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會陪孩子玩的爸爸才是好爸爸

“我老公只知道掙錢, 成天在外面忙應酬, 大多數時候就是跟朋友一起喝酒、打麻將。 回到家裡, 既不管孩子的學習, 也不陪孩子玩。 在他眼裡, 好像孩子就是我一個人的事情。 我該怎麼扭轉他的觀念呢?”

這是一位媽媽在向我吐槽時對自己丈夫的抱怨和指責。 而這樣的爸爸, 從古至今並不少見。 很多爸爸往往會把忙作為最好的藉口。 工作忙, 可能是事實, 很多時候也是絕好的藉口, 所以沒有時間來傾聽孩子, 來瞭解孩子。 但說到底, 還是我們是否願意對自己的孩子用心, 是否願意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即使爸爸有空陪孩子一起玩,

Advertisiment
但我們常常看到的畫面卻是, 當孩子積極投入到遊戲中的時候, 爸爸只是隨意做做表面文章, 剛玩幾分鐘就開始東張西望, 若有所思, 孩子往往不停地叫著爸爸, 希望喚回神游的父親。 如果這樣陪孩子玩, 可能持續不了多長時間, 孩子和爸爸都會感到索然無味而草草收場。 這樣的陪玩, 也完全達不到親子互動的目的。

作為爸爸, 究竟如何陪孩子玩, 才能既讓孩子收穫快樂, 又讓親子互動的效果最佳呢?

轉變心態:從陪孩子玩轉變為和孩子一起玩

要讓爸爸更加投入地陪孩子一起玩, 首先就得把心態進行轉變, 從陪孩子玩, 轉變為和孩子一起玩。 當我們感覺是自己跟孩子一起玩的時候, 就不會把陪伴孩子當作一種任務,

Advertisiment
更不會隨便應付孩子。 同時, 我們也會從中享受到早已久遠的童年歡笑, 重新喚回那顆塵封已久的童心, 不斷發掘曾經熟悉的童言稚語。

每次和女兒伊伊一起玩, 我都徹底進入玩耍和遊戲的狀態。 不管是什麼遊戲, 我們常常都玩得興高采烈、大汗淋漓。 我每次都不禁感歎, 和孩子一起玩這麼有意思, 怎麼還會有很多爸爸覺得是一種負擔?

投入狀態:從敷衍了事轉變為全力以赴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們的一舉一動, 他們都會盡收眼底。 很多爸爸跟孩子一起玩的時候, 常常心不在焉、左顧右盼, 讓孩子感覺是在應付差事, 而不是高品質的陪伴。 無論多麼簡單的親子活動或者遊戲, 只要我們全身心投入,

Advertisiment
孩子就一定能感受到。 關鍵是我們的心與孩子的心, 每時每刻都要在一起。

有一段時間, 在社區和伊伊散步的時候, 她發明了一種老虎抓小朋友的遊戲。 我扮演老虎, 有自己的固定活動範圍, 而伊伊扮演小朋友, 一般情況下她都在這個圈外活動, 偶爾誤闖老虎的地盤, 就要跟老虎鬥智鬥勇, 最後才能不被老虎吃掉。

我們在遊戲中笑著、跑著、打鬧著。 就在那個時候, 我仿佛也感覺回到了童年的時光, 我們甚至會玩得忘記了時間, 平時半小時的散步時間, 我們往往會玩到一個小時。 我所扮演的老虎, 張牙舞爪、兇神惡煞的樣子, 常常引得路人圍觀。 妻子在一旁也笑得前仰後合, 而我卻一點也不覺得有什麼不雅, 更不會感到難堪。

Advertisiment
因為我沒有覺得是在陪孩子玩, 而是我們一起在玩這個快樂的遊戲。

回歸童心:從成年人轉變為大孩子

跟孩子一起玩的時候, 我們需要始終把自己當作大孩子, 放低成人的身段, 放下家長的權威, 退回到曾經的童年時代, 與孩子一起嬉笑怒駡。 我們要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態度和孩子一起玩, 不要居高臨下地隨便指責孩子。

如果爸爸經常不耐煩地對孩子責駡說“你真笨”“怎麼老是教不會”, 孩子也許以後就再也不願和爸爸玩遊戲了。

如果在孩子看來, 爸爸就是一個喜怒形於色的“大男孩”, 玩的過程中就會更加放鬆, 也會更加愉悅。 從小到大, 如果有人問伊伊最喜歡的家裡人是誰, 伊伊的回答一定快速而堅定:“爸爸!因為爸爸最喜歡陪我玩。

Advertisiment
”確實, 我是平時和她玩得最開心的家庭成員。 孩子的心是最容易俘獲的, 關鍵就是我們自己要永葆一顆童心。

不斷成長:從黔驢技窮轉變為陪玩高手

很多時候, 爸爸之所以不願意陪孩子玩, 並不是不願對孩子用心, 其實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陪孩子玩。 當笨手笨腳的爸爸被孩子逼得黔驢技窮時, 在他們眼裡, 孩子就會在轉瞬之間從人見人愛的“天使”變成調皮搗蛋的“魔鬼”。

要跟孩子一起玩得開心, 是需要掌握一定技巧, 學會很多方法的。 如果爸爸的興趣愛好不廣, 那就儘量多培養一些興趣特長;如果爸爸的遊戲方式單一, 那就盡可能學習更多的遊戲;如果爸爸的耐心不夠, 那就努力克制自己的急躁情緒;如果爸爸缺乏激情,那就盡情享受親子之樂。

其實,陪孩子玩也是一門學問,在選擇和開展遊戲時,我們需要根據孩子自身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選擇適合於孩子所處年齡段的遊戲。假如孩子總是粗心,爸爸可以和孩子玩“找不同”;如果孩子坐不住,爸爸可以和孩子玩拼圖;對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可以跟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比如讓其在醫院遊戲中當醫生,學會照顧別人。

孩子玩遊戲的3個階段,爸爸需瞭解

瑞士著名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通過多年的觀察發現,兒童的遊戲要經歷三個階段:

練習性☆禁☆遊☆禁☆戲,在孩子出生後的兩年內出現,這類遊戲的主要特點是對各種動作的重複再現。比如:一次次地把剛壘高的積木推倒重來,一遍遍地拉著小車來回走,樂此不疲。爸爸要瞭解的是:對2歲左右的孩子來說,任何一種活動、任何一樣玩具或材料,只要他還在不厭其煩地重複進行和反復擺弄,就意味著對他來說還有挑戰性。

象徵性☆禁☆遊☆禁☆戲,即模仿遊戲,出現在幼稚園時期或者說學前階段,所獲得的最主要的認知發展能力就是學會使用不同的象徵。兒童常常模仿成人的活動,如“過家家”、“小醫院”、“商店購物”等,裝扮成想像中的角色。爸爸要瞭解的是:兒童遊戲在象徵性階段正是想像力發展、社會性發展和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是將教育要求內化為孩子“玩耍”需要的最好契機。

規則性☆禁☆遊☆禁☆戲,從孩子六七歲開始出現,代表規則意識的萌芽。爸爸要瞭解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已經會選擇玩伴,變化玩的方式(選擇玩的時間,改變玩的空間和環境,約定協商玩的方法等),他們不再局限於那些固有的遊戲,而更喜歡創造新的遊戲,拓展遊戲的空間。

那就努力克制自己的急躁情緒;如果爸爸缺乏激情,那就盡情享受親子之樂。

其實,陪孩子玩也是一門學問,在選擇和開展遊戲時,我們需要根據孩子自身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選擇適合於孩子所處年齡段的遊戲。假如孩子總是粗心,爸爸可以和孩子玩“找不同”;如果孩子坐不住,爸爸可以和孩子玩拼圖;對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可以跟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比如讓其在醫院遊戲中當醫生,學會照顧別人。

孩子玩遊戲的3個階段,爸爸需瞭解

瑞士著名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通過多年的觀察發現,兒童的遊戲要經歷三個階段:

練習性☆禁☆遊☆禁☆戲,在孩子出生後的兩年內出現,這類遊戲的主要特點是對各種動作的重複再現。比如:一次次地把剛壘高的積木推倒重來,一遍遍地拉著小車來回走,樂此不疲。爸爸要瞭解的是:對2歲左右的孩子來說,任何一種活動、任何一樣玩具或材料,只要他還在不厭其煩地重複進行和反復擺弄,就意味著對他來說還有挑戰性。

象徵性☆禁☆遊☆禁☆戲,即模仿遊戲,出現在幼稚園時期或者說學前階段,所獲得的最主要的認知發展能力就是學會使用不同的象徵。兒童常常模仿成人的活動,如“過家家”、“小醫院”、“商店購物”等,裝扮成想像中的角色。爸爸要瞭解的是:兒童遊戲在象徵性階段正是想像力發展、社會性發展和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是將教育要求內化為孩子“玩耍”需要的最好契機。

規則性☆禁☆遊☆禁☆戲,從孩子六七歲開始出現,代表規則意識的萌芽。爸爸要瞭解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已經會選擇玩伴,變化玩的方式(選擇玩的時間,改變玩的空間和環境,約定協商玩的方法等),他們不再局限於那些固有的遊戲,而更喜歡創造新的遊戲,拓展遊戲的空間。

相關用戶問答