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會合作的孩子明天更美好

我的兒子磊磊兩歲多了, 可是一直都不願意跟小朋友們互動, 平時也不喜歡跟小朋友們一起玩。 比方說大家手把手圍成一個圈圈做遊戲, 他就只拉著我的手, 死活不跟小朋友們把手。 馬上就要上幼稚園了, 我是一萬個不放心, 怎樣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呢

專家解答無論成人還是孩子都需要與人交往, 即使是性格孤僻內向的孩子也需要別人的溫暖與關懷。 讓孩子學會合作, 是幫助孩子邁入社會的第一步。 那麼, 怎樣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呢?家長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讓幼兒萌生合作意識

要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

Advertisiment
我們首先要給孩子一些思想準備, 例如, 對關於玩玩具不爭搶等等問題進行討論, 隨後讓孩子進行自我約束, 如:在活動中要做到“三不”即不打人、不罵人、不爭奪玩具;要有禮貌、要謙讓、要商量。 通過看圖說話《我和你一起玩》、木偶戲《李小多分果果》等生動形象的學習形式, 使幼兒懂得什麼是“友愛”, 怎樣做才是“友愛”。 以營造合作氛圍為主題, 佈置活動環境, 如在牆上張貼體現小朋友合作行為的各種圖片。 在活動中, 讓幼兒自由選擇遊戲夥伴, 學會分配角色, 互相配合, 進行遊戲等等。 當然, 讓孩子自己進行選擇並不能保證他們一定能夠做到最好, 其間會有反復, 所以家長要適時地提醒。

為幼兒創造合作的機會

家長和教師應想辦法為幼兒創造、提供與同伴合作學習和遊戲的機會,

Advertisiment
讓幼兒在實踐中學會合作。 比如, 引導、組織幼兒在進行小組或全班作畫, 在這當中幼兒必須學習互相配合, 分工合作,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構圖、色彩、內容上達到協調一致, 共同創作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在遊戲中, 特別是在建構遊戲、角色遊戲中, 幼兒間必須共同商量、互相配合, 才能使遊戲順利進行下去。 例如, 請小朋友們把心愛的玩具拿到幼稚園與同伴分享。

教給幼兒合作的方法

幼兒可能不會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發地表現出合作行為, 也可能不知道如何去合作。 這就需要我們教給幼兒合作的方法。 可以通過設計一些主題活動,

Advertisiment
讓小朋友們在活動中體驗合作的需要。 例如, 引導幼兒不爭搶圖書, 愛護圖書, 願意與同伴交談書上看到的內容;不獨佔玩具, 需要別人的玩具時, 要和別人商量, 經同意後才能拿, 學著與同伴合作搭物體;鼓勵幼兒與小夥伴互相配合, 一起唱歌、跳舞、玩打擊樂器;引導幼兒在扣紐扣、系鞋帶、編辮子等操作活動中, 能與小夥伴輪流玩。 通過這些具體的合作情景, 幫助幼兒逐漸習得合作的方法、策略, 嘗到合作的甜頭而渴望合作。

強化幼兒的合作情感體驗

幼兒之間的合作常常會帶來積極愉快的結果;活動成功, 事情做成, 增進友誼。 這時幼兒鞏固、強化合作精神, 進而產生更多的合作行為是極為重要的。 但幼兒自己常常不能明顯感覺到,

Advertisiment
因此, 當家長看到幼兒能與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 要及時予以表揚。 當孩子表現出合作行為時, 老師就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照相機攝下“友好的一幕”, 並進行展覽。 通過這些措施強化幼兒合作行為, 使小朋友心理上產生愉快的體驗, 為培養幼兒合作精神提供動力。

今天的孩子是21世紀的主人, 他們必須學會共同生活, 這就需要他們從孩提時代就學會相互理解、平等交流與和平共處, 讓他們學會在合作中競爭, 在競爭中合作。 因此, 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將是今天的家長們乃至教育工作者們面臨的共同課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