倍至。 張容的痛點是, 懷疑當年李東是否根本沒有喜歡過自己。 這個想法折磨著她, 讓她特別痛苦。
我們來一起走進張容的成長故事, 可能就理解了她的前男友李東的行為了。
在張容的記憶中,
Advertisiment
在這樣的親子關係土壤裡, 張容形成穩定的個性特點,
Advertisiment
一個嬰幼兒要活下來, 就會調整自己的模式, 去適應媽媽的溝通模式, 這是人類得以存在下來的生物心理系統。 幼小的張容要依附媽媽才能確保活下來, 因此她找到一種與媽媽相處的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長期下來形成穩定的個性特徵。 這其中包括她對世界、他人的看法, 她對自己在關係中的位置看法。 她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她是如何選擇自己的行為等方方面面, 均是為了適應關係而創造和保留下來的。
Advertisiment
依戀關係, 塑造著孩子的自我、情緒與人際關係
我們在早年的依戀關係裡, 不斷修剪、塑造著自我的行為、情緒、自我價值感等。 在以後的生活中, 不管我們是否喜歡早年的依戀關係, 往往不斷尋求的還是那熟悉關係的味道, 在那樣的關係裡, 可能會痛苦, 但卻感覺可控、安全。 直到我們覺察, 接納, 選擇改變, 開始冒險嘗試創造不一樣的關係體驗, 我們才可能重新改寫早年關係發展的命運, 開啟自我的救贖和成長之路。
張容在與男友李東的關係裡, 不自覺地就在創造著早年與母親的關係氛圍,
Advertisiment
正視接觸傷痛是療愈的開始, 張容開始能夠面對自己的這段失敗的戀愛關係, 也開啟了自我救贖之路。親密關係中的相愛相殺之痛往往是自我成長的機會,然而,因為對方是成人,我們容易把責任歸為對方,幻想找到一個不同的人而獲得幸福。當然,這是可能的。大多時候,可能我們需要學習的是如何愛自己,療愈自己。然而,逃避痛苦是我們的本能,自我成長之路往往並不那麼容易開啟。
依戀關係,是孩子成長問題的來源,更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直到我們做了父母,與孩子不自覺地創造了類似當年我們與父母的關係,只不過,我們的角色換成了父母而已。“我們最不喜歡父母身上的部分,有時會發現我們正在同樣地對待孩子”,人們通過這種方式,悄悄地完成了心理和關係的代際傳遞。孩子慢慢長大,我們可能會發現孩子身上的各種問題,在養育中崩潰抓狂,倒逼著我們重新去看自己,因為這是我的孩子,不能說換個就可以解除痛苦了。因此,對於很多父母來說,孩子通過呈現自身的問題,是促使我們走上自我成長之路的開始。
我們改變了,關係就變了,成長在親子關係土壤中的孩子也就變了。
幸好,關係是可以改變的。
揭開很多孩子問題表現的面紗,起主要作用的往往是關係。如果只是針對問題去改變,急切地尋求技巧應對,而起關鍵作用的關係土壤卻依然強大地發揮影響,改變問題的努力往往事倍功半。
或許你認為自己想解決的是孩子的情緒管理問題、行為問題、學習問題等,然而問題的關鍵通常是關係,把准脈,找准方向,才可能有的放矢。
下面是幾位媽媽的故事:
A母親說:孩子做作業磨蹭,注意力不集中,想了很多辦法都不行。最後探索關係時發現,孩子說:“我就是要向壞孩子學習”,這是一種反抗的宣言。關係才是本質。
B母親說:關注了很多公號,學習很多育兒技巧,也像書上說的那樣先接納孩子的情緒,耐心講了很多道理,孩子還是容易發脾氣。探索親子關係時發現,母親自己的溝通模式比較理性,不允許自己有負面情緒,所以就無法真正地從心裡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導致“只見方法不見孩子”。顯然只從方法層面上探討,很難有實質的幫助。
C母親說:我給孩子設立了規矩,但是,總是無效。探索關係時我問這位媽媽:“你在說這些規則時,你自己相信孩子會執行嗎?”媽媽不好意思地笑了,“是的,我也不太相信”。親子關係中媽媽焦慮無力,孩子很難信任母親內心的力量,自然難以尊重規則。其實,孩子何嘗不焦慮,等待著媽媽一聲溫柔有力的叫停。
也開啟了自我救贖之路。親密關係中的相愛相殺之痛往往是自我成長的機會,然而,因為對方是成人,我們容易把責任歸為對方,幻想找到一個不同的人而獲得幸福。當然,這是可能的。大多時候,可能我們需要學習的是如何愛自己,療愈自己。然而,逃避痛苦是我們的本能,自我成長之路往往並不那麼容易開啟。依戀關係,是孩子成長問題的來源,更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直到我們做了父母,與孩子不自覺地創造了類似當年我們與父母的關係,只不過,我們的角色換成了父母而已。“我們最不喜歡父母身上的部分,有時會發現我們正在同樣地對待孩子”,人們通過這種方式,悄悄地完成了心理和關係的代際傳遞。孩子慢慢長大,我們可能會發現孩子身上的各種問題,在養育中崩潰抓狂,倒逼著我們重新去看自己,因為這是我的孩子,不能說換個就可以解除痛苦了。因此,對於很多父母來說,孩子通過呈現自身的問題,是促使我們走上自我成長之路的開始。
我們改變了,關係就變了,成長在親子關係土壤中的孩子也就變了。
幸好,關係是可以改變的。
揭開很多孩子問題表現的面紗,起主要作用的往往是關係。如果只是針對問題去改變,急切地尋求技巧應對,而起關鍵作用的關係土壤卻依然強大地發揮影響,改變問題的努力往往事倍功半。
或許你認為自己想解決的是孩子的情緒管理問題、行為問題、學習問題等,然而問題的關鍵通常是關係,把准脈,找准方向,才可能有的放矢。
下面是幾位媽媽的故事:
A母親說:孩子做作業磨蹭,注意力不集中,想了很多辦法都不行。最後探索關係時發現,孩子說:“我就是要向壞孩子學習”,這是一種反抗的宣言。關係才是本質。
B母親說:關注了很多公號,學習很多育兒技巧,也像書上說的那樣先接納孩子的情緒,耐心講了很多道理,孩子還是容易發脾氣。探索親子關係時發現,母親自己的溝通模式比較理性,不允許自己有負面情緒,所以就無法真正地從心裡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導致“只見方法不見孩子”。顯然只從方法層面上探討,很難有實質的幫助。
C母親說:我給孩子設立了規矩,但是,總是無效。探索關係時我問這位媽媽:“你在說這些規則時,你自己相信孩子會執行嗎?”媽媽不好意思地笑了,“是的,我也不太相信”。親子關係中媽媽焦慮無力,孩子很難信任母親內心的力量,自然難以尊重規則。其實,孩子何嘗不焦慮,等待著媽媽一聲溫柔有力的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